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冯艳秋

月刊

1671-4393

zhgry@mail.caas.cn

010-82109890/677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乳业/Journal China Dair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国家乳业政策、交流乳业科技成果、介绍乳业管理经验、传递乳业市场信息、反映国外乳业动态、传播乳业基本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临沂市奶牛蹄病发病情况与防治效果调查

    薛喜梅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临沂市奶牛蹄病发病情况,为提高防控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调查统计临沂市22家规模化牧场(合作社)2023年1—12月奶牛蹄病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调查治疗经过,提出防控建议.[结果]2023年临沂市规模化牧场(合作社)奶牛蹄病发病率7.8%.常见蹄病8种,变形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蹄病的29.8%,其次是蹄叶炎.从发病年龄和胎龄看,成年奶牛发病率高于青年奶牛,且随胎次增加,蹄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症状加重.从发病季节看,奶牛蹄病以3月、6—9月发病率最高.奶牛因病淘汰时,蹄病占比最高,而不定期蹄浴和修蹄是规模化牧场奶牛蹄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从治疗效果看,变形蹄、指(趾)间赘生、蹄底刺伤治愈率较高;腐蹄病、蹄底溃疡、白线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结论]受生活环境、兽医卫生状况等饲养管理情况、TMR日粮营养状况影响,临沂市规模化牧场奶牛蹄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饲养管理,逐步改善养殖环境、卫生状况,提高TMR日粮质量,降低蹄病发病率.

    奶牛规模化牧场蹄病调查建议

    2023年临沂市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张世强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临沂市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为科学有效防控本市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调查统计2023年1—12月该市22家规模化牧场(合作社)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结果]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分别是16.2%、28.5%.在规模化养殖、合作社养殖2种饲养模式下,合作社养殖模式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瞎乳头率较高.冬季(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随胎次、年龄增加,乳房炎发病率增高.该市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的头孢曲松和头孢拉定、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和多西环素、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类的头孢拉定和头孢曲松、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建议该市规模化牧场(合作社)加强牛体卫生管理、乳头消毒,搞好牛舍、牛床、垫料、挤奶厅等环境卫生,加强干奶期管理,选择高敏药物及时有效控制隐性乳房炎,积极寻找替代疗法、改善防控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平顶山市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规律及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丰缪马利国李华松苏玉贤...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平顶山市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情况和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汝州、鲁山、宝丰等地选取14827头奶牛,统计分析子宫内膜炎流行情况以及胎次、月份、饲养管理水平、致病菌相关性.[结果]结果发现,平均发病率25.1%,1月、2月、12月和7月、8月、9月份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相对较高,1胎次、2胎次、5胎次、6胎次以上发病率相对较高.低水平饲养管理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有极显著影响.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化脓杆菌、沙门菌,混合感染为主,占比73.6%.[结论]平顶山市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较严重,相关因素极显著影响发病率.建议结合流行特点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发病率.

    子宫内膜炎胎次月份致病菌调查分析

    奶牛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治疗

    张树华
    82-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奶牛乳腺感染中,特别是乳房炎.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药耐药性(MDR)能力受到研究者极大关注.特别是从牛中分离菌株对常规抗生素耐药性出现惊人增长,对奶牛健康、乳制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奶牛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分析其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防控策略,为保障奶牛健康、乳品安全奠定基础.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性奶牛乳房炎抗生素耐药机制

    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疗效

    吕玉霞杜玉芹杨俊翠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究中药复方灌注剂的最小抑菌浓度.临床治疗中将120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分成4组,每组10头,每组4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灌注10 mL、20 mL、30 mL中药复方灌注剂,21天后检测乳中体细胞数量(SCC)、患病奶牛体温、采食量、产奶量.[结果]中药复方灌注剂对金黄色链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可显著降低乳房炎关键致病菌繁殖活性(P>0.05).中药复方灌注剂可显著降低7天、14天和21天奶牛乳中SCC,可在临床治疗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症状(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患乳房炎奶牛体温(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患乳房炎奶牛采食量(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患乳房炎奶牛产奶量(P>0.05).[结论]中药复方灌注剂可显著抑制金黄色链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繁殖,降低患乳房炎奶牛乳中SCC,降低体温,提高采食量、产奶量.不仅治疗乳房炎,还可提高奶牛健康水平.

    乳房炎中药复方灌注剂奶牛致病菌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生物素的检测研究进展

    黄玲玲严家俊杨俊业周臣清...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泛酸、生物素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关键营养强化剂,对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生物素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免疫分析、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以及微生物法.详细阐述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适用性、优势与局限性,进行全面比较和总结.还评述当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生物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配方乳粉泛酸生物素研究进展

    2020—2022年昆明市鲜奶吧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

    刘羽晏刁玉华张联琴左诚...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2020—2022年昆明市4家鲜奶吧生产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市场监管部门靶向监管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巴氏杀菌乳的质量安全.[方法]每月定期对巴氏杀菌乳样品开展微生物指标监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4个指标.用SPSS 27.0统计软件中的x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2020—2022年检测145批次样品,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率10.34%.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率0.69%,大肠菌群不合格率9.66%,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未检出.从厂家看,A、B、C、D 4家鲜奶吧相比巴氏杀菌乳不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9.312,P<0.05).从年度看,2020—2022年3年度巴氏杀菌乳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0,P<0.05).从季节看,春、夏、秋3个季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7,P>0.05),但夏季样品不合格率比春、秋季高.[结论]昆明市鲜奶吧的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污染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所致,表明生产过程卫生条件或灭菌工艺不达标,考虑到产品、食用人群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加强相关产品监测、监管.

    昆明鲜奶吧巴氏杀菌乳细菌污染风险监测食品安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生乳中抗生素含量的不确定度

    陈炜楠杨爱君何瑛梁俊健...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生乳中抗生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含量读数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氯霉素含量测定采用"易瑞乳中氯霉素单检快速检测试纸条"、氟喹诺酮类含量测定采用"易瑞乳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快速检测试纸条",通过分析不确定度来源,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评定模型每一部分,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进一步扩展,得出生乳中抗生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均取置信度为95%时,得到生乳中抗生素含量读数结果分别为:X(氯霉素)=3.20±0.0596,取k=2,扩展不确定度U=0.0596、X(氟喹诺酮类)=3.00±0.0594,取k=2,扩展不确定度U=0.0594.[结论]试验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重复性、取样量、试纸读数仪、结果计算引入不确定度.该方法可为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生乳中抗生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

    免疫分析法生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抗生素不确定度

    贮存时间对酸奶粒径变化的影响研究

    薛江曼曹文燕田桂艳侯晓锋...
    109-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贮存期内酸奶的粒径变化,并监控酸奶口感和质量的相应变化.[方法]对酸奶样品进行前处理后,用粒径检测仪进行测定,选择不同时间间隔的酸奶样品比较研究.[结果]酸奶粒径值随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结论]粒径变化对酸奶保质期内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可为其他相关产品保质期的制定和稳定性监控提供参考.

    酸奶粒径Dmax值贮存时间保质期

    不同储存温度对超巴奶、UHT奶中乳果糖含量的影响

    陈维维尤宏孙中校安美玲...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对超巴奶、UHT奶中乳果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超巴奶、UHT奶分别4℃、25℃、50℃储存,定期检测超巴奶、UHT奶中乳果糖含量.[结果]超巴奶、UHT奶中乳果糖含量呈增长趋势,且UHT奶中乳果糖含量明显高于超巴奶.[结论]50℃储存48 h后,超巴奶、UHT奶中乳果糖含量迅速增加,不利于牛奶营养物质保持.

    超巴奶UHT奶乳果糖温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