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小云

季刊

1009-508X

skxb@cau.edu.cn

010-62736933 62732074

100083

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一本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季刊。该刊立足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探索,在学术上以求实、求新为准则,倡导探索求索,欢迎学术争鸣。该刊在农业大命题下,专设三农论坛、农业经济研究、农业社会调查、农村社会研究等栏目,并滚动性开设经济理论与应用、企业经济、管理科学、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欢迎社会各界研究者、探索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胞数量和结构对农村家庭彩礼支出的影响

    许琪朱袁庆
    14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2018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同胞数量和结构对农村家庭彩礼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兄弟姐妹数量对彩礼数额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我国农村家庭生育数量下降对彩礼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农村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的客观现实导致兄弟对彩礼的挤出效应比姐妹大,且年长兄弟姐妹对彩礼的负面影响大于年幼兄弟姐妹.第三,2000 年以前,农村确实存在用女儿出嫁所得彩礼补贴儿子的现象,但这主要存在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2000 年以后,姐妹对彩礼数额的影响已由正转负,且即便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家庭,姐妹也无法为男性获得高额彩礼带来任何帮助.这一发现表明,农村家庭的彩礼性质已从婚姻偿付转变为婚姻资助,新婚小家庭是彩礼的最大受益者.

    同胞数量同胞结构彩礼支出婚姻偿付婚姻资助

    农村新生代青年低额彩礼的形成机制及其现实挑战

    张艳霞刘远冬
    1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额彩礼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治理的突出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对重庆石村新生代青年"零彩礼"现象的田野调查,分析当地低额彩礼的形成机制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石村"不算彩礼"的共识促进了婚姻交换灵活多元的发展,相对于更具仪式性的婚礼花费、改口费和房产花费,彩礼因过于货币化和功利化而被排除在有意义的婚姻交换之外.自明清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和社会主义新风尚共同塑造了当地礼俗传统,弱代际责任感下自由恋爱、代际和性别平等的情境化解了婚姻交换的偿付和资助功能,礼物模式的婚姻交换在仪式和日常中塑造着集体道德感,即使是在跨婚姻圈的新生代中也没有形成高额彩礼.但随着社会流动性和风险性增大,当地低额彩礼实践的维系正面临着跨区域文化冲突和彩礼抵押功能强化的挑战.

    低额彩礼重庆农村新生代青年礼物秩序

    务农情境下的工作—家庭冲突研究

    马春华
    18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CSS2021 年的数据讨论了务农情境下的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发现,双向工作—家庭冲突,即"工作对家庭干扰"(WIF)和"家庭对工作干扰"(FIW)不仅存在于非农群体中,也存在于务农群体中.务农群体FIW水平甚至超过了非农群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工作—家庭冲突水平不同,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在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工作—家庭平衡研究和工作—家庭增益研究中,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化研究,都应该将务农群体纳入研究视野;在政策制定层面,国家应关注务农群体在工作—家庭平衡上的需求,他们不仅面临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困扰,也相对更为脆弱,更需要政策支持.

    工作—家庭冲突务农群体非农群体WIFF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