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荆浩之名如雷贯耳.他是唐末五代时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山水画大家,有北方山水画派鼻祖之称.作为当时画坛的巅峰人物,他给后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佳作有《雪景山图》《匡庐图》等.荊浩被后世推崇除绘画作品外,还有他的画论《笔法记》.《笔法记》是荆浩借与山中老翁的对话,道明山水画创作的真谛,亦是其创作体会和感悟,凝结他的智慧和心血,是留给后世的传道、解惑之作.荆浩艺理兼攻,他的《笔法记》堪称山水画创作的经典之作.笔者作为一名人物画家,通过对《笔法记》的研读,从自身国画人物专业的角度,将荆浩的山水画理论与自己人物画创作实践相结合,发现有许多共融之处.画论往往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在绘画类专业里面不太受到重视,大家往往把重心放在专业课的练习与实践上,但其实理论基础的厚实积累才是一切专业能力的最为坚定的地基基石.绘画本就是相通的,更何况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本就是不分家的,《笔法记》虽然主讲山水画论,但是其中的理论对人物画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特别是针对于人物写意画的方面来说,其适用性是非常强的.在研读《笔法记》的过程中,笔者对比人物专业的相关理论,获得到了许多新的想法,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