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陈贤义

月刊

2096-4528

zglcyszz@pmph.com

010-5978720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于1972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规范继续教育为特色(与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共同主办继续教育栏目,答题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分),为没有进修机会的医务工作者搭筑一个适宜自学提高的学习平台。内容突出新颖、实用,使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腺肽α1治疗鲍曼不动杆菌重症肺炎的疗效及细菌清除情况分析

    刘岩峰王慧李岩罗雪娇...
    922-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鲍曼不动杆菌重症肺炎(SP)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菌清除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鲍曼不动杆菌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9例)和B组(51例)。A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胸腺肽。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并随访28天。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ET-1),随访期间脱机成功率、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28d病死率。结果 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A组的77。97%(P<0。05)。治疗1周后,B组患者细菌清除占比为90。20%,高于A组的55。93%(P<0。05);B组患者细菌未清除患者占比为3。92%,低于A组的27。1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介素-10、全血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相比于A组,B组更高;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ADM、ET-1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A组,B组更低(P<0。05)。随访期间,B组患者脱机成功率为64。71%,高于A组的37。29%;住ICU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分别为21。57%、16。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有效促进鲍曼不动杆菌SP患者细菌清除,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清ADM、ET-1水平,进一步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脱机成功率并缩短患者住ICU的时间。

    鲍曼不动杆菌重症肺炎胸腺肽α1免疫功能

    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分析

    郭继红朱宁葛洋
    927-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完成胰腺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为66(31~92)岁,中位DFS和OS分别为11。1个月和18。7个月。仅有33例患者(22。4%)接受了辅助化疗,进行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期(32。4个月)显著优于未进行辅助化疗的患者(1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不同病理类型,预后显著不同(P<0。001)。结论 胰腺癌术后患者的总体预后不乐观,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但实际临床上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率很低,有待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病理类型不同,预后显著不同。

    胰腺癌真实世界辅助化疗预后

    微波消融术+阿特珠单抗对甲状腺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陈晨张洋郝培培
    93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术+阿特珠单抗对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有效率、肿瘤负荷、免疫功能改善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波消融术联合阿特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肿瘤负荷和免疫功能改善效应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肿瘤直径、促甲状腺激素(TSH)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簇分化抗原(CD)4+、CD3+和CD4+/CD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20。00%)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微创、精准、高效,阿特珠单抗可提升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两者联合应用对提高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有效率有益,可减轻肿瘤负荷,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波消融术阿特珠单抗甲状腺癌临床有效率肿瘤负荷免疫功能改善效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

    张婧殷育茜陈正岗于汶源...
    934-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于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标准,选择其中不伴慢性牙周炎的66例患者为DR组(对照组),伴慢性牙周炎的77例患者为DRCP组(病例组)。采集血液标本,测量MDA等生化指标和其他临床指标,分析DR患者血清MDA水平与患CP的相关性。结果 DRCP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高于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CP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随慢性牙周炎分期的上升而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MDA水平每升高1μmol/L,慢性牙周炎发病风险增加至3。053倍(95%CI:1。518~6。136,P=0。002)。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DR患者的血清MDA水平预测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95%CI:0。760~0。893),具有临床预测价值。结论 DR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并与CP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其预测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牙周炎丙二醛氧化应激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王薇布力布·吉力斯汉许春蕾赛福丁·柯尤木...
    938-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9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28例和疗效差组7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近期疗效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疗效差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2分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疗效良好组,基线肿瘤明显大于疗效良好组,基线体重指数明显低于疗效良好组(P<0。05),疗效差组患者癌胚抗原(CEA)明显高于疗效良好组,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明显低于疗效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肿瘤大小及基线体重指数为影响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年龄、基线肿瘤大小及基线体重指数构建的预测列线图模型AUC为0。952(95%CI:0。898~0。995),具有较高的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效能。结论 年龄、基线肿瘤大小及基线体重指数为影响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基于三者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基线肿瘤大小基线体重指数晚期胃癌化疗

    Mohs外科技术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罗泽辉欧阳晖孙良丰程波...
    942-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Mohs外科技术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头颈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分为胸大肌组40例和背阔肌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年内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观度。结果 背阔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最长直径均短于胸大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阔肌组患者的供区瘢痕增生发生例数多于胸大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供区并发症及修复区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大肌组患者的瘢痕色泽、厚度、柔软度评分及温哥华瘢痕量表总分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结论 Mohs外科技术治疗头颈颌面部肿瘤后采用胸大肌皮瓣与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缺损在皮瓣成活率方面的疗效相当,背阔肌皮瓣在促进创面愈合和缩短创面直径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供区瘢痕增生风险相对增加,胸大肌皮瓣相对能够减少瘢痕增生,提高美观度。

    头颈颌面部肿瘤Mohs外科技术皮瓣修复胸大肌皮瓣背阔肌皮瓣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Billroth Ⅱ+Braun吻合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郑菲封佳曦张婧
    946-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illroth Ⅱ+Braun吻合应用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Billroth Ⅱ+Braun吻合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Billroth Ⅱ吻合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6个月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6个月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Billroth Ⅱ+Braun吻合可有效改善进展期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进展期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吻合Braun吻合

    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不同喉返神经重建术对预防声带麻痹的效果分析

    梁金屏石福民王吉张宏伟...
    949-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不同喉返神经重建术对预防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喉返神经减压术治疗的45例为减压组,采用颈袢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治疗的44例为吻合组。观察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嗓音嘶哑程度量表(GRBAS)、嗓音声学参数、最长发声时间及声门闭合程度变化。观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患者术后6、12个月 VHI评分、GRB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吻合组(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水平均明显低于吻合组,嗓音基频水平均明显高于吻合组(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声门闭合程度明显低于吻合组,最长发声时间明显长于吻合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喉返神经重建术,患者发音障碍及嗓音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有助于促进声带功能的恢复、预防声带麻痹的发生。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重建声带麻痹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影响对比

    吕骥谭智慧刘银凤孟祥潮...
    953-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EBC)的疗效及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5例E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保乳手术组70例与改良根治术组75例。两组术后均随访1、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血清NGAL、MMP-9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PCL-C)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比较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满意度及术后1、5年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远处转移率。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改良根治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的清除淋巴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GAL、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 d时,保乳手术组的NGAL、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保乳手术组的PTSD阳性率、PCL-C总评分均低于改良根治术组,乳房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5年的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降低创伤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满意度,且对近远期患者的预后并无不利影响,同时并未增加外周血NGAL、MMP-9的表达,安全性较高。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Ⅱb~Ⅲa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赵迪马建萍杨红梅
    957-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术与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对Ⅱb~Ⅲa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新辅助化疗后实施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的9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新辅助化疗后采用保乳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采取新辅助化疗后采用改良根治术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时采用量角器测量患侧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活动度。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问卷-乳腺癌模式(QLQ-BR23)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清扫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以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QLQ-BR23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1。398,P=0。237)。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采用保乳术可获得与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预后效果,且能缩短患者的手术、住院时间,缩短切口长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保乳术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