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粮油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粮油学报
中国粮油学报

胡承淼

月刊

1003-0174

lyxuebao@163.com lyxuebao@yahoo.com.cn lyxuebao@ccoaonline.com lyxbao@126.com

683575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科技刊物。刊登谷物、食用油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粮油资源选育、贮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水平。读者对象为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六甲肉食螨在不同氮气体积分数下的生长发育研究

    王士博薛丁榕韩银彪闫浩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储粮害虫防治中,利用天敌马六甲肉食螨Cheyletus malaccensis(Oudemans)防治害虫是一种生态长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氮气气调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控技术,为了结合2种防控技术的优势,本研究探索马六甲肉食螨与氮气气调联合防治储粮害虫的可行性.在氮气体积分数分别为90%、95%和98%条件下,以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卵为猎物,于27℃、75%RH环境下进行为期30 d的马六甲肉食螨耐受实验,观察不同氮气体积分数下马六甲肉食螨的存活、捕食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在98%体积分数N2下,3 d时马六甲肉食螨的死亡率为100.00%.95%体积分数N2下,30 d时马六甲肉食螨的死亡率为46.66%,单头平均产卵量为6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4.7%,单头平均捕食量为37粒,马六甲肉食螨能建立小规模的种群,并具有捕食能力;而90%N2环境下,30 d时马六甲肉食螨的死亡率为13.00%,单头平均产卵量为13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77%,单头平均捕食量为32粒,马六甲肉食螨能正常建立种群,并具有捕食能力.总之,马六甲肉食螨在用于杀虫的98%体积分数N2下难以存活,但在90%~95%的抑虫体积分数N2下,部分马六甲肉食螨可以完成生活史,并具备一定捕食能力,马六甲肉食螨具有与氮气气调联合应用的可能性.

    马六甲肉食螨氮气气调联合防治种群增长

    基于多场耦合理论的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曹静怡鲁玉杰苗世远李思洁...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稻谷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在多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主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的模拟仓储存稻谷120 d,研究其不同储藏时间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以及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根据模拟仓内温湿度耦合的规律与稻谷储藏品质的相关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稻谷储藏品质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稻谷储藏期间,温湿度均出现了耦合的现象,在粮堆中形成了温湿气的强弱耦合区域,在储藏第60天时,模拟仓内上层粮堆呈现出"U"型高温高湿聚合区.60 d后停止对冷热壁的制冷和加热,温湿度的场强效应减弱,粮堆内没有无强弱耦合区的出现.温度和湿度的耦合作用对稻谷的水分含量的影响显著.稻谷储藏120 d时高温湿耦合区域稻谷的脂肪酸值为接近重度不宜存的状态.而低温湿耦合区域和中间区域稻谷的脂肪酸值差异不显著.温湿度是影响稻谷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主要因素,温湿度过高导致其活力下降.在温湿度耦合效应下稻谷脂肪酸值(Y1)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Y2)与温湿度和稻谷水分相关关系的模型分别为:Y1=-6.758+0.320X1-0.081X2-0.026X3+0.020X4+1.501X5,Y2=119.952-0.901Xi+0.313X2+0.061X3-0.044X4-4.088X5(X1:粮堆温度;X2:粮堆湿度;X3:粮堆深度;X4:储藏时间;X5:水质量分数).

    多场耦合稻谷储藏品质温度场湿度场品质预测模型

    氮气气调胁迫对锈赤扁谷盗种群适合度的影响

    张蒙雷晓冬白月亮司春平...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体积分数氮气处理对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种群适合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构建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 95%和98%2种氮气(体积分数)胁迫24 h后锈赤扁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以此分析了不同氮气体积分数对锈赤扁谷盗各生命参数和种群适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95%氮气(体积分数)处理后,子代锈赤扁谷盗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 2.00%、11.34%、8.80%,卵、幼虫、蛹及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 0.2、2.0、0.4、2.6 d:体积分数98%氮气处理后,子代锈赤扁谷盗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 6.00%、25.33%、13.51%,卵、幼虫、蛹及总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 0.4、4.3、1.0、5.8 d.此外,氮气气调胁迫导致处理当代锈赤扁谷盗单雌产卵量显著减少,子代雌虫占比升高,但子代单雌产卵量未受到影响.

    锈赤扁谷盗氮气气调种群适合度生命表

    玉米氮气气调启封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蔡婷刘兴泉李倩倩颉宇...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初始水质量分数13.7%和14.5%的玉米为实验对象,采用99%体积分数的氮气进行气调处理,对启封后的玉米分别在20、25、30℃条件下储藏过程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等品质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调启封后气调组和对照组玉米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均有所下降,FFA含量降幅较明显,启封后储藏180 d气调组和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2.67~5.34 μmol/L和2.09~3.39 μmol/L;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含量(DHA)等指标呈上升趋势.其中,12组抗氧化酶活性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大于0.63,表明启封后在20 ℃条件下储藏6个月的抗氧化酶活性保持效果较好.

    氮气气调启封玉米

    交变电场对储藏中毛油氧化及酚酸的影响

    邹真王成龙庞林江路兴花...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交变电场处理对食用毛油氧化的影响规律以及潜在的内在因素,采用交变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研究其储藏期间的主要酚酸含量变化及其与氧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交变电场处理可显著抑制油脂过氧化值(POV)升高,减缓氧化;在储藏期间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的主要酚酸质量显著降低了 20.1%和25.2%;大豆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质量分别降低了 18.4%、6.5%、46.8%和21.4%,菜籽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质量分别降低了 56.0%、42.5%、3.0%和23.6%.对照组大豆和菜籽毛油POV与各酚酸组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电场处理几乎相反,尤其是大豆毛油POV与芥子酸和香草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菜籽毛油POV与芥子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交变电场处理促进了毛油中酚酸的消耗,延缓了油脂的氧化.

    食用毛油储藏交变电场酚酸油脂氧化

    高蛋白重组米理化特性、结构特征与营养品质研究

    吴俊灵廖卢艳邓慧清任贤龙...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蛋白重组米是是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运用蛋白质强化技术手段,经双螺杆挤压、切割、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与天然大米类似的颗粒米状制品,其蛋白含量(干基)≥12 g/100 g.研究以非高蛋白重组米(市售)、普通大米为对照,对自制和市售高蛋白重组米的食味值、滋气味特性、结构特征、消化特性和营养品质指标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为满足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群的营养需求,开发高蛋白重组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重组米在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挥发性气味组分含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样品(P<0.05);挤压重组工艺和蛋白质的添加对滋味特征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挤压重组高蛋白大米淀粉晶型为V型结晶的特征;挤压重组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在6.1%,低于对照普通大米相对结晶度19.8%;高蛋白重组米蒸煮截面呈现密集蜂窝状微孔;挤压重组米抗性淀粉(RS)质量分数在17%以上,高于对照普通大米RS质量分数14%;自制高蛋白重组米中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9.45、129.00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17%、40.86%,均与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接近.

    高蛋白重组米理化特性结构特征营养品质

    GM稻米镰刀菌毒素安全性评估及内生真菌类群成因分析

    赖泽萍王婷朱军莉赵艳...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货架期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稻米镰刀菌毒素含量的安全性和内生真菌类群的多样性变异特征,探究内生镰刀菌产毒的可能成因.收集转基因水稻株系及各自的对照亲本品种,利用ELISA法检测稻米及其内生镰刀菌株毒素含量;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稻米内生真菌群落.4个稻米样本中均检出了低剂量镰刀菌毒素,其中ZEN、DON和T-2 3种毒素的含量在0.4~25.8 μg/kg之间,且GM稻米与亲本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在GM稻米样本FT16中检出了含量为10.0 μg/kg的FB1.16株内生镰刀菌株均能产生ZEN,其中9株还能合成T-2毒素.4个稻米样本共检出9个内生真菌门和68个真菌属,其中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和弯孢菌属(Curvularia).2个GM稻米样本内生真菌α多样性指数均与其亲本无显著差异(P>0.05). GM稻米属水平的内生真菌标志物种均比其相应亲本显著减少.货架期内的稻米样本检出的镰刀菌毒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不构成食品安全风险.GM稻米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指数与其亲本实质等同,标志菌属变异处于安全范围内.低剂量镰刀毒素普遍存在和内生镰刀真菌产毒风险值得警惕.

    转基因水稻ITS高通量测序稻米内生真菌多样性镰刀菌毒素

    宁春4号小麦品质及相关性分析

    张春娥孙悦刘新保牛莹...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6年至2022年间,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的144个宁春4号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和品质开展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种植的宁春4号小麦平均品质主要表现为中筋品质,中强筋比例低,可满足面条和硬式馒头小麦品质要求;同时,在宁夏不同年份间和不同区域种植的宁春4号,质量等级和品质特性存在差异.分别构建稳定时间、能量和吸水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能量与面团稳定时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373、0.315、0.347和0.746;粗蛋白质含量、最大拉伸阻力和延伸性与能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129、0.987和0.229;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与吸水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27和0.524.

    小麦品种宁春4号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物质和活性成分研究

    徐颖王洋徐瑶魏丽娜...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和活性成分,研究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和液态发酵鹰嘴豆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游离氨基酸及其他活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L-SD1)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甲基丁酸和3-甲基丁酸,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鹰嘴豆(G-SD1)、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L-Se-SD1)及固态发酵鹰嘴豆(G-Se-SD1)的最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2,5-二甲基吡嗪.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富硒对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影响较大(P<0.0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检测出L-SD1、L-Se-SD1、G-SD1和G-Se-SD1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9种其他氨基酸,且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不同发酵方式对氨基酸种类影响无差异;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产生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总黄酮含量为(1.91±0.02)mg/mL,维生素K2含量为(755.70±0.11)µg/100 g,卵磷脂质量分数为(2.41±0.03)%,相比于未富硒组,分别提高了 80.2%、81.6%、10.6%.

    纳豆芽孢杆菌富硒鹰嘴豆风味物质活性物质

    超声处理对黑米粉结构、理化及消化性的影响研究

    王宇李超谷宗艳郝宗围...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超声处理对黑米粉结构、理化及消化性的影响.以黑米粉(BRF)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黑米粉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结晶结构、短程有序结构、热力学、流变学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黑米粉颗粒被破坏,粒径减小,淀粉结晶度从45.14%降至28.53%,短程有序结构受到破坏.在理化性质方面,黑米粉吸水指数、冷水溶解度和膨胀度显著增加,分别从2.02 g/g、4.86%、3.20%上升至4.27 g/g、10.5%、6.17%.超声处理后黑米粉的糊化焓和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降低.在消化性方面,经超声处理后黑米粉的RDS含量减少,SDS和RS含量显著升高.

    黑米粉超声结构理化性质消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