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周晓燕

双月刊

2095-9796

zqxb@vip.163.com

010-88567282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题,汇萃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服务于国内各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青年工作者、修正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员工。近年来,学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一代"与"学二代"的发展反思

    康永久
    1页

    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康永久刘祎莹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10位"学一代"及其部分"学二代"子女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和自传社会学方法,探究代际流动中的"学一代"发展历程及其对下一代教养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一代"在个人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吃过苦"、恢复高考及社会地位变迁的集体记忆,这些集体记忆影响了其对"学二代"的教养实践,具体体现在对"学二代"的吃苦式培育、重视教育及精心规划学业等方面.但在"学一代"对"学二代"的教养实践中,存在一种代际间的反差,造成文化生产与文化再生产的对峙.研究认为,代际流动具有双向性,"学一代"应进一步反思"学二代"的自身情况和需求,助力"学二代"全面发展.

    "学一代""学二代"文化生产文化再生产代际流动

    光环下的另一面:"学二代"的家庭图景与成长困境

    刘祎莹程猛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多组"学二代"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和实物收集,研究发现"学二代"家庭致力于提供纯粹性养育的稳定庇护,但竞争压力的渗入又形塑着其中的张力."学二代"家庭的协同培养模式包括"高压式""甜蜜旋涡式"与"分工式",衍生出"亲密有间"的家庭沟通方式.据此,在家庭教养过程中父母要为子女留足自由探索的空间,并基于自身的文化机理展开教育反思,打造更加多元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学二代"文化再生产协同培养家庭图景

    青年发展视角下新时代青年人口的性别差异探究

    陆杰华冯雨欣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计划生育政策演化调整和思想文化向现代化跃迁的宏观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青年发展视角探究了新时代青年人口在教育、就业、婚育、健康等领域存在的性别差异和两性青年面临的差异化挑战,并由此引出有关青年性别研究的进一步学理思考,提出下一步研究应重点聚焦性别比失衡引致的社会风险、释放青年性别红利、低生育率背后隐藏的青年发展困境以及促进两性青年充分均衡发展的相关公共政策,以期促进青年人口的全面发展.

    青年发展青年人口性别平等性别差异

    全民族抗战前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转变研究

    张炜琪阎治才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前,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的需要,中国青年运动的组织形式实现了从中国共青团、苏区少先队到地方各级青年救国会的转变.本文阐明了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这一转变的根据,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论述了这一转变对促进青年运动发展、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这一转变,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运动组织形式

    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建设机理与实践路径

    良警宇罗秋宇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物具有多重价值,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延伸其社会生命,形成使深层规则得以运作的机制.当前,"大思政课"项目实践基于场所、流动和数字服务的模式,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通过构建馆校合作机制,建设融合育人共同体,探索了依托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等特色资源创新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以革命文物故事作为"小切口"诠释革命精神"大道理",开发融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品以拓展优质资源影响力的建设路径.为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铸魂育人成效,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导向,坚持"三全育人",搭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加强课内外的互动和应用环节,促进心理-人格结构和惯习的养成;强化实践导向的成效评估机制,促进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

    革命文物"大思政课""三全育人"

    在影子中教学:从时间向度理解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

    潘冬冬周忆粟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作时间是理解现代工作和雇佣关系的一个关键.本研究共访谈来自15个不同机构的31位讲师和3位管理者,探讨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时间模式及其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是在影子中教学,其工作时间是一种"影子工作时间",呈现出工作日程颠倒、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以及师生关系限定等特征.作为情感回应,讲师的工作伴随着疏离、高压、倦怠、漂泊、低成就感、低满足感等.这些负面体验限制了他们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建构,导致了他们在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和作为服务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挣扎、协商和平衡.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讲师而言,他们生活在一个由市场契约所界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教育培训培训机构讲师工作时间工作日程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的青年学习观及其现实启示

    李紫娟张慧雪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推动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学习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不仅强调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而且对青年学习的基本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主要围绕青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主要问题,形成了青年学习要以自身肩负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己任、要学习一切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要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青年学习观.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培养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动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引导青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青年团的任务》青年学习观共产主义

    Z世代的成长与发展

    王曦影
    74页

    Z世代青少年的隐私管理策略与亲子关系研究

    杨梨王曦影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隐私沟通管理理论视角,本文选取28位Z世代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发现Z世代青少年的隐私管理策略包括"控制—服从"亲子关系下的顺从策略、"控制—抗争"亲子关系下的妥协策略和"亲密—信任"亲子关系下的自主策略.建议Z世代青少年的父母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及时调整隐私管理边界,并支持子女自主选择隐私管理的方式,帮助Z世代青少年自主发展.

    Z世代隐私管理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