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粮油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粮油学报
中国粮油学报

胡承淼

月刊

1003-0174

lyxuebao@163.com lyxuebao@yahoo.com.cn lyxuebao@ccoaonline.com lyxbao@126.com

683575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科技刊物。刊登谷物、食用油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粮油资源选育、贮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水平。读者对象为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药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DaGBSS的克隆与分析

    王培龙徐婉杨燕萍付双彬...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是一种能够决定直链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性酶。通过对山药转录组分析、分子克隆获得一个具有完整ORF的DaGBSS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1 845 bp,编码6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DaGBSS蛋白为一酸性稳定蛋白,含有淀粉合酶催化和糖基转移酶2个功能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糯米山药DaGBSS蛋白与所选的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含有典型的功能结构域;生物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aGBSS蛋白与圆形薯蓣亚种进化亲缘关系最近。对采收15 d山药块茎进行处理,qRT-PCR、指标分析结果显示DaGBSS基因在山药块茎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且在距离地表位置最远的部位DaGBSS基因的表达量、GBSS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为最高。研究通过对山药块茎淀粉合成的早期阶段进行生理、关键调控因子的克隆分析,为探究山药淀粉合成的调控提供参考,同时对糯米山药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山药GBSS基因基因克隆qRT-PCR分析

    山桐子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研究

    杨文清罗凯陈耀兵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山桐子饼粕的综合开发利用,采用碱提法对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山桐子粕为原料,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 NaOH浓度、温度、液料比和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山桐子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06 mol/L、温度53 ℃、液料比55∶1、时间2。0h,此时山桐子蛋白提取率为81。98%。所得的山桐子蛋白提取回归模型显著,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山桐子蛋白提取率。山桐子蛋白在pH为3。2时,蛋白质沉淀率最高;在温度为35℃时,持水性和持油性最好;山桐子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山桐子蛋白提取工艺响应面抗氧化

    双蛋白纳米颗粒Pickering乳液的构建及稳定性研究

    王浩宇张舒冯玉超马艳涛...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稳定性较好的蛋白基Pickering乳液,实验采用pH循环法以绿豆蛋白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制备双蛋白纳米颗粒并进行表征,进一步以此为基质制备Pickering乳液,并对Pickering乳液微观结构、粒径及流变学等进行表征,同时探讨了乳液的加工稳定性。结果表明,获得了粒径为100~250 nm的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的Pickering乳液为水包油型,且具有良好稳定性;与单一蛋白纳米颗粒乳液比较,双蛋白纳米颗粒乳液的乳化特性及其本身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乳液的流变学说明乳液出现了剪切稀化现象,形成了凝胶网络结构。随着双蛋白中乳清蛋白比例的增加,乳液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加。因此,双蛋白制备的纳米颗粒Picker-ing 乳液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混合蛋白构建稳定的乳液体系及活性成分的递送提供参考。

    双蛋白纳米颗粒Pickering乳液理化特性稳定性

    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对南瓜籽油脂肪酸组成变化及货架期影响的研究

    薛山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2种常用加工方式对南瓜籽油储藏期间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南瓜籽油酸价(Acid value,AV)与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的变化,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南瓜籽油储藏动力学模型预测其货架期变化。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的南瓜籽油总脂肪酸中PUFA相对含量均较丰富,从脂肪酸组成角度来看耐储性良好,低温锡箔烘烤组较微波组货架期更长。

    低温锡箔烘烤微波南瓜籽油脂肪酸组成货架期

    芒果脂提高巧克力抗霜性的研究

    王雨昕金俊郑小宇金青哲...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1,3-二硬脂酸-2-油酸甘油三酯(StOSt)是芒果脂的特征成分,也是解决巧克力在炎热和冷链缺乏地区软化和起霜问题的关键成分。然而,在应用中发现StOSt虽提高巧克力的耐热性,却可能加速起霜。将芒果脂与可可脂复配,制备巧克力油基,分析其甘油酯、甘油三酯组成和熔化行为,进而研究相应巧克力的抗霜性能。结果表明:芒果脂含StOSt 44。7%、低熔点甘油三酯23。9%、甘油二酯8。3%,其中低熔点甘油三酯和甘油二酯含量均显著高于可可脂;其与可可脂复配所得油基的StOSt/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甘油三酯(POSt)/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比值接近4。0/2。5/1。0,且甘油二酯质量分数为6%~8%时,可延缓油基从Ⅴ向Ⅵ晶型转换,从而提高了所制备巧克力的抗霜性。

    芒果脂StOSt巧克力抗霜性软化

    酶法辅助提取生姜姜辣素及其对山茶油抗氧化作用研究

    沈玉平刘玉谢依帆何春兰...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脂氧化是山茶油变质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姜辣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提取的关键在于破坏生姜细胞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姜辣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姜辣素提取物对山茶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处理对姜辣素提取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最佳配比为3∶2;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5 mg/g干姜粉,酶解温度55℃,酶解pH为5。5,酶解时间1。25 h。在此条件下,姜辣素提取率为(4。75±0。07)%。姜辣素提取物对山茶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效果随提取物姜辣素浓度提高而增强,但与BHT仍有一定差距;8-姜酚、10-姜酚和6-姜烯酚与姜辣素提取物复配,均对山茶油抗氧化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抗氧化效果接近BHT。

    姜辣素山茶油提取抗氧化正交实验

    澳洲坚果油储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李康宁张雪怡常明周葵...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 ℃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0。05)mg KOH/g升高至(1。78±0。09)mg KOH/g,升高 4。94 倍;过氧化值从(0。004 7±5。72 ×10-5)g/100 g 升高至(0。019 6±2。52 × 10-4)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0。01升高至0。47±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 µg GAE/g减少至20。94 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变化趋势较小。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

    澳洲坚果油储藏氧化稳定性脂质伴随物

    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研究

    余婕杨宇王丽霞叶胜强...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实验鸭。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1。7、12。1、12。5 MJ/kg)、3个C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18。5%、20。0%、21。5%)、3个Ca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6%、0。8%、1。0%)和3个A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共配制9种实验饲粮,开展饲养实验和代谢实验,实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饲粮ME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随CP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ADG和F/G均显著增加(P<0。05)。2)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龙骨长、胸宽、半潜水长(P<0。05);饲粮Ca、A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胫围(P<0。05)。3)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TP、Ca、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Ca和P含量(P<0。05)。4)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Ca和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 ME、CP、Ca、AP 水平分别为 12。10 MJ/kg、20%、0。8%和 0。5%。

    肉鸭代谢能粗蛋白质有效磷

    基于SPME-GC-MS分析不同磨浆温度对神仙豆腐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贺超尹乐斌何攀邹文广...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不同磨浆温度下制作的神仙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并结合聚类分析(CA)和感官性状分析磨浆温度对神仙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磨浆温度制作的神仙豆腐样品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17种,烃类13种,醛类8种,芳香族类8种,酮类7种,酯类6种,醚类2种,酸类2种,烷类2种,酚类1种,其他化合物4种。不同磨浆温度对神仙豆腐风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样品风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醇类、酯类和烃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上,对风味的形成有较大作用,磨浆温度50 ℃下制作的神仙豆腐中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磨浆温度60、70、80℃下制作的神仙豆腐在醇类和烃类物质的含量上有较高含量,磨浆温度90℃下制作的神仙豆腐在酮类物质的含量上有较高含量。该研究不仅为食品不同加工方式风味物质变化机制提供参考,也为控制食品风味质量提供借鉴。

    神仙豆腐风味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于改进CBAM注意力机制的MobileNetV2玉米种子品种识别研究

    牛思琪马睿许晓琳梁敖...
    159-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同的地域环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不同,但由于玉米种子在外形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所以仅凭肉眼很难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为实现玉米种子品种的准确识别,研究采集了 9种玉米种子图像共2792张建立数据集,并按照7∶2∶1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注意力机制CBAM引入轻量化模型MobileNetV2,对CBAM的串行方式进行改进,构建一个新型注意力模块E_CBAM,并通过对比不同的压缩比,选出效果最佳的压缩比为4,提出了 E_CBAM_MobileNetV2模型。实验表明E_CBAM_MobileNetV2的准确率为98。18%,相较于MobileNetV2提高了 5。45%。

    图像分类玉米种子MobileNetV2CB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