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县域乡村收缩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佘丽敏邱永胜
    20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2000年以来山东省县域乡村收缩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可以丰富我国乡村收缩的研究内容,并为山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基于第五、六和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2000-2010年与2010-2020年两个时期山东省90个县域乡村收缩的时空格局演变,利用"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数据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剖析乡村收缩主导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1)2000-2020年山东省县域乡村人口收缩总体表现为中度收缩,且呈收缩加剧趋势,中度收缩县域广泛分布在山东省各地区,塌陷和重度收缩县域从鲁南、鲁西北转移和扩散到除鲁南以外的其他地区,轻度收缩县域从"胶东半岛"向"鲁西北和鲁南地区"转移.(2)山东省县域乡村收缩演变类型以加速收缩型与持续收缩型为主,胶东半岛地区乡村收缩形势最为严峻,其次是鲁中和鲁西南地区.(3)两个时期乡村收缩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并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城镇化水平对两个时期的乡村收缩均产生重要影响,但其负向作用程度在逐渐减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形起伏情况和医疗服务水平影响前一时期乡村收缩,其影响由西向东递减;地方财政状况、教育服务水平、村庄人口中心度和区位条件正向影响后一时期乡村收缩,地方财政状况和村庄人口中心度的影响分别呈现由南向北向东和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教育服务水平和区位条件的影响由中部向两侧递减.[结论]山东省县域乡村人口已进入全面收缩阶段,乡村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对乡村收缩的影响大于自然因素,且社会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日趋明显,自然因素影响日趋减弱,现状乡村收缩格局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乡村收缩时空格局演变影响因素MGWR山东省县域

    基于网络关注度的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王慧娴杨蓓陈思静刘筱喆...
    22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兼具共性与个性,对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以黄河流域9省(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 10.7、Excel 2021、Nvivo 12、fsQCA 3.0软件分析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特征、评估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提炼乡村旅游发展要素、归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果](1)黄河流域乡村旅游点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核密度较高区域呈"Z"字型结构;(2)黄河流域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水平较高,但9省(区)差异显著;(3)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包含产业共富、党建引领、教育筑梦、资金助力、科技开拓、人才带动、生态涵养、体育盘活、文化赋能和艺术助推10种核心范畴;(4)单一核心范畴难以推动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需以条件组态形式出现.[结论]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共有文化教育内拉型、文化人才外推型和人文党建三驱型3种发展模式.同时文化赋能发挥了普适性效应,艺术助推发挥了辅助性效应,人才带动和教育筑梦具有替代性效应,党建引领发挥了补充性效应.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网络关注度扎根理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黄河流域

    贵州省农村康养产业发展前景

    刘润华杨正凤曹煜
    235,260页

    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RCEP伙伴国的效率及贸易前景研究——基于FTA文本深度视角

    肖玉婷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克热木布娲鹣·阿布拉
    236-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政策红利,提高新疆农产品出口RCEP伙伴国贸易效率,拓展出口贸易前景.[方法]文章选取2002-2021年新疆农产品出口RCEP伙伴国的贸易数据,基于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文本深度视角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新疆农产品出口RCEP伙伴国的贸易效率及贸易前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疆农产品出口RCEP伙伴国整体贸易效率不足,FTA农业深度指数对出口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大.从国家层面看,RCEP的实施生效在短期内将导致新疆农产品出口日本受阻,但能大幅度提升对东盟的出口效率.从产品层面看,RCEP对拓展新疆食品饮料的出口贸易前景表现最好,成为新疆出口额增长额最大的农产品类别,植物产品次之,动物产品的变化额最小.[结论]基于此,提出新疆应基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优势,结合RCEP各项涉农条款,制定差异化农产品出口策略,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FTA文本RCEP农产品贸易前景中国新疆

    农业学术英语文献的阅读与分析

    朱娟娟
    246,260页

    我国畜牧业风险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赵曦然杨春龙雪芬
    24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系统梳理畜牧业风险相关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丰富我国畜牧业风险领域的研究.[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从畜牧业风险的定义及类型、评估、管理策略等三方面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1)畜牧业风险在定义要点和风险类型划分上和农业风险存在共性,研究侧重养殖风险、养殖户面临风险类型,缺乏对畜牧业风险的严格定义和对畜牧产业链多环节、多主体风险的系统识别和认知.(2)畜牧业风险评估主要从风险类型(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视角展开,评估对象不够全面系统,不同视角的评估各有侧重,缺乏畜牧业风险综合评估,评估方法研究也有待探索.(3)畜牧业风险管理宏观主体(政府)和微观主体(养殖户)采取了多种策略,但已有研究未能及时追踪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有效性变化情况,缺乏对新型风险管理工具的效果的研究,不同管理工具和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也不足.[结论]该文认为未来可以丰富畜牧业风险理论研究,识别比较不同特征下的畜牧业风险差异;充实畜牧业风险评估内容,开展综合风险评估,弥补不同畜种风险和单种风险评估的不足;优化畜牧业风险评估方法,构建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创新不同类型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发展定量评估;评估并跟踪畜牧业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效果,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的相关性研究四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畜牧业风险风险评估研究综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