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孙日飞

半月刊

1000-6346

s9550@126.com

010-8210955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蔬菜/Journal China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适宜蔬菜科技人员、推广人员、菜农和农资经销商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赋能——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霍晓倩王东平贾欢欢李青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施蔬菜产业是河北省特色优势产业,在确保京津冀蔬菜周年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北省强化科技支撑,通过新品种选育、土壤修复、节水生产以及品牌建设等技术措施,设施蔬菜实现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产销衔接效率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发等挑战.仍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蔬菜产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蔬菜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方紫妍王天野余璐毕显杰...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调查数据,合理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5年蔬菜生产变化情况及当前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生产调研情况,指出制约兵团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市场流通能力弱、设施闲置、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仍有隐患、技术水平低等方面,提出优先发展城郊高效蔬菜生产、大力发展戈壁设施蔬菜产业、强化政策保障、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等建议,为兵团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蔬菜产业现状面临问题高质量发展路径

    大白菜收获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哲刘俟墨唐金成魏东政...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种植特点,进行大白菜收获机设计开发,已成为我国大白菜机械化生产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出现的主要大白菜收获设备,阐述了其主要的工作结构与基本性能参数,同时对目前国内的主要大白菜栽培方式进行论述,提出了当前大白菜机械化收割所面临的国外机械与农艺不匹配、国内种植农艺不统一、种植规模散乱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种植模式、进行机器关键组件设计提高收获质量减少收获损伤、进行机械通用化及自动化设计、改进加工制造减少成本等方面的发展对策.

    大白菜收获机种植农艺自动化设计发展对策

    DNA指纹图谱技术发展及其在十字花科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邢啸林汪精磊胡天华黎炎...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在我国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上占有重要地位.DNA指纹图谱技术是研究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种子纯度等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该技术逐渐成熟,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物种的真实性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本文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十字花科蔬菜分子标记指纹图谱遗传育种综述

    征稿启事

    32,122页

    植物伤害信号分子细胞外DNA的研究进展

    高欢杨万基王孜然程雯丽...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病原菌形成病变之前,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通过受体识别来源于病原菌的激发子或自身的内源伤害信号分子(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并做出一系列的防御反应,从而阻断或降低病原菌的侵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外自身DNA片段(esDNA)作为一种DAMP,对同种植株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并触发了植株自身特异性的免疫响应.本文系统地总结了esDNA的产生、作用特点、信号途径、潜在受体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esDNA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农业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细胞外自身DNA伤害相关分子模式免疫综述

    甘蓝BoFLCs基因标记开发及优异单倍型聚合

    王娇张斌吴元康杨丽梅...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花抑制因子FLOWERING LOCUS C(FLC)编码MADS-box家族蛋白,在拟南芥的春化途径中起关键作用.为了探究甘蓝BoFLCs在春化过程中的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甘蓝自交系GL的BoFLCs基因进行编辑,显著提早了其开花时间,明确了BoFLCs的基因功能.以晚花甘蓝自交系20-2221(P1,BoFLCs-w)和中早花甘蓝自交系20-2229(P2,BoFLCs-z)为亲本,构建BC1-2P2 和BC2F1 分离群体.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BoFLC1、BoFLC3和BoFLC5在双亲间均存在序列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序列开发了其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BoFLCs特异性分子标记对BC2F1 群体进行筛选,最终获得1个包含BoFLC1-w/w、BoFLC5-w/w纯合单倍型以及BoFLC3-w/z杂合单倍型的植株(BC2F1-29),其抽薹时间和开花时间分别比回交亲本20-2229晚8.00 d和13.00 d;4个包含BoFLC1-w/w、BoFLC3-w/w纯合单倍型以及BoFLC5-w/z杂合单倍型的植株(BC2F1-55、BC2F1-119、BC2F1-121和BC2F1-163),平均抽薹时间和开花时间比20-2229分别晚9.75 d和(13.50 d;3个包含BoFLC1-w/w、BoFLC3-w/w和BoFLC5-w/w纯合单倍型的植株(BC2F1-82、BC2F1-106和BC2F1-192),平均抽薹时间和开花时间分别比20-2229晚11.33 d和15.67 d.本研究开发了BoFLCs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实现了BoFLCs优异基因型的高效聚合,改良了亲本20-2229的抽薹性.

    甘蓝FLC晚抽薹标记开发单倍型聚合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陶美奇潘永飞山溪戴忠良...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花球主要代谢通路及其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及数据库注释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结果表明,青花菜花蕾蜡粉中共检测出显著差异代谢物 24种,包括14种氨基酸类、4种有机酸类、1种脂肪酸类、1种胺类、1种糖类和3种其他类次生代谢物;其中,下调的有18种,包括了13种氨基酸类.综合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获得11条重要性凸显的代谢通路,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次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而重要性最大的是色氨酸代谢.推测青花菜蜡粉缺失可以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调节青花菜花蕾中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含量,进而调控花球的生长、营养品质以及耐寒性.

    青花菜花蕾蜡粉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

    辣椒种质资源炭疽病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郑婉婉赵建荣程春园洪成...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兼经济作物.炭疽病严重危害辣椒生产,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利用18份干椒用辣椒自交系材料,选用红熟期果实,对5种辣椒炭疽病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筛选出强致病菌株,并应用其对529份辣椒材料进行了炭疽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显示,402份干椒用辣椒自交系材料中,1份表现为免疫,1份表现为高抗,29份表现为抗病,62份表现为耐病,其余309份均表现为感病;127份干椒用杂交组合材料中,3份表现为免疫,1份表现为高抗,23份表现为抗病,24份表现为耐病,其余76份均表现为感病.利用炭疽病抗性差异显著双亲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方法,对辣椒炭疽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多基因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为最优模型.

    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遗传分析

    河北保定地区黄瓜花叶病毒与马铃薯Y病毒复合侵染叶用莴苣分子鉴定

    陈利达李畅李敬蕊吕桂云...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RT-PCR方法对采集自河北保定地区的疑似叶用莴苣病毒病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CMV和PVY分别扩增得到大小为 260、420 bp的单一条带;通过核苷酸序列Blast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河北保定地区叶用莴苣病毒分离物分别与印度番茄CMV分离物(MN514839.1)、印度马铃薯PVY分离物(JX945850.1)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分别为95%、92%.本研究首次检测到河北保定地区叶用莴苣病毒病是由CMV与PVY复合侵染所致.

    叶用莴苣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复合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