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J-1星和GF-1号影像融合特征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张宏李卫国张晓东卢必慧...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基于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1/CCD)影像大范围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精度,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研究区域,对冬小麦拔节期30 m×30 m的HJ-1/CCD多光谱影像和2 m×2 m的高分1号卫星全色影像(GF-1/PMS)进行融合与面向对象分类研究。将GF-1/PMS全色影像进行8、16和24 m重采样,得到4种空间分辨率(含2 m)的全色影像,分别与HJ-1/CCD多光谱影像利用光谱锐化法(Gram-Schmidt,GS)进行融合。通过对融合影像进行质量评价,选择适合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田块格局的适宜尺度影像。将HJ-1/CCD多光谱影像重采样,得到与适宜尺度融合影像相同尺度的影像,在两景影像中分别选取包含光谱、纹理信息的训练融合影像样本(samples of fused image,SFI)和重采样影像样本(samples of resampling image,SRI),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适宜尺度融合影像(fused image,FI)和重采样影像(resampling image,RI)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结果表明,16 m×16 m融合影像的效果优于2 m×2 m、8 m×8 m和24 m×24 m 融合影像,其均值、标准差、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61。15、83。01、4。55和0。97。面向对象分类后,SF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22%,Kappa系数为0。9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4。44%,Kappa系数为0。93。SR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44%,Kappa系数为0。8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效果最好,说明基于融合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准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另外,重采样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相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也可较好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利用国产中空间分辨率HJ-1/CCD卫星和高分1号卫星融合影像有效提取大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提供了参考。

    HJ-1/CCD卫星影像GF-1/PMS卫星影像冬小麦种植面积特征提取影像融合面向对象分类

    电子森林罗盘仪的研发与试验

    付贺宁冯仲科孙林豪苏珏颖...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高和树木位置是森林经营决策中重要的指标,常用于估计森林生长量、树龄、材积、生物量和碳储量等立木参数,其精度对立木质量的评价及森林生长的预测分析影响较大。为解决当前森林调查仪器价格昂贵、移动不便、测量周期长、人力耗损大等问题,基于三维电子罗盘和激光测距雷达研发了一种电子森林罗盘仪。该仪器设计了嵌入式软硬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Android端应用,实现了树高和树木位置数据测量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为验证仪器的精准度与效率,选取59株立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准度上,方位角的绝对误差均值为4。5°,树高的相对精度为96。95%;在作业效率上,该仪器约为全站仪的2倍。该仪器携带方便、制造成本低、内外业一体化,能够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测量精度要求,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罗盘树高方位角内外业一体化

    米糠和碎米的接触参数测量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陈林余南辉王立宗范吉军...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米糠和碎米分离装备离散元仿真所需的接触参数,利用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对米糠、碎米颗粒接触参数进行测量和标定。分别采用自由落体碰撞法、碰撞扩散法、斜面滑动法和斜面滚动法标定了碎米与亚克力间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45、静摩擦系数为0。38、滚动摩擦系数为0。17,米糠与亚克力间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15,静摩擦系数为0。76。基于休止角测量试验,结合MATLAB软件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颗粒堆休止角;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影响因素与休止角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并以休止角的相对误差最小为约束条件,对回归方程寻优求解,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其中,碎米间静摩擦系数0。60、滚动摩擦系数0。40、碰撞恢复系数0。61,米糠间静摩擦系数0。81、滚动摩擦系数0。18、碰撞恢复系数0。15。研究结果为米糠和碎米分离装备离散元仿真参数设置提供了参考。

    米糠碎米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疫苗研究进展

    吴琳娇孙丽芳朱春华张红...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HV-Ⅱ)对任何发育时期的金鱼、鲫鱼及其杂交品种均具有感染能力,能够引起金鱼疱疹病(goldfish haematopoietic necrosis,GFHN),是一种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给我国金鱼和鲫鱼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鱼用疫苗的研发是预防和治疗该疫病最有效的办法。综述了CyHV-Ⅱ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和纳米递送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用疫苗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金鱼疱疹病害防治和鱼用疫苗研究提供新技术方法和新思路策略。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免疫途径纳米材料疫苗类型

    鰤鱼诺卡氏菌疫苗对石斑鱼免疫效果研究

    高浩峰邵蓬武尊吴雅婷...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鰤鱼诺卡氏菌灭活疫苗对石斑鱼的免疫效果,通过免疫基因表达量分析疫苗对石斑鱼的免疫保护。利用鰤鱼诺卡氏菌制备福尔马林灭活全菌疫苗,通过腹腔注射法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免疫,利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免疫后该鱼的肾脏、肝脏和脾3个器官中TLR2、MyD88、TNF-α、IL-1β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灭活疫苗后,TNF-α、IL-1β基因表达量在肾脏组织中较高,MyD88基因表达量在脾组织中较高,TLR2基因表达量在肝脏组织中较高;除脾组织中的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出现下降趋势外,其余基因的表达量在所有器官中都呈现出上调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探索珍珠龙胆石斑鱼与诺卡氏菌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渔业疫苗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鰤鱼诺卡氏菌石斑鱼灭活疫苗TLR2MyD88TNF-αIL-1β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松嫩平原盐碱土壤盐碱性质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翟车宇骆静梅刘昌杰张娟...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碱土盐碱化程度高、养分有效性低,施加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盐分淋洗,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增加养分含量和土壤碳、氮、磷的供应能力。根据土壤施加腐熟牛粪的年限,设置施加腐熟牛粪21(Y21)、18(Y18)、15年(Y15)和未施加腐熟牛粪(CK)共4个处理,采集各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盐碱性质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Y21、Y18、Y15处理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N,TN)和全磷(total-P,TP)含量显著高于CK;土壤水溶性盐离子、pH、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ance,EC)、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和碱化度(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ESP)较CK显著降低。在0-20 和20-40 cm土层,Y21、Y18、Y15处理碳氮比(C/N)较CK显著降低;与CK相比,Y21与Y15处理0-20 cm土层氮磷比(N/P)由0。95显著增加至1。84和2。11,20-40 cm土层N/P由1。15显著增加至2。25和2。44;土壤碳磷比(C/P)在0-20 cm土层规律不明显,在20-40 cm土层Y21、Y18、Y15处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C/N受SOC、TN和ESP影响,N/P和C/P主要受TP和TN影响。综上所述,松嫩平原西部草甸碱土施加有机肥后土壤盐碱程度降低,SOC、TN、TP含量和N/P增加,C/N降低,且施加有机肥改良15年的土壤供碳、供氮潜力达到最大。

    草甸碱土腐熟牛粪碱化度生态化学计量比

    不同氮源添加对椰子叶堆肥腐殖化效果的影响

    黄小红焦静杜嵇华吴翼...
    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氮源对椰子叶堆肥腐殖化效果的影响,以鸡粪、猪粪、沼渣、尿素等不同氮源为控制变量,分别与椰子叶进行混合堆肥,对温度、发酵前后碳氮比的比值(T值)、腐殖质含量、腐殖化系数、腐殖化指数和腐殖化聚合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堆肥高温期(55。0℃以上)均超过15 d,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T值均小于0。60,达到了腐熟要求;发酵后总有机碳含量下降,但各处理组的腐殖质碳含量上升,腐殖化程度增加。鸡粪处理组腐殖化效果最佳,其腐殖化系数增加19。28%、腐殖化指数增加65。80%,腐殖化聚合度达到2。38;猪粪处理组产品稳定性低于鸡粪处理,高于沼渣和尿素处理;沼渣处理组堆肥腐殖化系数最高,但腐殖化聚合度只有1。61,产品稳定性差;尿素处理组堆肥腐殖化指数和腐殖化聚合度降低,阻碍了其腐殖化进程。综上可知,鸡粪作为氮源添加对椰子叶堆肥的腐殖化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海南地区椰子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堆肥椰子叶氮源腐殖化

    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忠义唐红琴董文斌韦彩会...
    17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设置常规氮肥(N)、稻秸还田+常规氮肥(RN)、紫云英还田+常规氮肥(MN)、稻秸还田+紫云英还田+常规氮肥(MRN)、稻秸还田+紫云英还田+60%氮肥(MRN60%),共计6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 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和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稻米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CK相比,N、RN、MN、MRN和MRN60%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Pn、Gs、稻谷产量及稻米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含量,并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与N处理相比,在光合特性方面,MRN处理剑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显著提高2。36%、5。95%、7。80%;在干物质积累量方面,MRN处理分蘖期、孕穗期、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14。77%、3。52%、4。95%;在产量及构成因素方面,MRN处理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稻谷产量分别显著提高7。38%、3。08%、15。96%;在稻米品质方面,MRN处理的整精米率显著提高4。6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6。54%。与N处理相比,MN处理仅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4。75%;MRN60%处理仅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7。0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剑叶SPAD值、Pn和Gs均与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PAD值和Pn与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Gs与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在常规施氮下,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可显著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Pn、Gs等光合指标及水稻产量和蒸煮品质;在60%氮肥施用下,稻秸-紫云英联合还田有利于稳定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保持水稻增产和品质特征,可应用于优质水稻生产。

    稻秸紫云英光合特性产量稻米品质

    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苦瓜幼苗生长及土壤生物学环境的影响

    张景云关峰石博万新建...
    18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苦瓜生产上遇到的连作障碍问题,利用具有化感促进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苦瓜幼苗进行处理,以未经处理的为对照,分析苦瓜幼苗生长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苦瓜材料经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后的株高、茎粗、根长、生物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高和茎粗均随着生长天数的推迟呈增加趋势。在第5、10、15天时,处理组株高较对照组分别增加7。32%、14。67%、19。98%,茎粗较对照组分别增加7。98%、8。24%、10。89%;处理组根长、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6。29%、18。08%、31。70%、33。74%、27。21%;处理组苦瓜幼苗根际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转移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84。88%、35。68%、443。73%、54。39%,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后,提高了苦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和丰富度,降低了真菌数量及丰富度,主要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小麦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中酶活性,改善土壤生物学环境,促进苦瓜植株的生长,从而改变苦瓜连作产生的不良生态影响。

    小麦根系分泌物苦瓜幼苗生长土壤环境

    施用不同品种氮肥对麦套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家钰杨阳张红燕高兵阳...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砂质土壤上追施不同类型氮肥对麦套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河南新乡市开展田间试验,分别设置不施肥(对照)、施用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钙、普通尿素、腐植酸尿素、控释尿素共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株高、分枝数、复叶数、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类型氮肥均提高了花生的株高,其中尿素处理的株高在各个时期均较高;腐植酸尿素和控释尿素处理的株高在生育后期较高。施用氮肥能促进花生分枝,下针期以前以氯化铵、尿素和控释尿素处理的增幅较大。氮肥类型显著影响花生复叶数,其中硫酸铵和硝酸铵钙处理花生的复叶数在生育前期较少而后期较多;腐植酸尿素和控释尿素处理在前期较多但成熟期较少;氯化铵和尿素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则较为平稳。施用各类型氮肥均显著提高了花生膨果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追施不同类型氮肥可增产25。0%~61。0%,其中硝酸铵钙和腐植酸尿素增产幅度最大;尿素和控释尿素的增产效果高于硫酸铵和氯化铵;且施用硝酸铵钙、尿素和控释尿素处理花生的坏果率低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麦套花生追施氮肥可促进花生生长并提高产量,其中硝酸铵钙的增产效果最佳;腐植酸尿素和控释尿素也具有较好效果。

    花生套作氮肥种类硝酸铵钙腐植酸控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