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潮州大锣鼓与现代打击乐表演融合的思考

    庄冰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州大锣鼓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一种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内涵.而与之相对的现代打击乐,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和多样的演奏方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两者相遇、融合,一场富有创意和跨时代感的音乐盛宴便在文化的交融中展开.本文将探讨潮州大锣鼓与现代打击乐表演的融合,揭示传统与现代在音乐领域的精彩对话,以及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如何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化审美.

    潮州大锣鼓现代打击乐表演融合

    浅析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发展

    王云涛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音乐随着社会发展影响范围不断拓展、提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受众范围广泛,甚至流传于大街小巷,但缺乏深度,大众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传统戏曲受文化底蕴、唱腔复杂、风格固化等方面影响,受众范围较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能够通过二者优势弥补不足,丰富流行音乐内涵,提升传统戏曲时代性,在相互融合过程中更加广阔地发展.

    传统戏曲流行音乐融合发展

    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艺术元素表现及审美分析

    乔雪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钢琴从西方引进以来,我国钢琴家始终走在探索钢琴技巧与民族艺术融合的道路上,已经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将中国钢琴作品推向世界,获得广泛好评.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中国钢琴作品融入民族艺术元素现状,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旋律美、节奏美、速度美、乐器美等民族艺术元素表现予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民族艺术审美价值,以期为相关音乐者提供参考.

    中国钢琴作品民族艺术元素《春江花月夜》审美分析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钢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张潇许若诗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高职钢琴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应对当今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挑战.策略一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整合,通过引入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和风格,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策略二为学生主导的互动学习,强调实践导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艺和跨文化理解.第三策略涉及组织跨文化音乐活动,如音乐会和工作坊,以促进学生对全球音乐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最后一个策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强调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学能力.这些策略共同为提升高职钢琴教育质量、满足多元文化需求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实践方案.

    高职钢琴教育多元文化教学改革互动学习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樊颖异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钢琴教育领域,集体课程常受限于单一的课程设置、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的评价机制及有限的设施资源,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一挑战,采纳"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该模式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及合理利用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增强团队合作与提升综合能力.此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优势及策略,为现代钢琴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钢琴集体课"教学做合一"信息技术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视唱练耳教学的教案设计研究

    贺磊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身体律动与音乐的融合,注重通过身体动作感知音乐元素.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践教学法,分析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设计了基于该法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案.教学实践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相比,采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感、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学生在音高、节奏、音乐表达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也有所提高.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视唱练耳节奏训练音高训练

    芭蕾舞教育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

    龚园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芭蕾舞是一种充满艺术感的舞蹈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本研究从芭蕾舞教育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影响入手,通过对各学年级学生的芭蕾舞教育以及其在表达能力提升上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样本量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芭蕾舞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芭蕾舞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研究还发现,芭蕾舞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心理、情感和社会关系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综上,芭蕾舞教育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教育及课程设置也具有参考价值.

    芭蕾舞教育表达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

    大美育视角下初中音乐课间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袁华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音乐课间活动的设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大美育视角下,首先分析大美育视角下初中音乐课间活动设计的意义,然后阐述大美育视角下初中音乐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大美育视角下初中音乐课间活动设计的策略,通过初中音乐课间活动向学生传达真、善、美,促进初中学生形成高尚的的与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尽快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学生.

    大美育视角初中音乐课间活动设计策略

    美育视野下的小学合唱教学实践探索

    邢金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课是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的课程之一,新课标中提到,"以美育人"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培养孩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点.而童声合唱又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通过合唱的学习,掌握歌唱技能,用声音抒发情感,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感知,使孩子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和耳朵,从合唱中感受以美启智、以美润心、以美怡情.

    合唱美育以美启智以美润心以美怡情

    古筝特色创作语汇运用对音乐组织结构的影响

    庄凯悦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为焦点,围绕相关音乐作品,探究中国现当代音乐在运用古筝创作时,乐器特色元素对音乐组织结构的重要影响作用:结构支撑作用、乐曲形式发展作用、实际声响呈现作用.

    古筝筝乐创作音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