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热带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热带农业

吴恩熙

双月刊

1673-0658

rdny@vip.163.com

010-59191722

1001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809 中国热带农业编辑部

中国热带农业/Journal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的大政方针和热作产业政策;积极传递热作科技、开发、贸易信息;大力推广热带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努力促进热区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正确引导热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宗旨,以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实用性为特色,着力搭建热带农业信息交流的平台,精心编织热区内外广泛联系的纽带,努力成为联结政府与热区的桥梁。主要读者为从事热作行业的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热作科研教学人员以及与热作生产、流通、贸易有关的国内外企业和个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2,7页

    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报告

    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生产能力稳中有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日益提升,科技支撑不断强化,但还存在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冷链保鲜技术应用不足、全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等亟需突破的瓶颈卡点.通过分析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有利机遇,提出了发展展望,以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路.

    荔枝龙眼瓶颈卡点展望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国荔枝生产形势分析与管理建议

    陈厚彬杨胜男苏钻贤欧善国...
    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2024年3月底的调查,全国荔枝种植面积785.13万亩,基于成花情况预测2024年全国荔枝总产量178.10万t,比上年减产45.94%.其中,广东87.64万t,广西41.61万t,海南22.81万t,福建11.78万t,云南7.83万t,四川6.43万t,广东、广西减产幅度较大.如以5月之前、5-7月、7月之后作为荔枝早、中、晚熟划分时间节点,今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覆盖区域早、中、晚熟比例为47.1∶41.9∶11.0.分品种产量预测,'妃子笑'62.85万t,'黑叶'18.30万t,'怀枝'9.35万t,'白糖罂'7.99万t,'桂味'5.05万t,'双肩玉荷包'2.61万t,'大红袍'1.79万t,'白蜡'1.52万t,'糯米糍'1.57万t.'黑叶''怀枝''桂味''糯米糍''鸡嘴荔'等中、晚熟品种减产幅度达60%~80%.分析认为,末次秋梢成熟期偏迟和暖冬是影响今年荔枝成花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管理技术建议.

    荔枝产量与产期预测成花影响因子管理技术建议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分析

    王春燕姬建波杨宗德郑文...
    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全球变化导致的植被覆盖改变,无疑对BVOCs释放及区域大气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对1981-2023年共8467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此期间发文数量增加明显,并经历三个数量攀升期.中国、美国的科研成果引用最多,中国科学院是国内研究的重要贡献单位.根据关键词分析可知,BVOCs的检测方法、组分及其生态学效应、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释放量模拟是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2010年前后研究热点从原先集中于BVOCs释放规律及其主要物质的生态效应,分化出基于估算区域或全球BVOCs的释放量.未来该领域研究将会围绕各环境因子与BVOCs释放的相关性、不同条件下BVOCs的生态效应以及大尺度下对BVOCs释放量估算模拟等方面展开.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SviewerCiteSpace可视化研究进展与热点

    文献计量视角下大叶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许力丹陈丽琼李晓娜苏凡...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CSA)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SCI-E和SSCI数据库进行检索,从发文趋势、研究力量布局、研究主题及演变规律、前沿发展态势探测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关于大叶茶的研究总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分为萌芽期(1976-2004年)、发展期(2005-2014年)和快速增长期(2015年至今)3个阶段;发文单位以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为主,刊载相关研究论文最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关键词分析中,Antioxidant(抗氧化)、Theacrine(苦茶碱)和Fermentation(发酵)等具有较高词频,Genome(基因组)和Metabolomics(代谢组学)兼具高频词和新兴词的特征,为研究的热点词汇;引文网络分析显示,全基因组遗传分析、茶树系统发生学研究、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分析以及化合物差异化分析为研究前沿.研究结果为学者开展研究以及相关机构制定科技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文献计量大叶茶发展态势CiteSpaceVOSviewer

    普洱咖啡品质特征分析

    陈保王筱楠王丽芳姜东华...
    49-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洱咖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研究普洱咖啡品质特征,采集普洱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咖啡样品,测定咖啡的内含成分及杯测分数,分析普洱咖啡的品质特点,同时与云南其他产区咖啡及国外咖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咖啡水分、灰分、粗纤维和水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云南其他产区咖啡和国外咖啡相比,普洱咖啡蛋白质含量较高,灰分、总酸、粗纤维含量较低;有71%的普洱咖啡杯测分数到达精品咖啡标准要求,有6个普洱咖啡样品与世界著名精品咖啡聚在一类,说明小区域内环境种植的普洱咖啡可以和世界著名精品咖啡相媲美.

    普洱咖啡内含成分杯测分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

    付兴飞胡发广李亚麒李亚男...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通过对果实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有无咖啡绿蚧危害对咖啡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绿蚧危害显著降低了浆果重、浆果纵径、浆果横径、种子纵径、种形指数、果皮重、种子数,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咖啡绿蚧危害对果实间性状相关性产生了影响,有无咖啡绿蚧危害的果实共同相关性状有4对,差异相关性状分别为4对和6对.主成分分析显示,13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2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数量因子和硬度因子,最终确定种子数和硬度2个指标可作为咖啡绿蚧影响小粒咖啡果实的关键性指标.

    咖啡绿蚧小粒咖啡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不同施肥方式对细叶黄皮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周春衡谭秋锦韦媛荣潘贞珍...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细叶黄皮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品系)'桂研20号'、SHP40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细叶黄皮结果数量、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细叶黄皮的结果数量有明显的影响,均显著高于CK(淋水);T2(叶面喷施)中'桂研20号'结果数量表现最好,T3(淋根+叶面喷施)中SHP40结果数量表现最好.在坐果率方面,则表现为T3中'桂研20号'表现最好,为79.27%;T2中SHP40表现最好,为83.10%.施肥处理相较CK提高'桂研20号'坐果率10.02%~15.12%,提高SHP40坐果率8.88%~15.22%.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细叶黄皮的产量,'桂研20号'在不同施肥方式下产量表现为:T2>T3>T1>CK,SHP40则为:T3>T1>T2>CK.T3处理的'桂研20号'可食率最高,为86.7%;T2处理的SHP40可食率最高,为82.3%.T2处理的'桂研20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6.3%;T3处理的SHP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3.7%.对所有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值分析,所有施肥处理的隶属函数值均大于CK,'桂研20号'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优劣排序为:T2(0.86)>T3(0.75)>T1(0.38)>CK(0.14);SHP40表现为T3(0.90)>T2(0.76)>T1(0.39)>CK(0.07).综上可知选择T2、T3处理作为施肥方式更有利于细叶黄皮的生长发育,其中T2对'桂研20号'效果最好,T3对SHP40效果最好.以上结果旨在为今后细叶黄皮的高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细叶黄皮施肥方式保果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全球及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时空变化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心怡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天然橡胶主产国家近年来天然橡胶林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预测世界天然橡胶林分布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大现代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智慧胶园管理体系、加快人才培养、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进行胶林的更新改造等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天然橡胶时空变化对策建议

    云南省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耦合性研究

    万思琦袁媛张庆杨济达...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面板数据,测算2015-2020年云南省16个市(自治州)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弹性系数,分析其时空耦合关系动态特征,明晰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耦合性关系,以期为云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3个市(自治州)为"双减区",3个市(自治州)为"他因素影响区".总体上,全省化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同步降低,水稻产量增长压力较大.

    云南省化肥水稻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