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乳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冯艳秋

月刊

1671-4393

zhgry@mail.caas.cn

010-82109890/677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乳业/Journal China Dair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国家乳业政策、交流乳业科技成果、介绍乳业管理经验、传递乳业市场信息、反映国外乳业动态、传播乳业基本知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利膜感官检测仪设计和检测方法研究

    冯立玲张明宇胥文玲蒋志刚...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改善百利膜感官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有效控制质量隐患,同时为百利膜生产企业提供可靠检测方法.[方法]研究百利膜感官检测方法,设计一种百利膜感官检测仪,实现仪器法检测.[结果]百利膜感官检测仪可用于百利膜到厂准入项目,能快速、准确提供检测结果,为企业前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论]该研究实用性高,为行业首创,能在百利膜生产及使用质量控制中起关键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百利膜感官检测

    浅析我国婴幼儿配方液态奶政策法规和监管要求

    郑跃耿健强姜洁郭蕊...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在我国刚兴起,相比婴幼儿配方乳粉尚处在萌芽阶段,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市场总体发展基本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使婴幼儿配方液态奶迎来新进展,推动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开发并逐渐成为高端产品,同时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也为国内奶粉领域发展迎来利好.本文梳理了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现阶段的监管要求和标准,分析拟加强婴幼儿配方液态奶注册及生产许可监管,为监管部门对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开展监督管理提供借鉴.

    婴幼儿配方液态奶注册管理生产许可政策法规标准要求

    乳制品中同时检测维生素K1和K2的方法研究

    李慧娟
    68-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维生素K1和K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锌粉还原柱柱后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K1和K2在15 min内分离出峰.在0.01~1.60 μg/mL浓度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称取样品量5.0 g、定容体积5.0 mL时,维生素K1和K2检出限为2.0 μg/100 g、定量限为6.0 μg/100 g.添加量5~50 μg/100 g时,维生素K1回收率61.0%~108.5%、精密度(RSD)1.1%~9.3%,维生素K2回收率75.6%~104.0%、RSD 2.0%~6.6%,RSD与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试验建立方法回收率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检测乳制品中维生素K1和K2的含量.

    乳制品维生素K1维生素K2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牛初乳益生菌粉调节免疫和肠道菌群保健功能的研究

    李凯锋胡姝敏宫春颖王帅...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牛初乳益生菌粉调节免疫和肠道菌群保健功能.[方法](1)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分别以0.415 g/kg·BW、0.830 g/kg·BW、1.66 g/kg·BW三个剂量的牛初乳益生菌粉(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倍、10倍、20倍)连续给小鼠灌胃30 天后,测定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2)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功能评价.分别以0.415 g/kg·BW、0.830 g/kg·BW、1.245 g/kg·BW三个剂量的牛初乳益生菌粉(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倍、10倍、15倍)连续给小鼠灌胃14 天后,观察试验前后自身及组间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变化情况.[结果](1)0.830 g/kg·BW、1.660 g/kg·BW剂量的牛初乳益生菌粉可明显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或P<0.01),1.660 g/kg·BW剂量的牛初乳益生菌粉可提高小鼠的半数溶血值(HC50)(P<0.01),0.830 g/kg·BW、1.660 g/kg·BW剂量的牛初乳益生菌粉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或P<0.01).(2)与对照组以及自身灌胃前相比,各剂量组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0.830 g/kg·BW、1.245 g/kg·BW剂量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牛初乳益生菌粉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功能.

    牛初乳益生菌免疫力肠道菌群

    稳定剂对果味酸羊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田玉秀张小利陈姝璇乌江雨...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生羊奶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白砂糖、稳定剂等,经巴氏杀菌热处理制备果味酸羊奶,对果味酸羊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稳定剂添加量,分析果味酸羊奶的感官、黏度、沉淀量等,探究稳定剂对果味酸羊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稳定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琼脂、果胶单体对巴氏杀菌热处理果味酸羊奶稳定性有影响,尤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影响最大.[结论]对3 种稳定剂复配后,果味酸羊奶稳定性明显改善,结合果味酸羊奶的感官、黏度、沉淀量等分析,筛选出稳定剂的最优复配组合,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含量12 g/kg、琼脂含量1.2 g/kg、果胶含量0.75 g/kg.

    果味酸羊奶稳定剂稳定性

    沙棘奶啤的研制生产与质量控制

    安美玲陈琪喻文丽张欢欢...
    85-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沙棘、牛乳为主要原料,利用乳酸菌、酵母菌进行两阶段发酵,去除沙棘的苦味及酸涩感,同时增加牛乳的奶香及啤酒的酵母香,自主产生丰富泡沫及二氧化碳带来碳酸饮料的快乐感,通过工艺及产品配方优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一款独特风味并带有强烈刹口感的沙棘口味乳酸菌饮料——沙棘奶啤.

    沙棘奶啤酵母菌生产质量控制

    超声波监控装置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

    葛强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装封合是保证牛奶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封合不良或不规范可能导致细菌滋生、氧气进入、水分进入等问题,影响牛奶品质和保质期.包装封合可靠性对消费者和生产企业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包装封合材料不易监控的关键原因,经多项实际测试,最终实现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场景硬件安装设计与自动化控制程序结合方案,解决牛奶包装封合材料监控问题,攻克难题,填补行业空白,这对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具有意义.

    牛奶包装封合产品无菌性聚乙烯(PE)贴条

    响应面法优化经UHT处理全脂复原调制乳乳化稳定体系的研究

    黄娟吴思翰廖高锋彭小霞...
    97-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复原奶调制乳受奶粉产地、营养指标、使用比例、乳化稳定剂、工艺参数等影响,易出现灭菌生产工艺过程中保温管结垢过多,导致蒸汽压力骤升超出安全阈值、终产品沉淀过多等不稳定现象.[方法]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复配乳化稳定剂、缓冲盐、奶粉品牌、奶粉复水温度和时长对产品稳定性、风味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 Box-Behnken组合试验,优化复配乳化稳定剂应用比例、奶粉复水比例及温度.[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优于澳大利亚优于美国;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30 min条件下,45℃复水温度优于50℃,优于40℃;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1 h条件下,40℃复水温度优于45℃,优于50℃.(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响应面模型最优解结果表明,全脂复原奶调制乳最佳乳化稳定体系及关键工艺参数:(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添加比例0.26%,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复水比例1︰7.2,奶粉复水温度45℃,复水时长30 min,预测感官评分9.273,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0.171,离心沉淀率0.31%.3 个模型的P值均<0.001,对应R2为 0.948~0.981,说明3 个响应方程吻合程度较高.在该条件下进行中试试验验证,对应复原奶调制乳的综合感官评分9.14,上机24 h的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仅为0.182,3 000 rpm、30 min条件下的离心沉淀率仅为0.35%,与预测值接近,证明模型有效.测得其粘壁率0.25%,均质指数5.70%,终产品pH值6.42,变化较小,接近于中性,证明产品稳定性较好.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验证结果显示连续生产90 吨过程中,试产优化后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对应中间段的压力上升幅度较(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生产方案(原始配方)有明显改善,感官风味结果与实验室一致.[结论]响应面法可有效拟合该调制乳的复配稳定剂添加比例,奶粉复水比例、温度和时长关系,为工业化生产中奶粉过度热循环处理等特殊生产状况提供基础依据,有助于实际操作中快速准确响应相应的对策.

    调制乳复原奶工业化响应面稳定剂总沉淀指数(TSI)

    公共事件中行政执法的优化路径研究——以奶业事件为例

    钱科婷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确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行政执法视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表现,其何以在公共事件中彰显,成为当下社会发展亟需重视的现实问题.从三鹿奶粉事件到麦趣尔牛奶事件,行政执法仍面临一定冲突:一方面,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权利之间存在某种张力;另一方面,执法制度的稳定性难以应对公共事件复杂性的旁逸斜出.因此,本文建议由刚性执法转向柔性执法、从传统执法转向创新执法的路径优化,确保行政执法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现代化优势.

    三鹿奶粉事件麦趣尔牛奶事件行政执法路径优化

    凝聚产学研力量 共谋期刊新发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2024年畜牧兽医科技期刊研讨会顺利召开

    11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