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及价值研究分析

    陈乐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盘鼓舞起源于汉代,因舞蹈时以盘和鼓为道具而得名,舞者的表演的过程中通常立于盘、鼓之上翩翩起舞,脚下以轻盈的步伐踏出节奏,再加上柔软飘逸的长袖,将男性的挺拔、女性的柔美、儿童的敏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之美,本文首先分析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其次从思想性、创编性、美学性等三个视角深入探究盘鼓舞的价值意蕴,以供参考.

    盘鼓舞艺术特征价值

    浅谈彝族史诗《梅葛》的文化价值与传承路径

    陈李彦庆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葛》作为彝族历史传统的真实写照,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与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梅葛》以极高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葛》,在现代化的冲击中,拟通过推进传统传承模式、突破数字媒体传承瓶颈、融入民族特色文旅等路径选择,应对传承面临着环境恶化、演唱者趋于老龄化等问题.

    彝族《梅葛》非遗传承与保护

    即兴伴奏在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中践行分析

    乔雪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可以通过即兴伴奏的使用进行能力训练与提升.即兴伴奏不需要学生有任何准备,只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瞬间演绎,这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进行了考验,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能力进行了反馈.在钢琴教学中,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课程,但想要提升即兴伴奏训练的质量,就需要先以即兴伴奏能力培育为前提,找到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使钢琴课堂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演奏的效果.

    即兴伴奏高校钢琴课堂教学

    将音乐史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尹永征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深入了解,阐述了将音乐史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音乐史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介绍了音乐史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积极效果和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作用.

    音乐史初中音乐初中教学教学策略

    自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音乐传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杜虹景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又称自我传媒,是指个人或小团体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以自发、自主的方式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职业院校双高要求的建设步伐下,如何贴合自媒体技术,通过各方面的整合和优化,来优化音乐传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自媒体音乐传播专业发展

    高职钢琴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许若诗张潇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高职钢琴教学中对音乐能力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高职钢琴教学中音乐能力培养的多维策略.针对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分阶段技术训练、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用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体态和健康意识的培养.对于音乐感知能力,强调了加强听觉训练、系统的乐理教学和多样化的音乐赏析的重要性.在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方面,讨论了提供多样化音乐素材、鼓励个性化的音乐解读、实践即兴演奏和创作以及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策略.最后,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育则着重于情感解读与表达的训练、演奏表达技巧的指导、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以及反馈和交流的机制.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出全面且专业的音乐人才.

    高职钢琴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技术能力音乐感知能力

    文化融合视角下民族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胡蝶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民族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其价值,本文从文化融合视角出发,对民族音乐的定义、价值、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兴趣和发展个性;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从实施路径角度提出引入民族乐器、学唱传统曲目、开展民族音乐创作竞赛和整合多元艺术形式等策略.结果表明,民族音乐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下一代具备丰富审美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文化融合幼儿音乐教育民族音乐艺术欣赏

    "美丽中国"视域下钢琴弹唱课程价值导向深化路径探究

    林仰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美丽中国"的时代号召下,钢琴弹唱课程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与信念的培育,成为了一种文化与精神滋养的载体.它不仅是音符与旋律的交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的和谐共生.因此,深化钢琴弹唱课程的价值导向路径,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内在需求,更是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基础,首先从文化内涵视角探讨"美丽中国"与钢琴弹唱课程的内在联系,随后阐述文化内涵对于钢琴弹唱课程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深化价值导向的具体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演绎"美丽中国"、歌颂"美丽中国",到敬仰"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文化内涵音乐钢琴弹唱

    民族文化墙画设计中的变形与多种手法应用研究

    谭英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围绕民族文化墙画设计探讨了变形艺术的内涵、运用方式及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性.首先,阐释了变形艺术概念,进而详细分析不同的民族文化元素变形方法,探求其在墙画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文章还深度讨论了变形设计在彰显民族文化特点方面的意义,并对如何在变革中平衡创新与传统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文章还探索了线条与色彩运用、材质与质感融合、光影效果应用、数字技术的创新利用以及跨媒介表达等多种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应用拓展了民族文化墙画设计的视野,为该领域注入了新动力.

    民族文化墙画设计变形艺术线条与色彩

    传统与新潮的交响:从海上画派看近代文人画的世俗化嬗变

    万佳一王秋菊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影响下,文人画出现了世俗化的嬗变,并随时代发展逐渐呈现出文化与艺术上的新貌,海上画派的创作就是最鲜明体现.文章对海上画派发展中三个阶段的世俗化嬗变进行具体分析,梳理出近代文人画世俗化嬗变的内在动因及过程,总结近代文人画世俗化嬗变受到文人身份的转变、人文画性质的转向、时代新潮的冲击三方面的影响,阐明文人画世俗化转变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

    文人画海上画派文人画的世俗化近代文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