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成年居民慢性骨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骨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1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于2011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慢性骨病相关症状和诊断结果以及体格检查和生活方式等信息.使用2010年北京市人口计算样本权重.本研究采用SPSS 22.0和R 3.6.3统计软件进行Rao-Scott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人群归因分值计算,统计分析结果按复杂抽样加权的权重进行标化.结果 纳入分析的调查对象共20 240例,自报慢性骨病症状人数为8 652例,自报症状标化率为38.7%,女性、男性标化症状率分别为45.8%、32.0%,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6,P<0.01).自报症状以腰背痛和颈肩痛最为常见(标化率分别为23.5%和21.0%),合并有2种及以上的自报症状标化率为14.0%.医生诊断的慢性骨病标化患病率为15.5%,在自报症状的居民中慢性骨病的标化检出率为41.8%,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标化患病率(8.6%、5.3%和 2.5%)居于前 3 位.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30~49 岁:OR=3.097,95%CI:2.458~3.903;50~64岁:OR=5.314,95%C/:4.126~6.844;65 岁及以上:OR=5.352,95%CI:3.922~7.305)、女性(OR=2.175,95%CI:1.906~2.482)、超重(OR=1.163,95%CI:1.043~1.296)和肥胖(OR=1.220,95%CI:1.073~1.387)与慢性骨病患病高风险相关.森林图显示,高龄(30~49 岁:OR=7.717,95%CI:2.732~21.794;50~64 岁:OR=21.548,95%CI:7.472~62.135;65 岁及以上:OR=28.995,95%CI:9.624~87.354)、女性(OR=2.671,95%CI:1.915~3.725)、肥胖(OR=1.303,95%CI:1.012~1.677)、糖尿病(OR=1.393,95%CI:1.101~1.763)和体力活动不足(OR=1.292,95%CI:1.067~1.565)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高风险相关.人群归因分值分析结果提示,8.6%的慢性骨病归因于超重或肥胖,15.0%的骨质疏松症归因于体力活动不足.结论 北京市社区居民慢性骨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人群,维持正常的体重水平、适量参加体力活动对降低慢性骨病发生风险具有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