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天气数据增强和微调的苗期作物杂草识别定位模型

    彭明康崔钰薛淇元殷允振...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除草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而精准识别杂草种类是精确除草的前提。构建了SXAU杂草数据集,采用天气数据增强与在线数据增强相结合的方法提升Yolov8对杂草特征的提取能力,从而增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同时降低了计算机硬件的功耗。引入迁移学习,在公开杂草数据集上对Yolov8模型进行预训练,使用SXAU杂草数据集微调,以快速获取神经网络对杂草特征所需的相关参数。结合Yolov8算法和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获取图像中作物与杂草的二维坐标,再利用深度相机得到目标三维坐标信息,实现对作物与杂草的空间定位。结果表明,基于天气数据增强和微调后的模型,平均检测精度和F1值分别达到97。43%和94。82%,平均检测时间为13。032 ms,优于Yolov7-tiny、Yolov5、Effcientdet等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轻量级杂草识别研究与智能除草机器人识别定位提供参考。

    杂草特征提取天气数据增强迁移学习Yolov8轻量级深度相机

    基于Fluent的顶风式热泵干燥箱气流场分析及优化

    陈子民莫江婷陈广生郭小璇...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泵干燥箱作为当前主要的果蔬类产品的节能干燥设备,其内部流场的均匀性对干燥效率与品质至关重要。针对顶风式热泵干燥箱内部流场层间不均匀性问题,采用Fluent动网格数值仿真方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优化,提升了流场层间均匀性及干燥效率。基于顶风式干燥箱的结构特点,创新性设计了可控移动导风板机构,并针对该机构匀速运动、分段匀速运动、匀速+停滞复合运动3种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匀速+停滞复合运动方案的流场层间均匀性最佳,经优化后的层间风量分布不均匀系数低至7。02%,并通过青梅烘干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优化后的各层青梅含水率标准差为0。01。该系统可为顶风式热泵干燥箱流场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顶风式干燥箱Fluent动网格结构优化流场均匀性

    基于无人机影像数据的烟草精准识别方法研究

    唐天君陈洋胡军江浩田...
    14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减少杂草对烟草可见光影像识别提取的影响,实现烟草的精准识别,利用四旋翼无人机采集贵州山区烟草种植基地的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构建颜色重组差异植被指数(color recombin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CRDVI),运用最大类方差(OTSU)确定分割阈值,实现烟草识别和提取,并与常见的可见光差异植被指数(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x,VDVI)、过绿指数(excess green,ExG)和改进型绿红植被指数(improved green-red vegetation index,MGRVI)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RDVI可有效去除杂草对于烟草识别和提取的影响;在杂草覆盖度较高的地块,CRDVI对烟草识别效果优于VDVI、ExG和MGRVI;CRDVI在3个实验样区中和验证样区中识别和提取的完整性均在89%以上,提取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证实CRDVI可快速准确提取烟草并可有效抑制杂草的影响,可为山区特色作物的识别提取提供参考。

    无人机烟草杂草遥感指数特征CRDVI

    土壤灭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樊娅萍宋柏权王倡宪
    15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施农业生产中,连作障碍普遍存在且成因复杂,严重危害由土壤、植物及根际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经济便捷的土壤灭菌技术可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其中高温闷棚与强还原灭菌能优化土壤环境;同时,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建成共生体后有助于根际生态系统的重建。针对我国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阐述了土壤高温灭菌、土壤强还原灭菌及丛枝菌根真菌在缓解设施连作障碍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展望了该领域待深入探究的内容,以期为设施农业连作障碍的缓解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连作障碍缓解高温灭菌强还原灭菌丛枝菌根真菌

    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的促生及其黑胫病的诱导抗性评价

    常峻嘉盖佳鑫陶刚莫转龙海...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烟草促生作用及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的诱导抗性分子机制,对5株木霉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哈茨木霉ACCC 32808(TH32808)菌株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性较强,抑制率为62。00%。进一步研究TH32808对不同烟草品种的促生作用及对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诱导抗性,结果表明,在盆栽条件下,TH32808对不同烟草品种的促生作用不同,其中红花大金元的植株鲜重显著增加8。30%,对黑胫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51。74%;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4天时较高,分别为对照的1。42和2。15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第2天时较高,分别为对照的2。49和2。29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4天较高,分别为对照的1。17和1。15倍。TH32808可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关键信号分子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NPR1、PDF1。2、EFE和NtSGT1均呈上调表达趋势。研究结果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和诱导抗性研究提供了生防真菌资源和理论依据。

    哈茨木霉促生作用烟草黑胫病诱导抗性生物防治

    南方红壤侵蚀流域不同情景措施的减沙效应模拟

    梁美霞章鑫强林炳青
    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南方红壤侵蚀流域不同情景措施的减沙效应,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方法,以南方典型花岗岩红壤侵蚀流域——福建长汀朱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模拟该流域产流产沙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的情景设置,量化分析不同情景措施对该流域的减沙效应。结果表明,SWAT模型的模拟效果能达到模型要求的精度,2013-2017年朱溪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年均泥沙量分别为4。793×107 m3和1。037×107 kg。乔灌草混交和全坡面种草措施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度,减沙效果优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模拟得到朱溪流域单位面积年均减沙率为3。49%。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红壤侵蚀流域泥沙阻控的生态恢复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SWAT模型产沙模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红壤侵蚀流域

    沙质草原风蚀坑土壤粒度组成及养分特征

    杨娟高永王瑞东高天笑...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原风蚀坑发育土壤质量的演化特征及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多伦县典型沙质草原不同发育阶段的风蚀坑为研究对象,周围未风蚀草地为对照(CK),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室内指标测定等手段分析草原风蚀坑的土壤粒度组成及养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平均粒径为1。65~3。55 μm,未风蚀草地、消亡阶段土壤的平均粒径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其中活跃发展阶段的土壤平均粒径最低。风蚀坑在发育过程中土壤粒径逐渐粗化,至活跃发展阶段粗砂含量增至9。72%,土壤颗粒分布情况最差。粉粒在活跃发展阶段和活化阶段分别降低至0。87%和0。88%。当风蚀坑逐渐走向消亡,至消亡阶段时土壤颗粒变细,粗砂减少,黏粒不断增加。风蚀坑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风蚀坑发育会造成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大量流失,速效磷含量在风蚀坑开始发展时减少,至活跃发展阶段时又有所增加,碱解氮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小。

    风蚀坑土壤粒度养分特征形成发育阶段

    蓄雨型间歇灌溉模式下缓释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艺何军张宝龙张才军...
    19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蓄雨型间歇灌溉模式下缓释肥水稻节水高产效益,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不同水肥处理下水稻生长特性、产量及耗水规律的测桶试验研究。设置传统淹水灌溉(W1)、蓄雨型间歇灌溉(W2)2种灌溉模式,传统肥(N1)、缓释肥(N2)2种肥料类型,共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的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结果表明,蓄雨型间歇灌溉缓释肥对水稻生育前中期的分蘖产生抑制作用,有效控制了无效分蘖,所形成的旱涝胁迫对水稻株高没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最终产量与相同灌溉模式和相同施肥类型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缓释肥处理下,蓄雨型间歇灌溉的灌水量较淹水灌溉减少38。39%,灌溉次数减少9次,排水量减少56 mm,降雨利用率提高 13。82%,耗水量减少 23。6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7。98%,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73。28%。由此可见,蓄雨型间歇灌溉模式下施用缓释肥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可减少灌排水量及灌溉次数,提高降雨及水分利用率,具有良好的节水保产效果。

    蓄雨型间歇灌溉缓释肥水稻生长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的动态变化

    程珍牛建龙马玉婷柳维扬...
    206-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感应器,能客观反映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周期的影响。为探究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的动态变化,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数据,运用距平、累积距平、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物候期动态变化及其突变情况。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平均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和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4月14日、4月29日、6月3日、7月2日、9月17日和10月20日,极差分别为25、23、20、22、44和24 d。1990-2020年垦区棉花播种期和出苗期均呈现极显著提前趋势,表现为"显著提前-稍微提前"的过程变化;开花期和停止生长期均呈现显著提前趋势,表现为"显著提前-稍微提前"的过程变化;吐絮期提前和现蕾期延迟均不显著。1990-2020年垦区棉花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现蕾期的阶段性推迟、吐絮期的阶段性提前、开花期的阶段性推迟与提前上,棉花播种期、出苗期和停止生长期阶段性变化特征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更好地评估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垦区棉花生长和科学管理棉田提供理论依据。

    物候期棉花动态变化阶段性南疆阿拉尔垦区

    施氮量对云烟121上部烟叶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郑宏斌王聪席奇亮张仲文...
    21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与可用性,筛选出曲靖烟区云烟121适宜的施氮量,分别施用纯氮82。5、105。0和127。5 kg·hm-2进行大田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上部成熟鲜烟叶的超微结构及烘烤后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施氮量处理下云烟121的生长情况与上部烟叶品质。结果表明,3个施氮量处理烟株的长势无明显差异,其中105。0 kg·hm-2处理烟株的综合发病率最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云烟121上部叶片中的叶绿体降解减缓,淀粉粒与嗜锇颗粒体积增大,其中105。0 kg·hm-2处理烟叶的嗜锇颗粒数量最多。施氮水平影响云烟121上部叶的代谢模式,且主要集中在莽草酸和苯丙烷代谢途径。在105。0 kg·hm-2处理下,云烟121上部叶烤后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经济性状均优于其他施氮水平。由此表明,施用纯氮105。0 kg·hm-2能够有效提高曲靖烟区云烟121上部叶的品质与可用性。

    云烟121上部叶施氮量烤后烟质量代谢组学超微结构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