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陈贤义

月刊

2096-4528

zglcyszz@pmph.com

010-5978720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于1972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规范继续教育为特色(与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共同主办继续教育栏目,答题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分),为没有进修机会的医务工作者搭筑一个适宜自学提高的学习平台。内容突出新颖、实用,使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二度烧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王成陈辉
    505-508页

    儿童二度烧伤治疗

    烧伤液体复苏研究进展

    王燕妮陈吉钢
    508-511页

    儿童二度烧伤治疗

    儿童烧伤后瘢痕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高仪轩胡文治黄栋妍赵浩...
    511-515页

    儿童烧伤瘢痕

    利妥昔单抗在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刘慧于菲苏珊珊姜晓宇...
    516-518页

    利妥昔单抗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机制治疗方案疗效

    原发性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胸腔引流管的应用

    张丽颖邱扬
    519-521页

    原发性肺癌胸腔镜胸腔引流管

    阴道、宫颈微生态及局部免疫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依喜张妍陈芳
    522-524页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阴道微生态宫颈微生态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局部免疫

    体重管理方式对超重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谢琳于春娜张智慧
    525-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体重管理方式对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拟行IVF-ET助孕治疗的84例超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原则上,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强化组(42例)。常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体重管理,给予普通膳食;强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施行高蛋白低血糖饮食为日常主食的膳食管理干预。两组接受干预2个月后施行IVF-ET助孕,观察和比较两组减重前后体质指标、内分泌指标,并比较两组IVF-ET助孕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减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率等体质指标均较减重前明显降低,但强化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减重后空腹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减重前,但强化组胆固醇(CHO)明显低于减重前(P<0。05),且强化组FINS、CHO、LH、FSH、T等代谢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强化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而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体重管理方式能有效减少超重/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体重和改善内分泌代谢,运动基础上配合高蛋白低血糖饮食为日常主食的膳食干预方式临床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改善PCOS不孕患者的IVF-ET助孕结局。

    体重管理方式膳食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曾德娜王晓荣王薇廉璐琛...
    529-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根据基线特征组间均衡的原则,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干预28周后对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胃肠道生活指数(GIQ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对患者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对患者干预结束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的并发症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RS中呕吐、胃胀、恶心、烧心、痉挛性上腹部疼痛、胃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早饱、食欲缺乏及总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干预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

    认知行为疗法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患者感染相关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

    苗利芹张宁侯蕾
    534-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感染相关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初次就诊113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HF患者初次治疗出院后90天内是否发生感染相关再住院,将113例患者分为再住院组(n=30)和未再住院组(n=83)。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HF感染相关再住院的预测因素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住院组患者糖尿病占比显著高于未再住院组,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再住院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高于再住院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ALB、BDNF、NT-proBNP是HF患者感染相关再住院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对患者再住院,糖尿病史无预测作用(P>0。05);而ALB、BDNF、NT-proBNP及其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均具有预测效能,以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P<0。05)。影响患者生存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ALB、BDNF、NT-proBNP对HF患者出院后1年内生存有影响(P<0。05)。结论 糖尿病、ALB、BDNF、NT-proBNP是HF患者感染相关再住院的影响因素,且会对患者长期生存产生影响;其中ALB、BDNF、NT-proBNP对再住院具有预测作用。

    心力衰竭感染再入院长期生存预测

    血清组织蛋白酶S、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关系

    陈凌陈慧玲任月霞张乐...
    538-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HF)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实施PCI治疗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PCI后1年内并发HF的28例患者作为HF组(病例组),未并发HF的72例患者为非HF组(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患者入院时血清Cat S、TSP-1、血脂四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数据,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血清Cat S、TSP-1与AMI患者PCI后并发HF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验血清Cat S、TSP-1对AMI患者PCI后H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HF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占比高于非HF组,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高于非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at S、TSP-1水平均高于非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t S、TSP-1水平升高仍然与AMI患者PCI后HF有关系(P<0。05);同时发现cTnI、CK-MB、LVEF是AMI患者PCI后HF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at S、TSP-1水平单独及二者并联联合预测AMI患者PCI后发生HF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均有一定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最高。结论 血清Cat S、TSP-1异常高表达可增加AMI患者PCI后HF风险,PCI术前检测血清Cat S、TSP-1水平对AMI患者PCI后发生HF具有预测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心力衰竭血清组织蛋白酶S血小板反应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