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刘晨阳张蕙杰辛翔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近年来,中美贸易中高粱交易量剧烈波动,高粱供需形势发生显著变化,高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从中国高粱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消费特征等方面人手,对1960-2018年国内高粱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粱从主要粮食作物转变为小杂粮,近年来种植面积略有提高;国内高粱消费主要用于酿酒和饲料,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高粱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受饲料高粱需求影响猛增猛减,出口量极小且相对稳定.未来,中国高粱的发展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增长空间主要取决于旱作粮食作物的发展和消费途径的拓展.

    高粱生产贸易消费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龙虾产业发展对策——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刘凯文赵恒彦朱建强杨青青...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荆州市小龙虾养殖-物流-加工-餐饮全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短期内恢复难度大,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在疫情影响下,小龙虾产业呈现出新的变化:一是养殖面积趋于稳定,稻田养殖将回归理性,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二是小龙虾储藏和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三是线上消费模式将越来越被接受.基于调查研究,提出了小龙虾产业恢复生产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养殖端要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工、服务端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消费模式,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引导、监管力度,政府要从政策、金融、宣传等方面加强扶持,共同引导产业升级,打造区域品牌.

    小龙虾产业新冠病毒疫情对策

    小麦TaAGPL1基因上游转录因子TabHLH39的分离及其功能研究

    董洁李鸽子韩巧霞谢迎新...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是作物淀粉合成的关键酶,由两个小亚基(small subunit,AGPS)和两个大亚基(large subunit,AGPL)组成,具有细胞质(cytosol)和质体(plastid)两种亚型.AGPL1是胞质型大亚基,对该酶活性的发挥具有重要功能.已有研究表明,过表达小麦胞质AGPase大亚基TaAGPL1-1D基因显著提高了小麦AGPase活性和淀粉积累速率,说明TaAGPL1-1D在淀粉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将TaAGPL1-1D启动子与小麦籽粒cDNA文库进行酵母单杂交,筛选出一个转录因子TabHLH39,随后对TabHLH39与TaAGPL1-1D启动子之间的互作进行了验证;采用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田间小麦植株基因组内沉默了该转录因子,发现BSMV-VIGS-TabHLH39病毒沉默小麦植株籽粒的粒长、粒宽、粒重和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且TaAGPL1-1D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表明TabHLH39可能通过正向调控TaAGPL1-1D基因的表达,参与了小麦淀粉的合成.

    小麦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酵母单杂交TabHLH39转录因子

    适宜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
    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稻区机插的优质籼稻品种,建立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品种的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以近年选育的34个优质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机插试验,对各品种的秧苗素质以及机插条件下水稻分蘖生长、干物质积累、抗倒伏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机插条件下34个优质籼稻的产量变幅为6.1~ 10.5 t·hm-2,结合两步聚类算法,以产量为依据将参试品种划分为适宜机插和不适宜机插两类.适宜机插优质籼稻类型主要表现为产量均高于8.25 t·hm-2,其成苗率高、秧苗均匀性好、幼苗健壮;分蘖早生快发,易形成充足的有效穗数;植株能获得较高的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并重新分配到籽粒;茎秆粗壮,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强,倒伏指数小.综合来看,F优498、晶两优534和蓉18优2348等15个优质籼稻品种适宜贵州地区机插,且适宜机插优质籼稻关键评价指标为:成苗率>85%,秧苗均匀性>1.5苗·cm-2;倒伏指数< 150%,基部3个节间平均抗折力>1 500 g;产量>8.25 t·hm-2,有效穗数225× 104~300×104 hm-2,每穗粒数>140粒,结实率>7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15 t·hm-2,收获指数>0.45.研究为机插专用优质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机插优质籼稻干物质抗倒性产量

    绿豆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陈吉宝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豆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等农艺性状和粒长、粒宽等籽粒性状与绿豆产量密切相关.以“VC2917/鹦哥绿”RIL群体为材料,通过连续3年田间实验,对12个与绿豆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评价和QTL定位.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0.837)、百粒重(0.294)的相关性最强,百粒重与粒长(0.512)、粒宽(0.340)、籽粒直径(0.492)、籽粒周长(0.441)的相关性最强,株高与单株分枝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0.406).2017年检测到20个QTLs,分布在除第8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在4.61%~ 23.76%;2018年检测到16个QTLs,分布在除第8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在4.97%~ 16.66%之间;2019年检测到20个QTLs,分布在除第1、3、8、9染色体外的7条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在和4.65%~20.37%之间.12个性状均发现稳定QTLs,其中株高PH1a、PH1b和PH1c位点,单株分枝数PPP1a、PPP1b和PPP1c位点,荚宽PW10a.1、PW10b和PW1 0c.1位点,籽粒直径SD10a、SD10b和SD10c位点,籽粒周长SP6a、SP6b和SP6c位点,百粒重HSW7a、HSW7b和HSW7c位点连续3年在相同位点稳定检测到,说明这些位点存在相关性状基因,是今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产绿豆新品种或克隆相关基因优先考虑关键区域.

    绿豆产量性状QTL定位

    滇重楼种质资源抗旱综合评价及生理机制研究

    李纪潮张金渝杨天梅杨美权...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滇重楼种质资源生理特性抗旱胁迫综合评价

    烤烟不同成熟期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探究

    郑小雨李常军路晓崇王刚...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烤烟叶绿体叶绿素超微结构SPAD值

    Adk1过表达和柠檬酸钠补料促进酵母S-腺苷甲硫氨酸的合成

    陈海龙蒋丽华陈帅张晓戈...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参与生物体众多生化反应的生理活性物质,酵母胞内ATP的水平是限制胞内SAM合成的因素之一.在酿酒酵母CGMCC 2842中克隆并过表达Adk1基因,发现Adk1基因的过表达使得酵母胞内ATP水平提高47.1%,SAM积累量提高47%;发酵16 h向发酵液中添加6 g·L-1柠檬酸钠,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mRNA水平和IDH酶活显著提高,在发酵24h时胞内ATP水平提高39.4%,与对照相比,SAM积累量和对生物量得率分别提高79%和78.8%,表明胞内ATP水平的提高促进Met转化为SAM,这为ATP代谢调控而改善SAM合成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酵母S-腺苷甲硫氨酸ATP代谢Adk1过表达柠檬酸钠补料

    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受体TlpA1对琥珀酸的感应机理

    隋傅刘晓琳解志红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趋化作用在根瘤菌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的起始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lpA1是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重要的跨膜趋化受体,但其感应机理尚未清楚.考察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跨膜趋化受体TlpA1对趋化物的感应机理及生物学功能.通过平末端连接的方法构建N端表达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蛋白及纯化,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检测蛋白与趋化物的相互作用,测定野生型与突变株的生物膜及絮凝等表型.结果 显示,跨膜趋化受体TlpA1通过胞外部分第29~183位氨基酸与琥珀酸结合.固氮条件下,突变株△TlpAJ生物膜形成量相较于野生型下降约38%.絮凝量与野生型无显著性差异.跨膜趋化受体TlpA1通过感应琥珀酸调控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生物膜的形成,对细胞絮凝无调控作用.

    茎瘤固氮根瘤菌ORS571TlpA1原核表达ITC生物膜絮凝

    育秧泥浆处理装置曲柄滑块振动筛设计与参数优选

    康家鑫刘大为李旭谢方平...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育秧泥浆处理装置的振动筛筛面残留有石块的问题,对筛面上石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石块的运动状态与振动筛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选取导轨倾角、曲柄转速、曲柄长度为影响因素,落石率为评价指标,利用RecurDyn和EDEM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对落石率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和落石率之间的曲线,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根据仿真结果,当导轨倾角为30°、曲柄转速为120 r·min-1、曲柄长度为0.16 m时,振动筛的落石率最好,并通过物理样机试验,验证了仿真得到最优参数的有效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曲柄滑块振动筛提供参考.

    泥浆处理装置曲柄滑块振动筛RecurDynE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