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溪山琴况》中"音与意合"的美学原则

    吴松原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之大成,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琴学理论与琴乐演奏相结合起来的古琴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阐明了音乐的意境论,在二十四况中,不仅说明了演奏中取音的方法,而且对音乐达到的意境进行了文字的描述。《溪山琴况》就是对琴乐的音况与意况进行阐述的论著,是弦中之音与弦外之音的完美结合。对徐上瀛的代表性作品《溪山琴况》进行分析,讨论贯穿全篇的总则"音与意合",进而探究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在总的体系上和总的精神上达到的高度融合,可以客观、全面地认识《溪山琴况》的美学价值,对于后世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古琴界,对其他音乐表演艺术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上瀛《溪山琴况》音与意合儒道音乐美学思想

    《今夜无人入睡》音乐本体及演奏技巧探究

    陈鹏伟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选段《今夜无人入睡》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里最为重要的选段之一,此曲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欢,然而在国内外系统研究此选段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的文献却鲜少见到,因此研究它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主要从音乐本体、伴奏演奏技巧、音乐审美三个方面进行音乐本体及演奏技巧探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并进一步推动我国歌剧事业的进一步创作和发展。

    普契尼歌剧选段《今夜无人入睡》

    银发舞蹈教育的数字化场景构建基础研究

    孔姿燕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同时对教育领域的革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一一银发舞蹈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适合老年人的舞蹈教育场景,探索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银发舞蹈教育数字化场景构建研究

    关于古浪老调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李建芬俞学金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浪老调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环境的转变,古浪老调的传承面临着主体老化、受众有限、方式单一这几方面的困境。立足非遗保护视野,通过优化传承环境、建立传承体系、改变传承方式、创新传承内容,可以促进古浪老调更好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浪老调传承保护

    中西歌剧咏叹调创作和演唱分析

    刘亚男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歌剧咏叹调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被誉为最富有艺术魅力、最能感染人心的表现艺术之一。其中咏叹调作为歌剧表演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说唱形式,通过其独特的旋律和伴奏,巧妙地塑造出音乐的形象与意境。因此,本文结合中西歌剧咏叹调作品,详细分析中西歌剧咏叹调类型,并探究其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

    中西歌剧咏叹调创作演唱

    音乐古籍《唱论》对声乐演唱中舞台表演之实践探析

    唐绍博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唱论》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总结声乐理论的音乐学术专著,其内容大体针对三个板块进行了剖析。对古时歌曲之体裁剖析;不同风格、种类声乐演唱之技巧剖析;舞台实践中声乐演唱需要注意及规避的问题剖析。当前,国内针对该专著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理解《唱论》中所记述的文字并进行翻译,在《唱论》的渊源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然而,相较于其深远价值与《唱论》本身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尚且不足,未能充分彰显其在舞台实践中的重要性,本文深入探讨了元朝燕南芝庵所书《唱论》对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其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支持与传承,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唱论》声乐演唱舞台表演实践

    民族唱法在当代声乐表演中的创新与传承研究

    吴琳娜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民族唱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声乐表现形式,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唱法在当代声乐表演中的特点,探讨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可能性和路径。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与改编,以及现代技术在声乐教学和表演中的应用,旨在为民族唱法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而推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唱法声乐表演创新与传承

    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看当代音乐教育新脉络

    于欢王浩然林代鑫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如今的学科教育方向改革中,多元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各个学科融合贯通的发展思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互通交流,有利于艺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音乐史艺术教育:美育

    当代审美视角下文化馆舞蹈编创的创新思考

    程梦娜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舞蹈面临着现代化和创新的挑战。文化馆作为传承和推广舞蹈艺术的重要机构,需要在保持传统舞蹈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编创思路和表现形式。文章从当下文化馆群文舞蹈编创面临的主要困境入手,探讨了当代审美视角下文化馆舞蹈编创的创新思考,以供参考。

    文化馆群众文化群文舞蹈舞蹈编创

    试析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声乐辅导工作对策

    李雪梅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而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声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以及展示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文化的开展。此背景下,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加强对声乐辅导的重视,分析声乐辅导在群众文化中的必要性,并且制定开展策略。本文就从群众文化工作入手,分析其中声乐辅导工作的功能,并且制定开展策略。

    群众文化声乐辅导群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