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蔬菜流通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

    姜心怡周慧胡向东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全球,中国既是蔬菜生产大国,又是蔬菜消费大国,2021 年蔬菜产量为 7。76 亿t,全国人均蔬菜及食用菌消费量为 109。8 kg。中国蔬菜流通体系的建设也依托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蔬菜流通呈现出数量庞大、渠道多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特点,国家扶持政策也逐渐向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倾斜,形成了现代大流通、统一大市场的流通格局,但蔬菜流通仍然存在主体利益分配不均、损耗严重、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以及流通半径长、环节多等不合理现象。为了提高蔬菜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的目标,需进一步提高流通的组织化、标准化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畅通高效、贯通城乡、安全规范的蔬菜现代流通体系。

    蔬菜流通体系基础设施消费保障

    甘肃省猪肉价格预测与风险预警研究

    周玉兰李爱爱王官娟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猪肉价格进行预测、预警,可以有效指导生猪养殖,保障猪肉供需平衡。为促进甘肃省猪肉市场稳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猪肉价格为研究对象,运用Lasso算法筛选变量,利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HHO)对随机森林(RF)进行改进,建立预测模型HHO-RF,对猪肉价格进行预测、预警。结果表明:HHO-RF模型均方误差(MSE)为 0。22,可决系数(R2)为 99。76%,相对分析误差(PRD)为 20。6,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对猪肉价格的风险预警效果较好,准确率达到91。67%,说明模型HHO-RF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甘肃省猪肉价格走势。对 2022 年11月至 2025 年10月甘肃省猪肉价格预测发现,预测期内价格整体呈现先降后升最后稳定的趋势。基于此,推动甘肃省猪肉产业健康发展,建议优化猪肉价格预测系统,提高价格预测精度;拓宽猪肉价格信息公布通道,促进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猪肉价格风险预警体系,提高应急调控水平。

    猪肉价格走势预测Lasso回归随机森林哈里斯鹰优化算法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认知、生计资本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以兰州市八里镇移民安置区农户为例

    朱莉韩秀丽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对深化农村改革影响深远。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生计资本在风险认知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的调节作用,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兰州市八里镇移民安置区农户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风险认知与生计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进而分析生计资本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宅基地退出决策中具有显著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农户在宅基地退出中产生的风险认知对退出意愿有负向作用,而生计资本则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作用;此外,生计资本还可以缓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的风险认知。基于此,加快推进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应完善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各项保障政策、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科学的风险意识以及构建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机制。

    风险认知生计资本宅基地退出意愿移民安置区

    "互联网+"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以新希望集团为例

    李荷雨黄雨亭肖凡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为解决传统农业金融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融资难、融资贵等提供了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新希望集团的"互联网+"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例,深入探讨了其在农业金融领域的管理特性和运行机制。新希望集团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展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创新力,能够为农业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定制化且精准匹配的金融服务。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IoT)、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新希望集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其一,优化了农业供应链的资金周转速度,提升了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其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实现信息透明化和公平交易;其三,突破了传统农业金融的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了业务覆盖范围,形成了广泛的服务网络。基于以上优势,"互联网+"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推动农业大数据资源的共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以促进"互联网+"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农业企业供应链金融新希望集团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李韦足陈张晴王红吴梓涵...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是"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选取 2008-2020 年全国沿海 11 个省份的海洋经济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中沿海省份地区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对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硕士和博士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分析结果,高校应扩大海洋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完善海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加大教学力度;推动沿海地区进出口业务发展,挖掘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依托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稳定海洋产业根基。

    海洋经济海洋专业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马铃薯战略储备的意义及体系构建

    谢春霞李灿辉杨雄段晓艳...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在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农民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以及粮食进口成本提高,中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提高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极为重要。马铃薯具有群众基础广泛、种植优势明显、食用方式丰富、加工类型多样等战略储备优势,可通过鲜食、加工产品及生产能力等方式进行战略储备,但马铃薯战略储备需要特殊的贮藏条件、严格的种薯生产体系和质量标准作为支撑,目前国家对马铃薯的战略储备重视程度还不够,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还很不足。未来,可以从整体构建、提升产能、加大主食开发力度和提高生产能力贮备水平等方面构建和完善马铃薯战略储备体系,让马铃薯在国家战略储备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中国粮食安全再筑一道防线。

    马铃薯战略储备粮食储备粮食生产力储备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成本调查分析

    辛蕊王婷陆忠军黄楠...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中国是世界水稻强国和消费大国,水稻消费量占居民口粮消费的 60%左右。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成本进行调查分析,能够为政府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及种植成本的变化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 2020 年相比,2021 年黑龙江省户均水稻种植面积减少 0。8 hm2,单产比 2020 年增加479。10 kg/hm2。(2)2021 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总成本比 2020 年上涨765。6 元/hm2,且地区间差异较大。(3)在水稻种植成本构成中,租地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最大,约占 49%;水稻种子和灌溉投入占总成本比例最小,各项均约占3%;雇佣人工成本上涨幅度居各项成本之首,为 9。28%,收割成本上涨幅度最小,为 0。49%。基于此,应探索农业保险品种,不断完善理赔机制,加强地租管理,完善生产者补贴制度,并继续探索农机、农资价格调控机制,控制价格上涨幅度,以此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

    水稻种植成本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郎闯李国泰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问题不是简单的供求问题,强势大豆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作为中国优质大豆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在国外进口持续增长、国内农业品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深入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在生产领域、加工领域、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对于科学构建中国大豆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战略规划基本原理,结合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在生产政策端、技术端、加工端、品牌营销端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在解析产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从优化种植结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延伸加工链,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种植布局技术创新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赵丽娟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研究关于农文旅产业模式与融合驱动机制剖析不深入问题,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的幸福村葫芦文创产业、月亮地村古村落民宿群、半截沟镇旱地大麦种植业、玛纳斯县葡萄酿酒产业开展多案例分析发现,昌吉州以特色种植业的多功能性,融合工艺民俗文化与休闲观光旅游作为农文旅产业模式,以规划布局、公共服务支撑、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为驱动力,从示范带动到整体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然而,与国内多数农文旅融合产业一样,昌吉州面临农文旅融合层次偏低、多数特色产业未融合发展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共性发展难题。基于此,未来中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特色产业资源整合、农文旅跨域纵深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引进等。

    农文旅融合驱动机制产业模式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农业遥感应用现状与展望

    庄家煜包维嘉苏武峥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遥感是以遥感技术为核心,融合农学、地理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可实现农业资源空间分布信息的高效获取及管理,常用于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测、灾害评估等领域。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农业政策和国内外农业遥感发展的文献收集、整理,揭示了遥感技术对国内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当前农业遥感在土地资源勘测、农作物种植环境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评估、农业灾害监测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结合农业遥感的技术特点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对未来农业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农业遥感技术MODIS数据植被指数精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