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姚明辉

双月刊

1007-4406

lcyx@fudan.edu.cn,cjcpfdu@citiz.net

021-54237256;64176498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八年来坚持以促进临床药学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为办刊宗旨,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本刊的读者为医院药师、医师、临床药学研究人员和其他医药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苯双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保肝作用的Meta分析

    朱曦霞吴紫阳董雅丽范小琴...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联苯双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保肝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1 9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苯双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时,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40,95%CI(0.99,1.97),P=0.06;RR=0.92,95%CI(0.81,1.06),P=0.26].所有研究均未报道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苯双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保肝效果与对照组的其他保肝药物相当,且安全性良好,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联苯双酯慢性乙型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eta分析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的Meta分析

    王诗涵王顺李媛媛陈海霞...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筛选并提取2011年1月至2023年12月ω-3 PUFAs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RCTs研究.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方面,ω-3 PUFAs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3,95%CI(-4.18,-1.29),Z=3.72,P=0.000 2];在降低白细胞介素-6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3.97,95%CI(-21.58,-6.36),Z=3.60,P=0.22];在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37,95%CI(-14.46,-4.28),Z=3.61,P=0.000 3].结论 ω-3 PUFAs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症反应Meta分析

    高血压合并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方案选择的网状Meta分析

    王群李萍崔玉萍王子红...
    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方案的选择进行网状Meta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有关高血压合并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2评价文献质量和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0和RevMan 5.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卒中复发率(SRR)或卒中死亡率(SMR).效应量采用优势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累积概率排序曲线面积(SUCRA)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38篇,共涉及患者44 091例,涉及治疗方案13种:安慰剂或常规治疗(Placeb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Diu)、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CCB+Diu、Diu+中枢性降压药(CNS)、ACEI+CCB、ACEI+叶酸(FA)、ARB+Diu、ACEI+Diu、ACEI+BB.所有文献均未描述结果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降低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SRR方面,ARB优于Placebo、Diu、CCB,ACEI+Diu优于ACEI、Diu+CNS,ACEI+CCB 优于 CCB、ACEI、Diu+CNS;在降低 SMR 方面,ARB、ACEI 优于 CCB,ARB、ACEI+CCB 优于BB.二级预防降压药物在降低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SRR方面的SUCRA排序为ACEI+CCB>ARB>ACEI+Diu>CCB+Diu>BB>Placebo>ACEI+FA>ACEI+BB>ARB+Diu>Diu>CCB>ACEI>Diu+CNS;在降低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 SMR 方面的 SUCRA排序为ARB>ACEI+CCB>Diu+CNS>ACEI+BB>Placebo>CCB>ACEI>BB.结论 高血压合并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方案选择推荐ACEI+CCB和ARB,但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和高质量RCT,对该结论进行验证.

    高血压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网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万古霉素谷浓度范围对新生儿抗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刘天阳吴运芹于锋李霁...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谷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定万古霉素的最佳谷浓度范围.方法 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 A Embase 等数据库,主题词为"vancomycin""infant,newborn""drug monitoring""trough concentration",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万古霉素谷浓度分组为<10 μg·mL-1、[10,20)μg·mL-1和≥20μg·mL-1.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6项研究,包括1581例新生儿.与万古霉素谷浓度<10μg·mL-1组相比,[10,20)μg·mL-1 组的临床有效率[OR=4.78,95%CI(2.58,8.85),P<0.01]和微生物清除率更高[OR=10.14,95%CI(4.84,21.24),P<0.01],肾毒性、肝毒性和耳毒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万古霉素谷浓度≥ 20 μg·mL-1组相比,[10,20)μg·mL-1组的肾毒性发生率更低[OR=0.21,95%CI(0.10,0.45),P<0.01],疗效、微生物清除率、肝毒性和耳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谷浓度[10,20)μg·mL-1可提高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疗效,≥20 μg·mL-1应警惕肾毒性风险.

    万古霉素谷浓度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Meta分析

    人物介绍

    192页

    医院药师合理用药科普文章质量评价与分析

    孟庆莉顾红燕孙路路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并分析医院药师合理用药科普文章的质量.方法 以2022年全国药师技能大赛总决赛的40篇合理用药科普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法从标题是否明确、科普目的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切题、表达形式是否多样、结语是否清晰且是否有正确引导作用、文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俗易懂且表达形式是否准确和有效、科普内容是否正确客观7个维度评价合理用药科普文章的质量.结果 40篇科普文章中26篇科普文章(占65.00%)7项指标的平均分≥4分,专家认同度高.40篇科普文章在科普内容是否正确、客观方面的平均分为4.81分,但在科普文章"内容切题、表达形式多样"和"结语清晰、有正确引导作用"方面平均分均<4分.结论 参加全国药师技能大赛总决赛的合理用药科普文章内容的科学性较强,但在内容、表达形式和结语方面有待提高.

    科普作品质量质量评价医院药师

    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腰方肌阻滞对老年前列腺癌手术的应用效果

    周瑞芬朱曼华王玲志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腰方肌阻滞对老年前列腺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予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双侧腰方肌阻滞麻醉.麻醉诱导前20 min,对照组每侧腰方肌予0.3%罗哌卡因25 mL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试验组每侧腰方肌予以0.3%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2 mg·kg-1(共25 mL)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记录2组切皮前5 min、切皮后10 min、术毕、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苏醒期镇静-躁动(SAS)评分;评估2组术后2、12、24和48 h疼痛评分(PHPS评分);于术前1 h、术后2 h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术前1 d、术后24 h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记录术后首次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切皮后10 min、术毕、拔管后10 min的MAP和HR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和48 h,试验组PH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试验组CRP和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试验组患者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腰方肌阻滞用于老年前列腺癌手术可以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术后认知功能,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曲马多老年前列腺癌腰方肌阻滞术后认知功能快速康复

    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

    夏一淼沈爱宗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疼痛科2022年1至12月行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共51例,其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1例为观察组,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并通过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2组住院天数、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术后感染情况.成本-效果分析发现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经济学优势方案.结论 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临床结果无明显影响,并且可节省医疗成本.

    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疗效安全性经济性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唐敏李嘉雯任增金李金坤...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确诊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1)与对照组(n=19),对照组接受CNI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束6个月的治疗缓解率、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研究组治疗缓解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2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2组胆固醇、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2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I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在改善肝肾功能、缓解炎症状态方面效果优于单用CNI,并且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利妥昔单抗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炎症状态

    基于FAERS对4种免疫抑制剂高血糖风险的挖掘与分析

    宫竹君周红韩勇刘宇...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并评价常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相关的高血糖症/新发糖尿病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ICH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查询SMQ术语集"hyperglycaemia/new onset diabetes mellitus"狭义范围内的首选术语(PT),在FAERS中提取2013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上述药物的相关病例,数据去重后,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PRR)法对高血糖症/新发糖尿病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共提取到ADE报告736份,其中肾移植报告例数最多(占38.99),男性占54.30%,患者年龄主要为45~64岁,严重ADE占57.06%.ROR法和PRR法同时检出24个可疑信号,其中他克莫司对14个,依维莫司对5个,西罗莫司3个,环孢素2个.不同免疫抑制剂检出的可疑信号类型和强度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临床上常用的4种免疫抑制剂均存在高血糖风险.与其他3种药物相比,他克莫司与高血糖相关性较强,提示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高血糖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高血糖数据挖掘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