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管理经验与科技创新进展

    魏珣孙康泰刘宏波姚志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实施以来,专业机构建立了一套突出绩效导向的专业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进专项一体化实施.专项重点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种子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育种利用价值和知识产权的重大新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并形成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总结介绍了育种专项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成效,并对种业科技未来发展和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作物育种管理经验科技创新进展

    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王平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种业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种业作为战略性核心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基于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创新体系不完善;③产品同质化严重;④种企大部分呈"小、散、弱"的状态,种业竞争力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①实施种质资源国家保护战略,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②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③保护种业知识产权;④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和种企兼并重组.以期为种业创新提供参考,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质资源自主创新种业竞争力保护种业知识产权

    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

    于辉闫琰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升级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增强国家战略性农业科技力量的关键.在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对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推进机制、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基于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资源共享制度等对策建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农业对策建议

    后基因组时代基于选择导入系的水稻设计育种策略

    石英尧马赛曾威郝芷圻...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ession,BBSI)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套基于精准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挖掘并同步改良多个复杂性状的设计育种策略.其主要包括:①构建大量携带优异性状的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BBSI的材料平台;②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关联分析,构建精准的遗传信息平台;③通过设计"理想目标基因组型(ideal target genomic constitutions,ITGC)"和基因聚合方法,高效培育目标优良品种.介绍了 BBSI的发展历程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分子数量遗传理论和全基因组变异来验证并丰富该策略,计划实施20年来已育成近百个绿色超级稻(green super rice,GSR)新品种,为后基因组时代作物育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水稻选择导入育种策略目标性状设计育种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李婷胡敏骏徐君蒋玉根...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镉超标问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实现水稻安全生产迫在眉睫.镉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是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常规表型筛选到分子标记辅助筛选,从常规育种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等分子育种技术,低镉水稻品种选育技术将会走向精准化、高效化与智能化,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综述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低镉水稻材料创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低镉水稻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居民健康提供科学支撑.

    水稻镉积累低镉品种筛选育种创制

    遮光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的影响

    田岗刘鑫王玉文刘永忠...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弱光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的影响,并为黄土高原低洼地带谷子种植提供理论数据,以长生13号为材料,2018-2019年重复调查其在4种遮光程度(正常自然光照为A1、遮光面积30%为A2、遮光面积50%为A3、遮光面积70%为A4)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干物质量、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遮光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谷子穗粗、穗重、穗粒重、单株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A1处理与A4处理间的产量减幅2018年为1 695.11 kg·hm-2、2019年为1 774.95 kg·hm-2;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也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A4处理SPAD均值比A1处理2018年减小2.18、2019年减小2.68;而峰值粘度、直链淀粉、胶稠度、脂肪含量均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遮光程度呈显著负相关,2018、2019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917.

    谷子遮光农艺性状品质蒸煮特性

    库尔勒香梨短果枝花序维管束与萼片脱落关系研究

    金敏张倩张天正包建平...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库尔勒香梨维管束脱萼率

    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园林小菊资源在西宁地区的适应性

    王启璋王海滨田洁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在西宁地区栽培推广的园林小菊资源,选取7份金陵系列园林小菊资源,通过测定菊花的表型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对7种园林小菊资源在西宁地区的观赏性和栽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份菊花资源的株高、主茎粗、叶长、叶宽、叶重、花朵数、单花重、花层数、花径和冠幅的变异系数为28.80%~35.43%.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冠幅、花层数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光合色素因子",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第2主成分为"花器官因子",主要影响因子为花层数和花径;第3主成分为"植株形态因子",主要包括株高、冠幅和叶长.聚类分析将7份菊花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金陵赤心'和'金陵红荷',表现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植株较矮小、主茎较粗、叶片较重;第二类包括'金陵潋滟'和'金陵月桂',表现为植株高大、冠幅宽大、花层数较多;第三类包括'金陵玫瑰金'、'金陵笑靥'和'金陵阳光',表现为花层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对7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F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陵玫瑰金'>'金陵红荷'>'金陵笑靥'>'金陵阳光'>'金陵赤心'>'金陵潋滟'>'金陵月桂'.综上所述,"光合色素因子"和"花器官因子"可作为适应性评价重要依据.'金陵玫瑰金'和'金陵笑靥'综合表现优异,在西宁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菊花品种适应性评价及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菊花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综合评价聚类分析

    Pseudomonas stutzer S12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及酶学特性研究

    赵书雪刘晓青伍宁丰田健...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品过氧化氢酶目前大部分来源于动物肝脏和黑曲霉发酵,但是这些酶通常热稳定性不好、酶活力低且售价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来一株高产过氧化氢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tutzeri S12,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鉴定发现了该菌株中编码过氧化氢酶的基因katE,将其在E.coli BL21(DE3)中异源表达和纯化.KatE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0,酶比活可达到1 349 U·mg-1,该酶在10~40℃范围内的酶活力较高,具有较为广泛的温度适应性.KatE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50℃处理5 h还剩余70%的酶活,60℃孵育2 h后剩余酶活仍有50%.其动力学性质Vmax为16 666 μmol·L-1·min-1,Km为100.5 mmol·L-1.该酶在中低温条件下酶活较好,热稳定性较好,且酶活力较高,为开发新型商品过氧化氢酶提供了新的材料.

    Pseudomonasstutzeri过氧化氢酶酶学特性异源表达

    大数据环境下农业知识服务协作体系探索与实践

    叶飒朱亮寇远涛赵瑞雪...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环境下农业管理及科研创新的需求变化,快速、精准、深度、专业的信息知识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解决农业知识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农业图书情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知识服务的精准供应,提出通过联合科研高校等农业机构,共同推动农业知识协作服务的开展.通过分析新环境下农业知识用户特征以及个性化需求,设计了农业体系知识服务协作体系的共建机制,详细介绍了协作体供给侧和服务侧的内容、服务模式及服务产品.最后基于协作体系目前的建设进展,提出了现存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领域知识协作服务以及跨领域知识协助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业科技协作体系知识服务服务平台共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