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菌肥FBR1不同施用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彭守华许铭铭尉继强梁丽君...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菌肥FBR1(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施用方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花育9113'为供试材料,以不拌种衣剂不施菌肥为对照1(CK1)、种衣剂1 250 mL·hm-2拌种不施菌肥为对照2(CK2),设置地表撒施15 kg·hm-2菌粉后起垄播种不拌种衣剂种子(T1)、不拌种衣剂种子播种后穴施菌粉15 kg·hm-2(T2)、菌液7.5 L·hm-2拌种(T3)和种衣剂1 250 mL·hm-2拌种后用菌粉15 kg·hm-2包衣(T4)4种不同处理,对各处理的花生植株发育、干物质分配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1处理可促进花生生长,对单株荚果重和生物总干重有一定的增加作用;T3处理降低了出苗率,T4处理不仅降低了主茎高,而且降低了实收穴数;T1、T3处理的荚果和籽仁分别比CK1增产84.93、34.97和32.48、5.00 kg·hm-2,T2处理的荚果和籽仁比CK1分别减产84.93和82.43 kg·hm-2,T4处理的荚果和籽仁比CK2分别减产92.42 和32.47 kg·hm-2,但增减幅度均不显著.综上,考虑威海土壤条件多样性,推荐地表撒施15 kg·hm-2菌粉后起垄播种不拌种衣剂种子的施肥方式,并在做好示范试验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施用FBR1生物菌肥.以上研究结果为生物菌肥在花生生产上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FBR1菌株生物菌肥花生生长发育产量

    植烟区烟叶氯含量风险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跃谢晏芬朱宣全贾孟...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植烟区影响烟叶氯含量的环境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路径,于2021年在云南采集7个乡镇植烟区的烟叶及对应的土壤和灌溉水样品,系统评估该植烟区烟叶的氯含量状况,并探讨其与植烟土壤和灌溉水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表明,该植烟区烟叶、灌溉水和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氯含量超标风险,其中28.79%的烟叶中氯含量超过优质烟叶标准.Mantel-Test分析表明,烟叶氯含量与烟叶品质整体呈负相关,且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灌溉水氯含量密切相关.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表明,灌溉水氯含量对烟叶氯含量具有极显著直接正向效应(影响系数为0.459),对土壤化学特性有显著直接负向效应(影响系数为-0.225);而土壤物理特性对化学特性具有极显著正向效应(影响系数为0.370).综上所述,该植烟区存在较高氯含量超标风险,灌溉水氯含量和土壤物理性状是重要影响因素,它们通过影响土壤化学性状及土壤含氯量共同引起烟叶氯含量超标,并最终降低烟叶品质.

    烟叶氯含量灌溉水氯含量土壤氯含量土壤理化特性结构方程模型(SEM)

    刀豆凝集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笑笑李晓倩朱诚吕晨泽...
    21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刀豆凝集素主要存在于刀豆中,是一种能与多糖、糖蛋白等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植物凝集素.刀豆凝集素具有抗营养和抗虫害作用,是植物自我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造成食用豆类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刀豆凝集素的检测对豆类蔬菜的育种、食用安全性评估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新型刀豆凝集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技术、糖传感技术和核酸适配体传感技术等.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是缺乏生物特异性;免疫传感技术改进了传统免疫法的检测速度但仍存在信号重复性差的问题;糖传感技术大幅提升了血凝法的特异性和检测精度,但无法区分糖特异性相同的凝集素.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技术具有优秀的检测精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还可通过化学修饰获得非天然核酸适配体进一步加强特异性,是未来刀豆凝集素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

    刀豆凝集素食用安全性快速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豆类蔬菜

    板栗黄化皱缩病检测方法优化及10个板栗品种抗性鉴定

    郭思柔温晓蕾栗佳宁王建华...
    226-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板栗黄化皱缩病检测方法,明确10个板栗品种的抗性,通过对巢式PCR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的优化,结合植原体检出率和田间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巢式PCR在引物添加量为1.0 µL、退火温度为54℃时,板栗植原体检出率最稳定;在毒源树嫁接400 d后,供试板栗品种均检测出植原体,其中'燕山早丰芽变'叶片中植原体检出率最高,发病情况最严重,'燕丽'叶片中植原体检出率最低,发病情况最轻;相关分析表明,植原体检出率和田间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7,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276X+1.610;根据2种评价方法将供试板栗品种分为高抗、中抗和高感品种,其中'燕秋''燕紫''燕龙''燕丽'为高抗品种,'燕山早丰芽变'为高感品种.研究初步明确了10个板栗品种对黄化皱缩病的抗性差异,为选用抗性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板栗植原体检测方法优化抗性鉴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作者投稿指南

    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