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姚明辉

双月刊

1007-4406

lcyx@fudan.edu.cn,cjcpfdu@citiz.net

021-54237256;64176498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八年来坚持以促进临床药学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为办刊宗旨,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本刊的读者为医院药师、医师、临床药学研究人员和其他医药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基因变异的呼吸系统疾病多重用药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张健黄晓会
    32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药联用非常普遍,受共同的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影响,多药联用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活性及药物作用靶点的敏感性均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导致药物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通过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结合临床疗效评估,在治疗中进行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已逐渐成为临床多重用药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专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多重用药的患者,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药学证据,制定了《基于基因变异的呼吸系统疾病多重用药专家共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

    呼吸系统疾病多重用药基因检测药物相互作用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列线图模型建立

    胡晔尹存林吴慧张琳琳...
    334-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6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糖尿病史、合并胆囊急性炎症、术前白细胞计数>9.5×109·L-1和术前白蛋白水平<40 g·L-1是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4项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1,区分度较高.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糖尿病史、合并胆囊急性炎症、术前白细胞计数>9.5×109·L-1和术前白蛋白水平<40 g·L-1是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以上述4项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一致性,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胆囊切除术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药学服务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中抗Xa因子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姚莉姜倩崔梦茹黄渲棋...
    339-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初始胃肠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中抗Xa因子活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PTE病例158例,检测LMWH使用第3剂后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时的抗Xa因子活性,分析影响抗Xa因子活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158例病例中,抗凝不足的有56例(占35.4%),抗凝达标的有93例(占58.9%),抗凝过度的有9例(占5.7%).相关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基线活性,抗β2糖蛋白抗体、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给药剂量与抗Xa因子活性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抗Xa因子活性=0.107-0.003X肌酐清除率+0.594X给药剂量+0.287X抗凝血酶Ⅲ活性+0.001X抗β2糖蛋白抗体.回归分析显示,不合并使肝素结合蛋白增加的疾病患者抗Xa因子活性水平高于合并使肝素结合蛋白增加的疾病患者(P<0.05).结论 影响急性PTE患者LMWH抗凝疗效的因素有肌酐清除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基线、抗β2糖蛋白抗体、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给药剂量.PTE患者使用LMWH抗凝治疗前需要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同时用药时需监测抗Xa因子活性,以随时调整LMWH的剂量,保证抗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低分子肝素抗凝肺血栓栓塞症抗Xa因子多元线性回归

    营养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营养支持治疗会诊的效果分析

    叶璠刘瑞珏陈亚芳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营养专科临床药师营养支持治疗会诊病例的特点,探讨临床药师在会诊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营养专科临床药师参与的营养支持治疗会诊病例4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营养风险筛查情况、胃肠道情况、临床药师会诊意见、会诊意见采纳情况和患者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43例营养专科临床药师参与的营养支持治疗会诊病例中,男性(占81.40%)和≥ 65岁(占65.12%)的病例占比较高,呼吸危重症疾病科、急诊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对营养支持治疗会诊需求较大;临床药师共开具47张营养支持治疗处方,其中40张处方采用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会诊意见的采纳率为92.59%,采纳会诊意见的病例中,好转出院的病例占比为64.10%.结论 营养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营养支持治疗会诊,会诊意见采纳率较高,采纳意见的病例临床转归较好,临床药师在会诊中的价值得到临床医师认可,会诊制工作模式可以使临床药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药学服务中.

    临床药师营养支持治疗会诊效果评价

    肿瘤患者用药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超支的相关性研究

    赵德华周吉萍王继生范红英...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用药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超支的相关性,为临床控制药品费用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2年1至12月某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RE1A病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患者用药与DRG超支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 729例患者,其中有431例患者出现DRG超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成药(OR=1.09,95%CI 1.04~1.14,P<0.001)、抗肿瘤药物(OR=1.07,95%CI 1.06~1.08,P<0.001)、血细胞刺激因子(OR=1.08,95%CI 1.05~1.10,P<0.001)及其他药物(OR=1.18,95%CI 1.13~1.22,P<0.001)的使用与DRG超支相关,而保肝药物、抑酸药物、镇痛药物及止吐药物的使用与DRG超支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中成药、抗肿瘤药物、血细胞刺激因子及其他药物的使用与肿瘤患者DRG超支相关,临床应加强管控,降低药品费用,从而更好地适应DRG支付方式.

    肿瘤患者药品DRG超支相关性

    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徐锦龙姚莉莉马卫成唐梓椋...
    354-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究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检索内容为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研究质量,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1 97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差值(P<0.000 01)、尿微量白蛋白差值(P<0.000 01)、血尿酸差值(P=0.002)、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差值(P<0.000 01)、白细胞介素-6差值(P=0.000 02)和转化生长因子a差值(P<0.000 01)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差值、24 h尿蛋白定量差值、肾小球滤过率差值、血肌酐差值和血尿素氮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但仍需设计严谨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达格列净早期糖尿病肾病Meta分析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张灿华苏健芬徐朗林劲伟...
    36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戈利木单抗5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进行药物不良反应(ADR)信号挖掘,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TNFi提供参考.方法 从FAERS数据库中收集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共79个季度的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对5种TNFi的ADR报告数据进行信号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规范进行汉化及系统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以5种TNFi为首要怀疑药品的共1 325 026例病例,其中英夫利西单抗158 971例,依那西普497 224例,阿达木单抗559 655例,培塞利珠单抗68 365例,戈利木单抗40 811例,共涉及24个系统和器官分类,主要集中于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和给药部位的各种反应,以及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同时也发现了多个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ADR,如依那西普导致的胎儿畸形和失眠等.结论 5种TNFi的ADR主要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注射部位痛、注射部位红斑和注射部位肿胀等)、全身性疾病和给药部位的各种反应(鼻咽炎、鼻窦炎和尿路感染等),临床使用TNFi时需重点关注.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FAERS数据库信号挖掘与分析报告比值法比例报告比值法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罗汉果甜苷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何晓璇肖刚罗陈亮吴桂有...
    370-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罗汉果甜苷(Mog)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以不同体积浓度的Mog含药血清对HSC-T6进行干预,检测HSC-T6的增殖能力、毒性释放情况和迁徙能力;检测细胞中TGF-β1 Smad2、3、4、7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检测细胞中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细胞增殖能力方面,5%、10%和20%Mog组的OD值低于模型组(P<0.05).在毒性释放情况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0%和20%Mog组的细胞迁徙率低于模型组(P<0.05).5%、10%和20%Mog组的TGF-β1、Smad2、3、7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Smad4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α-SMA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 Mog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抑制HSC-T6的活化,进而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罗汉果甜苷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s信号通路含药血清

    HPLC法测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血症患者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药浓度及临床应用

    何玲芳王直滔楼永海徐庆圣...
    376-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脓毒血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血药浓度,以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方法 选用流动相为0.1 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A)-乙腈(B),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对乙腈进行处理,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pH值为6.4,进样量为20 μL,建立测定CRRT的脓毒血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药浓度的HPLC法.采用该方法测定12例CRRT的脓毒血症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时的谷浓度.结果 在5~300 mg·L-1的范围内哌拉西林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线性关系(Y=0.134 6X-0.0612,r=0.999 3).在1~50mg·L-1的范围内他唑巴坦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线性关系(Y=0.060 7X+0.068 7,r=0.999 2).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和100.1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12例CRRT的脓毒血症患者哌拉西林血药浓度均高于最低抑菌浓度(4 mg·L1),但其中有2例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4倍,他唑巴坦的血药浓度均高于最低抑菌浓度(1 mg·L-1).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血药浓度的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能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需求,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时使用.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HPLC血药浓度治疗药物监测

    1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后继发性肠穿孔患者的药学监护

    游杨杨刘红雷雨禾
    38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后继发性肠穿孔患者的药学监护.患者,男性,53岁,以"肝癌"收治于肝胆胰外科,局部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PMA)术后,患者继发结肠穿孔,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肠外营养方案.针对全肠外营养治疗后患者出现的血糖明显升高,临床药师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在全营养混合液中添加普通胰岛素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经治疗,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顺利过渡到肠内营养,最后恢复经口进食,康复出院.

    肝癌肝硬化微波消融结肠穿孔肠外营养高血糖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