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策略分析

    罗炬张昭张蕙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种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种业科技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业科技提升和粮食安全保障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种业科技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的核心支撑.回顾了中国种业科技的研发现状,分析了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位目标国发展需求,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支持种业科技合作创新,完善种质资源进出口政策和程序,加强合作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种业科技对外合作对策建议.

    种业科技对外合作策略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营养导向型农业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黄家章卢士军姚远吴鸣...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人们营养健康问题,营养导向型农业逐渐成为探究农业、营养与健康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营养导向型农业,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对营养导向型农业的研究现状及前沿进行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及研究实践提供具体建议和参考.结果 显示,营养导向型农业在2013年前后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并呈现阶梯式的增长.欧美发达国家发文量较多,影响力较高,尤其美国在营养导向型农业相关研究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从学科和关键词分布来看,研究领域涵盖了农业食物营养健康领域多个学科,并呈现动态变化.领域高被引文献和近3~4a的被引剧增文献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多样性、妇女赋权等干预措施对小农农户膳食多样性及妇幼营养的影响评估,提示相关主题未来可能持续具有较高热度.我国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应着眼全球,借鉴已有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影响力,重视多部门统筹协作和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重点热点问题,发展本国特色并重视结果评估.

    营养导向型农业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可视化研究进展

    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关系,选用高产氮高效型(HYHNE)、高产氮中效型(HYMNE)和低产氮低效型(LYLNE)杂交籼稻品种,在相应最适氮肥水平下,研究3种类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 表明,籽粒灌浆特性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和不同粒位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米粒重(W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均表现为HYHNE>HYMNE>LYLNE,起始生长势(Ro)、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均表现为HYHNE< HYMNE< LYLNE;弱势粒的GRmax、Wmax和GRmean均表现为HYHNE>LYLNE>HYMNE,Ro、D和T99均表现为HYHNE< LYLNE< HYMNE.HYHNE品种的强、弱势粒均具有灌浆启动早、灌浆速率快、有效灌浆时间短等特点;而HYMNE品种的强势粒灌浆充实较好,但弱势粒灌浆启动慢、灌浆速率低、有效灌浆时间长,这可能是限制其氮效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

    水稻高产氮高效籽粒灌浆

    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比较分析

    相吉山张恒儒刘涵索良喜...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表型,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3个生态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春播特早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98.35± 13.00)d,分蘖多、植株矮、主茎粗、旗叶短、主穗小、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中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13.07±8.63)d,分蘖少、植株高、穗下节长、主茎细、旗叶短、主穗大、穗粒重、出谷率高、产量较低,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春播晚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平均值为(125.80±6.76)d;穗下节短、主茎粗、旗叶长、主穗大、穗粒轻、出谷率低、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16个表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I品种中熟、生物量大、出谷率和产量较高,类群Ⅱ品种晚熟、生物量小、出谷率和产量较低,类群Ⅲ品种早熟、生物量小、产量较高,类群Ⅳ品种中晚熟、生物量大、产量较高.

    谷子种质资源生态区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

    温度与NaCl处理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志恒黄思麒邹芳杨秀柳...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温度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5/5、20/10、25/15、30/20和35/25℃共5个变温处理及0、50、100、200、300 mmol·L-1 5个NaCl浓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的甜高粱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及规律.结果 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高浓度NaCl处理显著抑制甜高粱的种子萌发,其种子残留干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余萌发指标和种苗转化指标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温度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其种子萌发指标、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随着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温(≤20/10℃)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而高温(>25/15℃)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盐分、温度及二者互作均显著影响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盐分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更大,而温度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残留干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NaCl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20℃.

    甜高粱温度盐胁迫种子萌发抗氧化物酶活性

    不同藜麦资源的抗旱性评价及渗透调节剂对其抗旱性的影响

    杨瑞萍刘瑞香马迎梅郭占斌...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藜麦资源进行抗旱性评价并研究渗透调节剂对藜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黑藜(black quinoa)、白藜(white quinoa)、红藜(red quinoa)、蒙藜(mongolian quinoa)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DS)和正常浇水(CK)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用水、5%蔗糖和1%磷酸三种渗透调节剂对藜麦种子进行前处理后,对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处理,研究渗透调节剂处理种子对其幼苗的抗旱性指标影响,最后综合评价不同藜麦资源的抗旱性.结果 表明: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藜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藜麦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逐渐减少,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②渗透调节剂处理过的藜麦种子,其幼苗的抗旱性变化不同,5%蔗糖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较水处理显著高22.22%;而1%磷酸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水处理,表明5%蔗糖处理可以提高藜麦幼苗抗旱性,而1%磷酸对藜麦抗旱性影响不显著.③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4种藜麦资源的表现为红藜>白藜>蒙藜>黑藜.综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藜麦,应优选抗旱性强的红藜和白藜,5%蔗糖可以作为提高藜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剂.研究结果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藜麦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藜麦干旱胁迫形态特征生理指标抗旱性评价

    高原生态条件下23份大葱资源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

    田洁铁原毓李江钟启文...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高原生态条件下大葱植株的农艺性状及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青海省引进的23份大葱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测定其根系强弱、叶片挺直度、叶姿等13项质量性状和产量、株高、株幅等9项数量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多重分析.结果 表明:大葱资源的1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在0.18~ 1.03之间;9个数量性状变异丰富,其变异系数范围为9.07%~ 260.09%.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葱产量与单株叶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假茎长、叶横径、株幅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为低产型品种形态因子(单株叶数、叶片长和分蘖数),主成分2为高产型假茎因子(假茎横径和假茎长),主成分3为高产控制因子(产量和株高).通径分析表明,单株叶数对产量产生负向直接影响,株高对产量产生正向直接影响,分蘖数通过影响其他性状对产量产生负向间接影响.结合回归方程,确定单株叶数和株高为影响大葱产量的主要因子,可以作为青海高原大葱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

    大葱农艺性状产量决定因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

    叶片和果实钾含量对甜柿单果重及糖酸组分的影响

    沈涛马乐王克耀任宇...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甜柿品种'太秋'(Diospyros kaki' Taishuu')为试材,分析了叶片和果实钾含量对单果重及糖酸代谢的影响.结果 表明:叶片钾含量对单果重有较明显影响,而果实钾含量对果实糖酸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叶片钾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叶片钾是果实膨大所需钾来源之一.果实成熟期,叶片钾含量在6.4~9.6 mg·g-1范围内可促进单果重增加;果实钾含量在4.6~4.8 mg·g-1范围内可促进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合成,果实钾含量在4.4~4.6 mg·g-1范围内有利于抑制有机酸的积累.综合考虑,果实生长进入成熟期后,叶片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6.4~9.6 mg·g-1,果实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4.6~4.8 mg·g-1.

    甜柿单果重可溶性糖有机酸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嘉雯卢绍浩赵喆赵铭钦...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0、50、100、150、200 μmol·L-1共5个MT浓度处理,探究低温胁迫下,不同MT处理对烟草幼苗活性氧代谢、渗透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外源褪黑素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烟草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且100 μmol·L-1MT处理效果最佳.说明外源MT处理能够抑制低温条件下烟草幼苗叶片中活性氧的产生,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

    褪黑素烟草幼苗低温胁迫生理指标

    基于轮廓投影的盆栽水稻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吴丹叶军立王康耿泽栋...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基于图像的高通量水稻表型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从三维层面进行研究的工作则相对较少.一般而言,相对于二维图像,从三维模型中能提取更为全面的性状参数.三维模型重建是作物三维表型研究的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盆栽水稻三维点云的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相机固定、样本旋转的拍摄模式下获取水稻多视角图像,根据相机标定参数以及水稻轮廓二值图,通过轮廓投影方法重建水稻三维可视外壳点云模型,并通过反投影方法进行点云着色.结果 表明,该方法对于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水稻样本均能取得较好重建效果.

    水稻表型三维重建可视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