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

贺德方

月刊

1002-9753

zgrkx@cssm.com.cn

010-68598270,68598287

100045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

中国软科学/Journal China Sof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担任名誉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院士任本刊总顾问,18位领导同志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本刊顾问,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惠永正任社长。本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及时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经济、科技研究及管理人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论坛和工作指南。创刊十余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国性理论刊物中信息量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刊中内容的转载率高(2000年,我刊在121条检索途径及2588种期刊上的转载排名为全国第二),深受高校、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各级经济、科技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

    潘彪黄征学党丽娟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本文将全国县域分为领先型、潜力型、基础型三类.其中,领先型县市187 个,未来发展主要受限于空间范围狭小、行政等级偏低,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扩权赋能激发县域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潜力型县市 687 个,主要面临过早过快"去工业化"、人口和资金外流、经济调控能力弱、开发区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未来需要以锻长补短为核心,开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大引擎,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基础型县市996 个,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和边疆安全重任,客观上牺牲了发展权,统筹发展和保护压力大、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难度高,需要国家和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和利益补偿,推动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差异化发展

    开放科学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基于制药企业的实证研究

    张学文靳晴天陈劲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世界科技强国正在积极探索开放科学促进创新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等关键问题.但是,创新前端"开放科学"与后端"新产品开发"有何关系,目前学术界关注甚少.现实中制药企业的开放科学行为异常活跃,那么开放科学对新产品开发会有影响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我国上市制药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开放科学对新产品开发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开放科学作为企业新的竞争策略,对新产品开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1)企业开放科学频率越高对新产品开发越具有积极影响;(2)企业开放科学质量越高对新产品开发越具有积极影响;(3)影响滞后期通常为3 年,即3 年之内影响效果最佳.研究结论为企业开放科学策略的选择、基础研究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管理与政策启示,对开放式创新理论进行了新的拓展.

    开放科学新产品开发开放频率开放质量制药企业

    营商环境、创新活跃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兆国徐雅琴成娟
    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颇受政界、商界和学界关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以2013-2022 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采用主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别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活跃度在这种影响中的传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改善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活跃度在营商环境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传导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对外开放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公共服务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营商环境对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营商环境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有着显著的传导效应,而外观设计专利的传导效应则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改善我国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营商环境创新活跃度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资本参股能抑制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吗?

    高冰莹张伟华范慧敏
    13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稳定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民营股东的风险承担意愿,进而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的参股比例和委派"董监高"的比例越高,民营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这说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进行"逆向混改",可以促使资源朝向更有经营效率的企业流动,提升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国有股东逆向混改

    中国数据要素市场产权配置改革评价机制构建与实证研究

    李珊张文德郑伟鑫
    15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数据产权配置的改革目标、判定数据产权配置的改革水平,从而指导产权政策优化与落实,是我国开展数据产权配置改革工作的先决条件.围绕权利分置、市场建设、治理保障和开拓创新4 个维度,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产权配置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法和优化经典拓扑结构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智能评价机制,对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产权配置改革水平准确研判.研究发现:数据产权配置改革需重点关注权益分配公平性、效益产出持续性、税制改革创新性和软环境建设保障性;各地区数据产权配置改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大体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态势;改革水平并不简单等同于这个地区的行政级别、经济地位或资源禀赋.

    数据要素数据产权卷积神经网络网络分析法

    信贷资产证券化能提升城商行盈利能力吗:基于10家城商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朱军唐凯张鸣菊蒋先进...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商行创新发展的质量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普遍观点认为,相较于全国性大银行,城商行自有资本金不充足、运营区域受限,导致盈利能力有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可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本文选取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排名靠前的10 家城商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未显著提升城商行单位资产经营获利能力,与普遍观点不一致.究其原因,通过城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梳理分析,发现城商行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大动机并非是增加盈利,而是基于可持续运营、维护品牌声誉的考虑.

    信贷资产证券化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宋恒王树昊李川川
    17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从企业税收负担和资源配置维度考察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经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究其原因,改革的实际税负渠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源配置渠道带来的正面影响,初始税收负担较重或资源错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所受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丰富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税收负担资源配置效率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演化分析

    何建洪李林朱浩蔡丹...
    18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及演化是驱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有效释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新兴技术自身能否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也决定着其能否完整展现出存在的价值意义.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基本架构,应用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变化分析共生关系动态演化与达到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分析在新兴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主体共生的主要形态,进而以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为例,探讨促进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及其主体共生形态演化的可能要素.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创新主体共生演化在进程上同频共演、在驱动因素上同源交错;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及其均衡状态值也存在动态变化;以信任机制、开放协同、平台化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创新主体间的共生依存,激发创新主体共生形态由独立共生向互利共生演化是推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演化

    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升

    洪源万里秦玉奇单昱...
    20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债务预算硬约束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

    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工业企业碳减排路径选择

    余红伟林子祥胡力元赵晨瑞...
    214-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碳减排路径管理改进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