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

贺德方

月刊

1002-9753

zgrkx@cssm.com.cn

010-68598270,68598287

100045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

中国软科学/Journal China Sof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担任名誉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院士任本刊总顾问,18位领导同志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本刊顾问,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惠永正任社长。本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及时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经济、科技研究及管理人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论坛和工作指南。创刊十余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国性理论刊物中信息量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刊中内容的转载率高(2000年,我刊在121条检索途径及2588种期刊上的转载排名为全国第二),深受高校、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各级经济、科技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实验室体系与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研究

    房汉廷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国家科技企业群体无疑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体.如何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力量与科技企业群体的创新力量有机协同起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涌流和高水平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体系两大创新系统产生"1 +1"大于2 的创新力量,提出建构"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的思考与建议."超融合创新体"主旨是从根上打通科研与产业、科研主体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壁垒及障碍,让所有主体的主要创新活动都能够在"超融合创新体"内完成.

    国家实验室体系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政策整合与机制协同

    戴卫东德勒格尔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决策.研究发现,目前长护险已经试点 7 年,成绩与问题并存.基于此,提出"十四五"期间长护险建制在从一开始就需要厘清多元复杂的相关关系,不能因循守旧,应该统领全局,提前谋划长护险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老年和残疾人福利以及低保和特困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从分配对象、分配内容、服务输送和资金运作4 个维度做好长护险与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整合,在人才培育发展机制、定点机构遴选机制、服务购买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机制、质量监督机制等方面做到与公共服务多主体机制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项惠及民生的"第六险"制度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治理体系现代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政策整合机制协同

    绿色金融、碳交易与产业绩效:影响机理及中国7个试点的力证

    刘平阔慕雨坪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各界对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影响产业绩效的认知和预期仍相对模糊或片面.基于实际发展进程与客观诉求,对C-D生产函数进行重构与改进,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影响产业绩效的动态机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绿色金融和碳交易的导入会短暂阻碍产业绩效的提升,但跨越"拐点"后可显著促进产业发展;间接影响,绿色金融和碳交易的推进均存在一个最佳时间段,不仅可通过生产要素影响产业绩效,而且可促进"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能源密集型"的结构升级;现阶段绿色金融和碳交易的相互影响不具有对称性.只有对"试点建设"成功经验和作用规律进行科学总结才可为"全国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改进生产函数非线性关系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中介效应调节效应

    中国文化贸易出口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语言情景视角

    张玲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贸易出口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而语言在文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2010-2022 年国际数据,实证检验了语言距离、语言能力与文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语言距离阻碍了文化贸易出口,但语言能力有效缓解了语言距离对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同时,语言能力在市场开放度高的国家、与我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出口复杂度高的国家,更能有效地缓解语言距离对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语言能力更能缓解语言距离对核心文化贸易的阻碍作用,而数字技术弱化了语言能力对语言距离的缓解作用,但在数字技术较低的国家中缓解作用更显著.为此,应积极、精准缓解不同情景下语言因素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

    文化贸易语言距离语言能力核心文化贸易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源泉

    杨骞祝辰辉寇相涛白鲁佳...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背景下,聚焦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利用增长核算分析框架揭示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能提升的源泉.研究发现:对于稻谷和小麦而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这两类作物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对稻谷、小麦产能提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5.39%、100.93%,拉动稻谷、小麦产能分别提升 0.91%、2.39%.就玉米而言,党的十八大之前,土地是玉米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贡献率达到 64.13%,拉动玉米产能提升 4.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玉米产能提升的主要源泉,其贡献率达到64.38%,拉动玉米产能提升1.27%.研究结果为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及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粮食产能提升粮食安全索洛余值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泉

    中国再制造产业的碳减排效应和经济影响分析

    于仲觉朱庆华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再制造有助于推动碳减排,但不同再制造产业规模下的碳减排效应和经济影响仍不明确.将再制造产业作为一个部门引入一般均衡模型,结合结构路径分析法,解析再制造如何影响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并量化评估再制造带来的碳减排效应和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再制造能够减少对电力生产和供应、金属冶炼的需求,从而带动碳排放总量下降0.02%~0.31%,但造成GDP 0.003%~0.043%的小幅下降;地方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区域间贸易影响其他地区的生产活动,并进一步带动其他地区的碳减排;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再制造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未来劳动力价格上升也可能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再制造循环经济双碳目标汽车零部件CGE模型

    产业生态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为例

    于金闯刘丽刘丽娜张昊...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为此,揭示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机制,揭示其产业生态化路径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能够通过生产效率、污染排放强度及技术创新三条路径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在"强"环境规制及服务业发展的情景下,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更能够促进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环境规制及服务业发展程度是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实现产业生态化的边界条件.

    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产业生态化影响机制

    国际人才引进与中国企业技术突破:兼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建议

    袁然魏浩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引国际人才,加快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是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途径.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中国吸引国际人才数据,从高度细化的企业—专利层面实证考察了国际人才影响当地企业技术突破的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国际人才流入有助于当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拓宽新技术领域的范围.推动跨国技术溢出、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以及优化创新任务分工是国际人才推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的有效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人才流入是当地企业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数字技术的重要力量;与没有海归高管的企业相比,国际人才流入更有助于拥有海归高管的企业拓展新技术领域的范围;国际人才流入对当地企业技术组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优势技术的多样化,提升优势技术在企业技术组合中的比重.研究成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国际人才境外专家技术突破技术多样性技术组合调整

    人工智能风险的试探性治理:概念框架与案例解析

    李冲李霞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治理人工智能风险与发挥其溢出带动的"头雁效应"同等重要.工具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竞争视角下的治理路径,都难以作为人工智能水平领域治理的主导逻辑.采用"技术双向性"的研究思路,构建"技术—制度"协同演化的试探性治理概念框架,以深度伪造技术风险治理为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解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是一个技制迭代协同演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技术治理由"被动检测"逐渐发展到"主动检测";制度治理从"间接监管"逐渐转向"直接监管";技制迭代发展由"治标型协调"演化形成"治本型协同".有效治理人工智能风险需要树立弹性思维观念,把历时分析和辨证思考引入治理过程,及时、合理地配置技术工具和制度工具.

    人工智能风险治理试探性治理案例研究

    限制捐赠资产使用会使慈善组织获得更多的捐赠吗?

    黄虹李晓颖贺宇倩刘江会...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捐赠者作为慈善资源的委托方,在推动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目前文献对于其如何发挥治理行为还未有定论.利用中国慈善基金会 2011-2020 年的数据,研究慈善捐赠者主动治理行为对慈善组织未来捐赠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捐赠者的主动治理行为能够增加慈善组织未来捐赠收入,但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是其发挥主动治理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治理效应与慈善组织的内、外部治理存在替代作用.在进一步划分捐赠收入类型以及慈善基金会规模后,本文发现捐赠者主动治理效应在大型基金会以及对机构捐赠收入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体现了捐赠者主动治理的积极作用,为提升我国慈善组织筹款能力、促进公益慈善高质量发展、完善第三次分配体系提供了思路.

    慈善组织主动治理第三次分配限定性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