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种大蕉发育过程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韩树全罗立娜魏鹏程卢振亚...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州本地2种不同颜色果肉大蕉类胡萝卜素代谢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实中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类胡萝卜素成分和积累量的种内时序性差异和同时序的种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肉分别检测到32种和28种类胡萝卜素.橙黄肉大蕉果实发育3个阶段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大蕉,在成熟期橙黄肉大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是白肉大蕉的7.55倍;橙黄肉大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白肉大蕉类胡萝卜含量持续降低.橙黄肉大蕉除幼果期叶黄素含量最高外,其他时期均为-胡萝卜素含量最高,β-胡萝卜、α-胡萝卜素、叶黄素是其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肉豆蔻酸酯-发酸酯是白肉大蕉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研究结果为揭示两类大蕉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机制奠定基础.

    大蕉果肉橙黄肉白肉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更正

    《中国南方果树》编辑部
    9页

    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柑桔木虱空间扩散研究

    邓铁军张迈申垚阳刘丽辉...
    10-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桔黄龙病是严重危害我国柑桔产业的细菌性病害,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媒介,了解柑桔木虱的发生和空间扩散规律对于有效控制柑桔黄龙病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为具体研究区域,借助NetLogo智能体建模平台构建了柑桔木虱空间扩散的模拟模型,模拟并评价了柑桔木虱的空间扩散规律及不同田间管理的效果.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扩散距离以及农药喷施间隔时间均对柑桔木虱扩散速度和空间分布产生明显影响.无田间管理措施时,柑桔木虱扩散风险区总面积占柑桔园面积的比例呈现为持续且快速的上升趋势,长距离扩散(风速≥5 m/s)会导致风险区面积明显增加.当间隔1个月及以内施药(规范田间管理)时,柑桔木虱扩散风险能够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TSS值达到0.82,模型仿真灵敏性为85.2%,模型特异性为80.9%,模型仿真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3.3%,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研究区内柑桔木虱的空间扩散.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柑桔种植区合理优化果园空间布局,如采用棋盘式分布,区域间设置防风林或防虫网等进行物理阻隔,田间严格遵循高效农药的使用规定进行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以有效减缓柑桔木虱扩散速度和空间范围,为柑桔黄龙病的区域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柑桔木虱多智能体模型空间生态学NetLogo

    柑桔衰退病毒RB和VT基因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

    周俊韩镕琰张晓男方书洁...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检测样品中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RB和VT基因型含量,以RB基因型的p33基因、VT基因型的ORF1a基因为靶标,建立了RB和VT基因型的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RB和VT基因型质粒浓度下限均为2×101 copies/μL,灵敏度为普通PCR的1 000倍;对RB和VT基因型进行检测,质粒拷贝数对数(x)与Ct值(y)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 y=-3.325 5x+37.845 3 和v=-3.273 7x+36.283 9,R2 分别为 0.999 1 和 0.995 4,扩增效率分别为99.85%和102.05%;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2.07%.对田间样品检测发现,不同样品之间RB基因型含量差异和VT基因型含量差异均较大.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田间样品检测.

    柑桔衰退病毒RB基因型VT基因型实时定量RT-PCR

    拮抗柑桔致病菌的放线菌筛选及其活性物质分析

    章帅文吴庆华黄国昌顾斌涛...
    25-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防治柑桔病害的菌株,以柑桔果实采后危害最大的病原意大利青霉为指示病原菌,利用平板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进一步对该菌株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获得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6.69±1.74)mm的浑圆链霉菌菌株tz13,菌株tz13所产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紫外线、酸和弱碱都有较强的耐受性,同时对引起柑桔果实采后另一种重要病原微生物——指状青霉及其他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菌株tz13在防治柑桔病害方面具有商用开发价值.

    意大利青霉拮抗放线菌浑圆链霉菌抑菌活性物质

    广西产区柑桔溃疡病和柑桔全爪螨同治降本增效技术研究

    刘吉敏秦原原黄其椿黄光耀...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桔全爪螨(俗称红蜘蛛)和柑桔溃疡病是广西沃柑生产上防控用药量最大的两种病虫害.为探索同时防治这两种病虫害的综合技术方案,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设计了 99%矿物油乳油∶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1∶2混配的"油铜锰方案",并且3-7月在田间开展丰田FT-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喷雾、极目EA-30XP农业无人机常量飞防和推荐施药量减量30%飞防不同施药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油锰铜方案"防治柑桔红蜘蛛和柑桔溃疡病时,常量飞防和减量飞防的防治效果不低于人工喷雾,有些时期甚至更好."油锰铜方案"减量飞防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7.71%,对柑桔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8.57%."油锰铜方案"减量飞防可实现"一高三减"的效果,即每小时10× 667 m2的高施药工效、减少用水量94%、减少人工成本33.33%和减少农药使用量37.5%."油锰铜方案"减量飞防能有效解决广西沃柑产区柑桔溃疡病、柑桔红蜘蛛"一病一虫"施药难、防治效果差和防治成本高的难题,可在地势平坦的柑桔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植保无人机柑桔溃疡病柑桔全爪螨降本增效综合治理广西

    赣南脐橙园柑桔小实蝇消长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谢秀挺魏钦钦彭龙牛王翠...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柑桔小实蝇在赣南地区脐橙园中消长规律和防治方法,2020-2022年监测了柑桔小实蝇在失管、半失管、正常管理和网棚栽培等不同类型脐橙园中的发生情况,开展了柑桔小实蝇为害调查及不同措施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柑桔小实蝇在果实膨大期的虫口发生较严重,超过全年发生量的69.9%,土壤湿度长期低于13.3%或处于单一生境(网棚栽培)时不利于其发生;成虫在9月前主要为害裂果,9月中旬后陆续为害健康果;将普通Steiner式塑料诱捕器颈部(伞盖和瓶体相连部分)柠檬黄色重新漆成桔红色,可提高诱集成虫的效果;8月中旬至11月每120 m2面积挂一个红颈诱捕器,柑桔小实蝇为害率为1.1%,优于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饵剂的效果.

    柑桔小实蝇田间消长绿色防控

    蜜柚果实粒化汁胞结构特征解析

    赖长鸿王寒雪许艺嘉胡逸宸...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汁胞粒化(木质化)是造成三红蜜柚(Citrus grandis'Sanhongmiyou')果实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探究蜜柚果实的不同部位汁胞结构特征、木质化程度差异及其不同组织木质化程度的差异,本研究以福建省平和县9月下旬采收并在室内自然存放1个月的三红蜜柚果实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部位汁胞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并评价了不同部位汁胞及汁胞内部不同组织木质化程度.研究发现,蜜柚果实汁胞具有竖直和横向两种排列类型,不同类型汁胞的品质特征及粒化程度不同.通过各部位木质素原位染色和定量分析发现,竖直汁胞(侧面维管束汁胞,靠近果心)易木质化,其木质素浓度是横向汁胞(背面维管束汁胞,靠近白皮层)的(5.11±2.26)倍.对粒化汁胞进行分析后发现,汁胞的简单组织易木质化,其木质素浓度是腔管的(79.95±23.00)倍,并且简单组织中的木质素主要累积在厚壁组织等部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蜜柚果实汁胞粒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蜜柚粒化汁胞木质素

    脆蜜金柑喷施噻苯隆保果的残留研究

    廖向明淳长品黄祖全邓光宙...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噻苯隆是脆蜜金柑生产上常用的保花保果剂,其残留风险未知.为探明噻苯隆在脆蜜金柑上使用后的残留和降解变化规律,使用6种浓度(5.00、2.50、1.66、1.25、1.00和0.83 mg/kg)的噻苯隆混合配方(同时加赤霉酸13.3 mg/kg、复硝酚钠9.5 mg/kg)在脆蜜金柑谢花盛期开始进行树冠喷施,连喷3次,间隔6~8 d喷一次,于末次喷施后1、3、5、7、9、12、17、25、35和105 d分10批次采集果实样品检测残留.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3 d时所有处理果实的噻苯隆残留量已经低于0.05 mg/kg(国家标准规定在番茄、黄瓜、苹果、葡萄、鲜枣、甜瓜类水果等6种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量),末次施药后35 d生产上常用浓度(1.25 mg/kg)处理的果实噻苯隆残留已经低于0.001 mg/kg,末次施药后105 d各处理果实噻苯隆残留量均低于0.000 3 mg/kg、无法检出,末次施药后145 d采收上市的果实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噻苯隆1.0 mg/kg使用3次或1.25 mg/kg使用2次即可能对脆蜜金柑幼果、叶片和树体健康造成伤害.脆蜜金柑生产上采用噻苯隆保花保果时,建议使用浓度以1.0 mg/kg左右为宜,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第一、二次间隔期6~8 d,第二、三次间隔7~10 d.

    噻苯隆脆蜜金柑保果残留

    重庆万州柑桔轮斑病综合防控实践

    刘凤娇乔兴华胡军华龙思羽...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桔轮斑病于2018年传入重庆万州并使当地尤力克柠檬产业损失惨重.为更好地防控柑桔轮斑病,助力柑桔产业健康发展,对重庆万州地区柑桔轮斑病发生历史及危害、流行成因以及症状识别进行了梳理,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并于2022-2023年在万州尤力克柠檬产区推广示范.示范区采用综合防控方案后,柑桔轮斑病发病率由2019-2021年的100%降至25.60%~41.23%,病情指数由50~60降至5.31~10.86,未发生大面积枯枝落叶和落果现象,保证了果园产量和果实品质不受影响,效果明显.

    柑桔轮斑病杀菌剂防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