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机化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机化学报
中国农机化学报

曹曙明

双月刊

2095-5553

jcam@vip.163.com

025-84346270 84346296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柳营100号

中国农机化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性期刊。宣传党的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探索农业机械化的方向和道路,交流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经验,传播农业机械化信息,普及农业机械化基础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铺放自走式大葱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李青江孙志民任庆菊郭洪恩...
    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大葱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研究履带底盘、限深挖掘、振动松土、清土排土、柔性夹持输送、横向铺放及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一种适应章丘大葱生物性状特点和种植模式的连续铺放自走式大葱联合收获机.该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单行大葱的挖掘、振动松土、清土排土、柔性输送、横向均匀铺放等联合收获作业过程.重点阐述该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设计,对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对整机进行数字化建模,完成样机制作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葱损伤率为3.2%、损失率为0.9%、含杂率为2.6%、作业效率为0.07 hm2/h,该机工作稳定、适应性强、收获效果好、铺放均匀,能够满足大葱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需要.

    大葱联合收获机连续铺放振动输送两级清土

    玉米精量播种机排种器关键部件延寿降本优化研究

    吾斯曼·吾木尔如山古丽·吾斯曼阿拉法特·买尔旦沙塔尔·司马义...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优化玉米精量播种机关键部件结构,延长机具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以排种器中关键部件支撑盘为研究对象,对其尺寸参数进行设计,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其静力学特性、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以支撑盘前两阶模态固有频率为指标,以支撑盘外边缘直径、支撑盘整体厚度、外边缘厚度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终分析得到优化后的最低固有频率为52.456 Hz,大于外界激励频率范围1~33 Hz,优化后的最大振幅由5.847 3 mm降为3.685 9 mm,有效避免共振干扰;试制样机进行台架疲劳试验,最终得到支撑盘的平均使用寿命为213 h,满足标准要求.为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延寿降本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玉米精量播种机排种器有限元分析固有频率结构优化

    影响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农艺因子

    王林孔东升王靓敏顾秀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农艺因子对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的影响,为制种玉米生产标准化和全面推进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技术提供技术依据.选取4个代表性品种原种,根据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每个品种设置1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分设不同种子分级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的对照重复,测定制种玉米长势整齐度和机械化去雄效果.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效果与种子分级、播种期、播种方式、种植模式、去雄机械和去雄模式相关,种子分级处理后种植机械化取净率(85%以上)显著高于混合种机械化取净率(48%);中晚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比早期播种机械化取净率高5个百分点;联合精量播种机播种比人工点播机械化去雄取净率高10个百分点以上;等行距种植模式取净率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取净率高4个百分点;采用卫星导航智能驾驶系统控制农机作业,作业精度高,直线性好,有利于后续农机化作业.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耕整地方式和机具,精选种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和分级种植,适当推迟播种期,提高播种质量,采取等行距种植,并根据作物长势和种植规模选择合适去雄作业机械和去雄模式,可有效提高机械化去雄取净率.

    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农艺因子平均株高整齐度取净率

    水稻育秧泥浆机设计与试验

    陈支周雪峰郭雷舒鑫...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市面上水稻育秧营养土短缺的现象,设计一种泥浆机处理水田泥浆,处理后的泥浆可作为天然的营养土载体.建立泥浆泵的运动学数学模型,研究分析泥浆泵转子运动轨迹及规律,即泥浆泵转子截面圆心做直线运动,转子表面点的运动轨迹为在平面上呈现出椭圆状.建立泥浆泵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对泥浆泵进行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泥浆泵转子表面不同固定点的运动轨迹是一种空间三维运动,在平面上是一种椭圆,转子表面不同固定点的速度仿真与数学模型最大误差值7.8%.对泥浆泵偏心距参数、等距半径参数、转速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寻找最佳组合参数.泥浆泵最优参数为:偏心距为7.6 mm,等距半径为24 mm,转速为680 r/min.泥浆机田间作业测试结果表明,泥浆机输送泥浆距离可达50 m,每小时可注满1 500盘秧盘,泥浆流量为6~8 m3/h.

    水稻泥浆机育秧技术泥浆泵正交试验

    履带自走式青毛豆收获机研制与试验

    费焱王涛楼婷婷徐锦大...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缺乏青毛豆收获机械且国外机型整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问题,为提高青毛豆机械化收获效率和采净率,降低破损率和含杂率,设计研制一款履带自走式青毛豆收获机.阐述收获机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全液压驱动,对液压系统、采摘机构、清选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青毛豆收获机能够较好地实现采摘和清选的功能,生产效率为0.17 hm2/h、采净率为95.1%、破损率为2.4%、含杂率为4.2%,收获效率高、质量好,各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青毛豆收获机液压系统采摘清选田间试验

    立体错位水培生菜自动收获装置设计与试验

    席志君龚康鑫贾冬冬郭文忠...
    34-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错位栽培架系统可以提高单位面积栽培株数,是一种新型的栽培系统,定植杯模式是该系统种植生菜的主要栽培方式.在水培生菜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人工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通过设计一种定植杯种植模式下的生菜自动收获装置,结合实际生产环节无人化作业方式,利用SolidWorks对收获装置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使用ANSYS对收获装置中生菜采收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对定植杯夹持手爪和生菜夹持手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完善设计;最后进行剪切试验,得出结论:当滑切角度为20°、切割气压为0.3 MPa、切割位置为生菜底叶4 mm处时,生菜根茎剪切力达到最小值6.31 N,用于指导切茎部件设计.

    定植杯奶油生菜收获装置切割力收获试验

    基于作物生长回归曲线的NFT变距机构优化设计

    马标潘守江丁小明王会强...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栽培模式是叶菜类作物工厂化的常用技术手段,其可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但定植期间仍需大量人工,效率低.基于奶油生菜的生长趋势线,设计一种自动递进变距机构,通过MATLAB分析,解出该机构最优空间分布间距,并利用SolidWorks对设计机构进行力学分析,确保机构强度符合工程要求.通过机构使栽培槽根据作物生长自动调整间距,减轻工人劳动负担,提高工厂苗床的空间利用率,实现增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完成栽培槽的自动递进与变距需求,使作物可实现自动化运输作业,递进间距准确率可达96.4%以上,与传统固定间距栽培槽模式相比,空间利用率可提高14.2%.

    植物工厂NFT栽培奶油生菜生长模型变距机构

    设施猪场悬挂式轨道巡检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柳军郑亦峰皮杰孔杰...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猪场传统巡检方式成本高、效率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以中小型规模设施猪场结构特点为依据,提出基于悬挂轨道的巡检方案,设计一种悬挂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发适用于典型猪场环境的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软件,并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设置实现巡检机器人常态巡检速度可大于0.15 m/s,单次运动定位误差小于2.5 mm,巡检定位误差整体小于10 mm,误差率小于0.18%,巡检机器人可进行环境数据和图像自动获取,为后续的生猪健康状况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可为巡检机器人在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设施猪场巡检机器人悬挂式运动控制传感器

    农用无人机施药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白志坤陈兵高山刘太杰...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施药作为一种新型施药技术,与传统施药相比作业效率高、环保、时效性强、成本低,且不会对作物和土壤造成物理损害,已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综述国内外农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阐述农用无人机在玉米、水稻、小麦、棉花上的应用.分析农用无人机施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质量参差不齐,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飞防专用药剂选择无标准、安全风险大;电池容量较小,电池续航能力弱;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飞手培训局限等.展望农用无人机施药作业实时监测、一机多能或多机合作、生物防治、喷药方式革新等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农用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无人机施药技术农艺措施玉米水稻小麦

    设施农业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李新澳刘元义王丽娟张策...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解决设施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设计一款面向设施农业的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由臭氧发生器、高速风机、臭氧浓度传感器、计时器和报警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当系统信号采集模块检测到设施空间中臭氧浓度时,通过检测电路将采样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系统设定值判断并控制臭氧发生器等执行机构工作,实现臭氧浓度的精准控制,减轻臭氧浓度不适给设施蔬菜带来的严重伤害.系统设定浓度为60 mg/m3,系统稳定后工作时长30 min.以此为基础,应用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系统对温室番茄叶霉病、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防控对番茄叶霉病、灰霉病的防效优于常规防治,在温室番茄全成长期,叶霉病、灰霉病发生率均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89.3%、92.2%.

    设施农业臭氧杀菌闭环控制番茄病虫害模块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