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热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热带医学
中国热带医学

杜建伟

月刊

1009-9727

ctmffff@vip.163.com;ctmffff@163.com

0898-65377298、65326675

570203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中国热带医学/Journal China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 中国热带医学贯彻“预防为主,面向国内外”的办刊方针,突出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特色,促进有关学科发展。介绍防治、研究成果、公共卫生和妇幼保健等经验,介绍国内外在热带病防治与研究中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并力求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严谨的技术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竭诚为全国医疗、卫生、医药、环保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服务。栏目设置:述评、 论著、疾病控制、临床诊治、传统医学、检验技术、卫生监测、公共卫生、研究进展、理论探讨、科技信息、媒介防制、营养与食品等。报道内容: 主要报道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病因不明疾病的防治研究,如各种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真菌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性病、皮肤病、艾滋病、营养缺乏或过多病、物理病、职业卫生、中毒、贫血、社区卫生、环境卫生等。其 它: 本刊被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 被国际文献检索系统MEDLINE和Global Health等 收录;2003年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和国家<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并与国内外90余种期刊交换。2006年 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2016-2020年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调查

    王蒴杨涵琪阿迪力·司马义张海亭...
    82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非流行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在新疆棘球蚴病非流行区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和田地区和田市开展棘球蚴病感染调查,从每个调查县(市/区)中抽取2016-2020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3个乡/镇,再从乡/镇中抽取历年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排名前三位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市/区)共调查9个行政村.在调查村对≥3周岁常住居民开展腹部B超筛查,疑似病例以ELISA法检测血液中棘球蚴抗体.在每个调查村,采集≥20份家犬粪样,如有流浪犬,采集≥10份粪样进行粪棘球绦虫抗原检测.在调查乡/镇所在的定点屠宰场,现场随机抽取本乡/镇饲养羊或者牛100只/头,对其脏器进行肉眼检查,并将可疑病变脏器进行PCR检测.结果 在四个调查县(市/区),对6 020人进行棘球蚴病人群B超筛查,检出阳性7例,人群检出率为0.12%(7/6 020),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疏勒县、和田市人群检出率分别为0.26%(4/1 512)、0.14%(2/1 475)、0(0/1 499)、0.07%(1/1 534),均为囊性棘球蚴病患者;共检测犬粪样本1 474份,感染率为0.68%(10/1 474),其中家犬感染率为0.84%(9/1 076),流浪犬感染率为0.25%(1/39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调查家畜2 095只/头,总感染率为2.67%(56/2 095),其中羊感染率为2.94%(46/1 564),牛感染率为1.88%(10/531),牛、羊棘球蚴病感染率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1).结论 疏勒县未发现人和犬感染,需对既往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及和田市发现人群、犬、家畜感染棘球蚴病情况,初步证实存在棘球蚴病循环史和传播条件,应综合进行考虑是否纳入棘球蚴病流行区开展系统防控.

    棘球蚴病非流行区感染现状新疆

    新疆南疆地区116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研究

    朱婷婷王乐阿依努尔·莫合买提祖丽卡提阿衣·阿布都拉...
    826-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分析MTB菌株成簇的影响因素,为新疆南疆地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和2020-2022年新疆南疆地区耐药监测点的结核分枝杆菌,提取菌株DNA,采用24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位点多样性及分辨力检测,分析新疆南疆地区菌株的成簇率并比较其传播差异.结果 116株结核分枝杆菌分90个基因型,其中独立基因型76种,其余的菌株成14簇,每簇2~7株,共40株,成簇率34.48%,传播率22.41%.分辨指数最高的为QUB-11b位点,分辨力指数为0.801;分辨指数最低的位点是MIRU2,分辨力指数为0.北京基因型在新疆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中占44.83%(52/116).菌株是否成簇与是否异烟肼耐药、利福平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8,P=0.009;χ2=15.544,P<0.001).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呈高度多态性,但北京基因型仍是优势菌株,新疆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成簇率较高,这提示近期传播在新疆南疆地区结核病的流行中占有一定比例.新疆南疆地区北京基因型相对于非北京基因型、利福平耐药菌株相对于非利福平耐药菌株、乙胺丁醇耐药菌株相对于非乙胺丁醇耐药菌株更容易成簇.

    结核分枝杆菌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成簇率

    海南省2023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

    黄静静罗兴雄陈玉妹侯萍...
    833-837,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准确掌握海南省结核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不等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23年在海南全省抽取30个流调点,通过对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症状调查、病原学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等结核病筛查,获得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病率,经过标准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校正后对各种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省30个流调点,应检人口为35 221人,现场调查实检人口为33 778人,受检率为95.9%.全省活动性、涂阳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55/10万、63/10万和96/10万.据此估算,2023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86万例,涂阳肺结核患者5 099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7 77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除30~<35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涂阳肺结核患者主要集中在35~<70岁;男性与女性年龄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出现3个患病高峰.黎族人口的活动性、涂阳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716/10万、121/10万和205/10万,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435/10万,是城镇地区(197/10万)的2.2倍;农村地区涂阳肺结核患病率略低于城镇,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则基本相同.结论 海南省结核病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局部地区结核病疫情严重,黎族人口等重点人群亟待关注,结核病防控任务艰巨.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肺结核患病率海南省

    mFLOS-LAMP方法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的应用价值

    米热古丽·巴图尔陈清波陈娜袁月...
    838-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多重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环引物自淬灭探针(multiplex fluorescence of loop primer upon self dequenching-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mFLOS-LAMP)方法,并评价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八附属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42例和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46例,收集晨痰标本,提取样本DNA.以MTBC插入序列IS1081和IS6110基因为检测靶标,分别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利用FLOS探针的设计原理,在每套基因的环引物上分别标记相对应的荧光团,建立含有双靶标的mFLOS-LAMP方法,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已优化好的反应体系,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基因组DNA系列稀释液检测mFLOS-LAMP检出下限为500 fg/μL,mFLOS-PCR检出下限为5 pg/μL,mFLOS-LAMP的检出下限比mFLOS-PCR的低10倍.mFLOS-LAMP方法对24种微生物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临床标本检测显示,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mFLOS-LAMP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100.0%,Kappa值为0.93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以培养法为金标准,mFLOS-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92.6%.mFLOS-LAMP方法与Xpert MTB/RIF检测的一致率为94.3%(83/88);Kappa为0.885,mFLOS-LAMP方法与Xpert MTB/RIF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mFLOS-LAMP方法和mFLOS-PCR方法的一致率为93.2%(82/88),Kappa值为0.861.结论 mFLOS-LAMP方法具有检测快速、特异性强、灵敏性好、准确性高和仪器设备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作为新型MTBC检测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FLOS-LAMPmFLOS-PCR

    南京市2015-2022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

    江燕王荣杨晨苗瑞芬...
    846-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苏省南京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为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现住址导出2015-2022年的肺结核患者个案,使用Join-point 4.9.0.0软件分析肺结核患者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变化,根据肺结核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这一特点,使用SPSS 22.0软件分别分析二者人群、地区和诊疗特征差异.结果 2015-2022年南京市共登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6例,8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82/10万,从2015年的0.21/10万上升至2022年的2.40/10万,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50.0%,95%CI:37.4%~63.8%,t=11.3,P<0.001).性别上,合并糖尿病者男女性别比为4.60∶1,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男女性别比(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01);年龄上,合并糖尿病者65~75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28.45%(161/566),未合并糖尿病者25~35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19.59%(3 620/18 477);地区上,合并糖尿病者农村占比73.85%(418/566),未合并糖尿病者农村占比58.22%(10 758/18 477),呈现出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χ2=54.68,P<0.001);诊疗特征上,合并糖尿病者有高病原学阳性比例、低成功治疗比例、高耐多药比例、高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比例,占比依次为75.80%vs 51.45%,67.67%vs 89.43%,2.65%vs 1.85%,13.60%vs 6.28%,且以上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大此类患者的防控力度.

    结核糖尿病趋势

    深圳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及梅毒与HIV感染现状分析

    吴秋红丁一陈威英袁军...
    85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行为特征及梅毒与HIV感染状况,分析MSM性角色与梅毒和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运用滚雪球法和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χ2 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角色梅毒HIV双重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9-2021年共调查MSM 839例,其中被动型289人(34.45%),主动型270人(32.18%),双向型280人(33.37%).3组在年龄、户籍、文化程度、第一次发生性关系对象、首次与同性发生肛交的年龄、近6个月肛交性伴数、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近6个月药物滥用情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80、9.570、7.621、7.924、23.229、11.991、37.717、10.678,P<0.05).839例MSM中,梅毒HIV双重感染率为4.17%,单纯HIV感染率为5.13%,单纯梅毒感染率为9.54%;其中,被动型MSM梅毒HIV双重感染率、单纯HIV感染率和单纯梅毒感染率分别为5.54%、6.92%和10.03%,双向型MSM分别为4.29%、6.43%和9.64%,主动型MSM分别为2.59%、1.85%和8.89%,不同性角色的梅毒HIV双重及单纯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0,P=0.024 3).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性角色为被动型和双向型、年龄(≥30岁)、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首次与同性发生肛交的年龄越小、近6个月肛交性伴数(≥6位)和近6个月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其梅毒HIV双重感染及单纯感染的风险更大.与主动型MSM相比,被动型MSM的梅毒HIV双重感染及单纯感染风险为2.21倍(95%CI:1.39~3.51),双向型MSM的梅毒HIV双重感染及单纯感染风险为1.26倍(95%CI:1.07~2.18).结论 MSM不同性角色具有不同的人口学、性行为特征和梅毒及HIV感染风险,应根据具体的行为特点制定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性角色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南宁市2013-202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

    梁晓云梁长威梁夏楠潘利花...
    857-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南宁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 2013-2022年流感发病情况及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1.0、Joinpoint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南宁市流感流行病学分布和病原学流行特征,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流行季节.结果 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发病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47.63%(P<0.05),年均发病率为84.47/10万(6.65/10万~302.55/10万).南宁市流感高发月份为1月、6月、12月,其流感季节指数均大于100%,报告的病例占比分别为12.69%、29.41%、25.97%.男、女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1.24∶1.病例分布5~<10岁年龄组最多,占31.17%,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累计报告流感病例最多的县区为西乡塘区,占 21.12%;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县区为兴宁区(214.72/10万).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共占97.84%;其中小学最多,占63.07%.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流行,2013年1月—2019年3月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占比较高,2019年4月—2022年12月以甲型H3N2和B(Victoria)系为主.结论 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流行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年流感流行病毒亚型不同,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及儿童,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应加强学校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暴发疫情.

    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监测发病率南宁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转染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

    罗亭景海霞王润超王恒...
    86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A375细胞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转染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外泌体(ADSCsIGFBP7外泌体)的摄取能力以及摄取后凋亡情况的影响,为恶性黑素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将脂肪干细胞原代培养至第2代,采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表面标记物的鉴定.将购买的IGFBP7-GFP过表达载体转染至ADSCs细胞,构成ADSCs IGFBP7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其IGFBP7 mRNA水平.提取外泌体,用电子显微镜分析其超微结构,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鉴定CD63、CD81蛋白的表达.将ADSCs IGFBP7外泌体作用于A375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375细胞摄取ADSCsIGFBP7外泌体的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375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细胞爬片免疫荧光结果示,分离出的细胞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提示分离培养的细胞符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表型.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的IGFBP7 mRNA表达增高(t=11.50,P<0.01),提示IGFBP7-GFP过表达载体转染至ADSCs细胞,构成ADSCs IGFBP7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外泌体具有较明显的异质性,发现ADSCsIGFBP7外泌体形态呈大小不一的球膜结构,中间颜色较深,边缘处有低密度物质;Western blot结果示,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CD81均阳性表达,提示外泌体提取成功.与A375细胞组相比,将ADSCs IGFBP7外泌体与A375细胞共同培养,用PKH26标记外泌体,6 h后A375细胞在摄取ADSCs IGFBP7外泌体.A375细胞组、A375细胞+AD-SCs IGFBP7外泌体组的A37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43±0.050)%、(4.990±0.196)%.A375细胞+ADSCs IGFBP7外泌体组凋亡率升高,与A375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01).结论 ADSCsIGFBP7外泌体可被A375细胞摄取并促进其凋亡.

    恶性黑素瘤外泌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北京地区1起人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

    张冲邹林张建明王芳...
    869-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北京地区1起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感染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地区某托幼机构发热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病原筛查.对人副流感病毒1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1,HPIV1)检测阳性的样本核酸,扩增HN和F基因并测序,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病毒的基因特征.结果 本次疫情中12名患儿均有发热症状,部分患儿有咽痛(7/12)、咳嗽(5/12)、流涕(5/12)等症状.7名患儿HPIV1 核酸阳性,其他病原体检测阴性.系统进化树显示,本次研究的毒株位于进化支2.3,其HN基因中有4个氨基酸特异取代位点(G5E、V22A、P29S、T68A),F基因中有3个氨基酸特异取代位点(N333S、T475K、I509M),与进化支2中的其他毒株不同.结论 本次疫情由HPIV1引起,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有助于疫情的溯源和防控.

    人副流感病毒1型发热疫情基因特征北京

    析因设计在蝇类现场诱捕试验中的应用

    李炳辉朱海龙李松付齐齐...
    875-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析因设计在蝇类现场诱捕试验中的应用,为筛选最佳灭蝇方式提供更多思路.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研究诱蝇笼放置高度(悬挂式诱蝇笼、立式诱蝇笼)和诱饵类型(商品诱饵、臭豆腐)2个因素的主效应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现场捕蝇方式共分为4种组合,分别为悬挂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悬挂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立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每种组合重复试验7次,诱捕试验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进行.通过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法筛选最佳蝇类诱捕方式.结果 本次研究共诱捕蝇类2 296只,现场累计布放28笼,平均蝇密度为82.0只/笼.其中,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诱蝇数量最多,占总捕蝇数的44.16%(1 014/2 296),平均蝇密度144.8只/笼;其次是悬挂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悬挂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组合、立式诱蝇笼和商品诱饵组合,分别占42.73%(981/2 296)、8.71%(200/2 296)、4.40%(101/2 296),平均蝇密度依次为140.1、28.6、14.4只/笼.不同诱捕方式现场诱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41,P<0.001),诱蝇种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980,P<0.001).诱蝇笼放置高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0.223,P=0.641),诱饵类型主效应显著(F=147.206,P<0.001),诱蝇笼放置高度和诱饵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894,P=0.354).结论 析因设计相较于单因素设计方法不仅能分析各因素的主效应,还能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优选立式诱蝇笼和臭豆腐组合灭蝇效果好.

    媒介生物蝇类析因设计多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诱蝇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