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朱敖荣

月刊

1005-5916

nwbjb@ahmu.edu.cn

0551-65165913,65111474

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内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卫生事业管理分会承办,是目前国内重点研究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权威性刊物,为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的科技期刊。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针对不同时期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依靠发动全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科研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先进、试点单位,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初级卫生保健分会面向全国,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并以专集、专栏、专论等不同形式,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政策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研究论文,对我国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调整和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公共健康治理能力在提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编辑部
    609页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能力和激励机制研究——以山东省农村为例

    傅佩佩孙懿泓周成超
    610-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以及工作激励制度,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东省农村地区271名家庭医生中,来自村诊所和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在受教育程度、职称、执业年限、资格证书和相关培训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71.59%的家庭医生认为其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在收入满意度方面,超过半数的家庭医生对当前收入不满意.结论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薪酬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方式,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拓展家庭医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激励家庭医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稳定发展.

    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机制工作满意度

    慢性病患者对数字疗法运动干预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董寅葛理铮章颂佳陈春...
    616-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病患者对数字疗法运动干预APP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确定该数字疗法产品的合理价格以及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病例注册登记方法,招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三类慢性病患者共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发放问卷,对最终完成3个月运动干预的67名患者进行产品使用评价和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得分均在10分以上;其中有45人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占67.16%,有22人WTP为0;患者WTP的均值为181.96+299.78元,最小值为0元,最大值为1 546元,中位数为50元.患者每月在疾病治疗上的自付费用是数字疗法产品WTP的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对该数字疗法运动干预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效果评价较高,但支付额度较低,个体间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

    数字疗法运动干预慢性病支付意愿影响因素效果评价

    资源协同视角下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远程诊断项目成效分析

    陈冬垚蒋荔吴华雄李晓丹...
    62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卫生体系一直面临的问题,城市医疗集团作为医联体的一种模式,对促进分级诊疗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城市医疗集团服务体系、巩固分级诊疗建设成效,进一步做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文章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型对致力于促进资源协同的医疗集团远程诊断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可知远程诊断服务量呈向好趋势发展,既降低了集团运营成本也减轻了患者医疗负担.通过远程诊断服务,突破了基层的卫生人才瓶颈、弥补了基层卫生服务短板、实现医患共赢局面,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落实.

    资源协同医疗健康集团远程诊断成效分析紧密型医联体SPO模型

    基于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政策的变迁动力与优化路径

    王健朱良英郭彦虹钱嘉琳...
    627-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变迁动力,为未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运用多源流理论模型分析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政策变迁背后的主要动力.结果 政治源流主导此次政策变迁,老龄和共病带来的新医疗挑战、内部经济压力和技术成熟与大局治理的共同作用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动力.结论 激发内部动力,解决老龄化和共病等社会环境压力下医保发展的最关键问题;疏解外部压力,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强化科技创新优化医保支付体系制度改革;借助政治动力,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大趋势和科学治理理念之下建设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等方式可作为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变迁动力的优化路径参考.

    医保支付支付方式多源流理论城乡医保统筹人口老龄化分级诊疗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率评价

    许潇栋胡杨木范阳东
    63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2017-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探讨环境变量对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面板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取各地级市2017-2021年医保相关数据,评价其运行效率并分析环境变量对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之后,再次评价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 随机误差和环境因素对各地级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社工资源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正相关,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水平、医疗设施资产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负相关.结论 基本医保制度的运行效率在地级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且表现为规模无效率;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医疗服务供需不匹配可能是造成基本医保制度运行规模报酬递减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设施资产供给水平与制度运行效率呈负相关的原因所在;优化社工资源是提升基本医保制度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基本医保制度的运行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议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效率数据包络分析随机前沿分析面板三阶段DEASFA回归

    甘肃省卫生资源配置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何悦菡唐佳宜李巧凤晏毅龙...
    640-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甘肃省卫生资源配置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的现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通过标准化处理、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分析甘肃省卫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目标层内部及目标层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找出影响和制约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两者耦合协调度水平有待提高;卫生资源配置能力整体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技术人员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主要障碍因素.结论 要重视主要障碍因素的影响作用,优化医疗人员内部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科学合理地实现两目标层的耦合协调.

    卫生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值障碍度

    基于DEA方法的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崔溪哲孔祥瑜
    646-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07-2021年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效率,探讨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河北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对2007-2021年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7-2021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配置效率平均值都小于1,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相较于2007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别降低了 21.1%和21.5%.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政策的监管,拓宽资源配置的路径,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同时使农村居民获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现状资源配置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两慢病"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搜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敏霞杨永梅陈彦杏
    65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和糖尿病(简称"两慢病")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两慢病"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利用和互联网健康信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 932名"两慢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互联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微信和抖音是"两慢病"患者搜寻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大部分患者认为互联网健康信息比较重要.尽管教育水平、疾病严重程度、信息质量等因素对不同疾病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在职(OR=1.892,P<0.01)、职工医疗保险(OR=0.640,P<0.01)以及风险厌恶(OR=0.611,P<0.01)显著影响了"两慢病"患者信息搜寻行为.结论 互联网健康信息有助于降低在职患者就诊时间成本,但应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健康信息质量,缩小不同教育水平和医保人群互联网健康信息利用差距.

    "两慢病"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信息搜寻自我管理信息评价影响因素

    农村老年人线上线下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的影响研究

    张岚蔺婧张驰
    658-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线上线下社会参与对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11月-2023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自制的结构化问卷对贵州省毕节市5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的320名农村老年人中,男女比例约为1∶1,60~64岁老年人占比最多.中介分析显示,线上社会参与是线下社会参与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作用的中介因素,间接效应分别为0.436、0.328、0.350.结论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有无医疗保险和慢性病数量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线上社会参与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线下社会参与实现的;线上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培养农村老年人线上社会参与意识,关注并提高线下社会参与率,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农村老年人线上社会参与线下社会参与健康积极老龄化中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