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德尔菲法的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宋一帆韩庆烽肖卫忠杨振华...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基于全科医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有其独特性,要求全科医师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能。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全科临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以反映出其全方面能力的有效评价标准,目前尚无适用于衡量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体系。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Delphi法)构建全科住院医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体系。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2月,本课题组基于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指标体系框架,运用Delphi法,与12位专家进行了两轮深入沟通,就指标的重要性给出客观评估,筛选出合适的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本课题组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临床知识学习和扩展、资料收集和利用、诊断分析和利用、治疗决策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30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一级和二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达到了0。299和0。189(P<0。01),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8、0。198、0。227、0。227、0。150。结论 本研究使用Delphi法建立一个全面评价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体系。经过对结果数据分析可知该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为今后培养高质量全科住院医师,提升全科医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全科医学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体系全科住院医师德尔菲法

    中国县域医共体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王舒云梁夏李霞林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国内学术界在县域医共体领域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不足。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该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可以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目的 基于中国县域医共体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于2024-02-25,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县域医共体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6—2023年。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布、突现等情况开展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81篇,该领域的发文量受政策因素驱动呈递增趋势,2016—2019年发文65篇(13。51%),2020—2021年发文167篇(34。72%),2022—2023年发文249篇(51。77%)。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陈迎春、王芳、郑英,发文量均为8篇。关键词的中心度和聚类规模排在前2位的是"医共体"和"分级诊疗"。时间线分布提示,"分级诊疗"是该领域出现最早且延续性最好的研究热点,此外,"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对策""患者"等聚类也为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医保基金""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策略""乡村医生"是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结论 关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聚焦慢性病和公共卫生医防融合服务,探索绩效考核路径是县域医共体的研究热点。未来该领域在深化政策内涵研究,以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推进医防融合创新、强化绩效考核与优化内部管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研究趋势。

    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文献计量学可视化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丛雅婷戴遥鲍欣雨陶红兵...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 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管理和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域医共体,经多阶段抽样选取医共体下的38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团队知识共享调查问卷调查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包括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为(27。84±3。84)分,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维度的平均条目水平得分分别为(5。51±0。79)、(5。61±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异质性指数、团队长作用、团队沟通强度、平台载体使用水平、团队活动强度、成员学习积极性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处于良好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活动频次,提高团队沟通能力,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拓展知识共享渠道等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知识共享。

    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团队知识共享团队管理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丛雅婷戴遥鲍欣雨陶红兵...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 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内县域医共体下429个家庭医生团队的1724名主要成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及团队管理结果等。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724名调查对象中,62。9%(1084/1724)的成员感知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为有效,88。7%(1530/1724)的成员感知拥有合理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配置;对团队互动管理的感知方面,团队内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3±5。3)分,团队外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0±5。3)分;对团队管理结果的感知方面,团队目标实现(即团队任务绩效)得分为(33。1±7。4)分(总分为0~36分),团队满意度得分为(22。3±4。9)分(总分为0~24分),团队发展潜力得分为(27。9±6。3)分(总分为0~30分)。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团队管理结果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感知团队配置管理情况相对良好,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仍有改善空间;家庭医生团队互动管理较佳,团队互动对团队管理结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结果感知较好,感知任务绩效低于满意度和发展能力;不同岗位、职称、年龄段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较大。

    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团队管理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夏瑀罗原李峥嵘周馨媚...
    103-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决策模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

    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的定性研究

    周馨媚韩利艳夏瑀李海昕...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 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其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为设计相关培训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3-10-05至2023-12-21,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和最大差异原则,招募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深圳市、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主题围绕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上的内容及形式需求开展。访谈内容由2名研究者独立转录和编码,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共有20名社区全科医生完成访谈,15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8。5±3。0)岁。基于社区全科医生当前面临的共病药物治疗决策问题,对其开展的培训内容应涵盖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合理选择、医患沟通与共同决策、用药教育与随访4个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社区全科医生愿意接受灵活多样的授课途径,且更为认可基于案例和结合社区医疗需求的培训方法。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病共病用药决策能力存在明确的培训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训课程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可助力培训更适应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与实际需求。

    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全科医生培训需求定性研究

    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全科医生接诊病案研究

    罗原徐志杰夏瑀石佳娜...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并基于阿里阿德涅原则为共病管理过程提出的多阶段目标,分析了全科医生在评估、沟通与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本文可以为改善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质量提供借鉴。

    慢性病共病接诊全科医生药物治疗决策病例报告

    "大、小、重、慢"疾病定义与全科医生"4善"定位的探讨

    李敏王仲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度改革,特别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全科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常见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国家对全科医生提出了"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临床定位。本文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小、大、重、慢"疾病的分类与全科医生的"4善"定位,探讨全科医生在新医改时代下的重要职能及挑战。访谈者认为虽然分级诊疗制度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大、小、重、慢"疾病分类的模糊性和基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问题。全科医生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需要具备综合的临床诊疗能力,并与专科医生共同制定临床判断标准和诊疗标准。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对全科医学教育和实践进行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同时强化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以确保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分级诊疗医疗体系改革疾病分类医疗资源优化

    科技创新助力全科医学发展

    梁万年
    封2,前插1页

    国际全科学术对话——基层健康治理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