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孙日飞

半月刊

1000-6346

s9550@126.com

010-8210955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蔬菜/Journal China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适宜蔬菜科技人员、推广人员、菜农和农资经销商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地获得芥蓝双单倍体(DH).经田间综合评价筛选,应用DH系育成了不同熟性的芥蓝一代杂种20M4芥蓝、21M2芥蓝和22M11芥蓝.

    芥蓝游离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双单倍体

    辣椒疫病生防菌筛选及其防效

    赵沛邢敏康萍芝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从辣椒植株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菌株S39,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S39及其代谢产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抑菌谱、防病促生效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生防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39对辣椒疫霉菌平板对峙抑菌率为83.00%,其次生代谢产物抑菌率达到75.17%;且菌株S39 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 63.80%~86.33%.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75.87%;且对辣椒植株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根长增长率为21.05%.同时,菌株S39能显著增加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抗菌物质,作为生防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辣椒疫病内生细菌生物防治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蔬菜》

    90页

    菜豆田春季常见杂草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李梦妤汤诗彤陈亿兵刘大军...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对菜豆安全且对常见苗前杂草防效较好的除草剂,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17种除草剂进行筛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扑草净、精异丙甲草胺对苗期菜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试验发现,药后30 d,45%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CS)135~215 g·(667 m2)-1 对菜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总株数防效为77.52%~78.58%,鲜质量防效为88.21%~88.92%,且对菜豆有较好的安全性,菜豆增产11.61%~20.51%.说明45%精异丙甲草胺CS可作为菜豆播后芽前常见杂草防治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杂草防除菜豆除草剂安全性防效

    黄瓜不同生态型品种资源耐湿热性鉴定

    仝培江徐文俊潘玉朋刘汉强...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黄瓜品种资源耐湿热性尚无系统鉴定,制约耐湿热性育种和生产品种选择的科学和产业问题,采用前期建立的鉴定方法对3个生态型71个黄瓜品种的耐湿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耐湿热值在1.940~3.084之间,其中3个品种耐湿热值低于2.0,对湿热极敏感;1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0~2.4之间,对湿热敏感;46个品种耐湿热值在2.4~3.0之间,耐湿热;6个品种耐湿热值高于3.0,极耐湿热.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将71个品种分为耐湿热型、较耐湿热型和不耐湿热型3大类.总体而言,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以耐湿热型为主,也有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南型黄瓜品种以较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耐湿热的和不耐湿热的品种;华北型黄瓜品种以不耐湿热型为主,也有较耐湿热的和耐湿热的品种.研究结果可为黄瓜耐湿热育种中材料选择和湿热环境下黄瓜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黄瓜品种资源生态型耐湿热性鉴定评价

    淹水胁迫下中国南瓜转录组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刘珍宇王鹏伟郭林鑫陈碧华...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南瓜生产.为研究南瓜耐涝机理,以耐涝性强和淹水敏感的2份中国南瓜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进行淹水胁迫,利用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后,耐涝型南瓜材料013-2叶片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上调,均高于淹水敏感型南瓜材料367-2;013-2和367-2叶片鉴定出3 23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778个,下调表达基因1 453个.GO富集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乙烯反应、磷酸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对乙烯刺激的反应、乙烯激活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中;KEGG注释发现有94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121条代谢通路中,包括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KEGG GSEA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昼夜节律、MAPK信号通路、植物-病原互作等基因集得最高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与南瓜耐涝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

    南瓜淹水胁迫实时荧光定量PC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差异表达基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周秦郭子卿徐诚徐恒辉...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防止苦瓜嫁接苗徒长,以苦瓜品种碧月为接穗,丝瓜品种双依为砧木,研究了二氢卟吩铁、缩节胺、氧化亚铁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砧木幼苗及苦瓜嫁接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种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砧木幼苗和苦瓜嫁接苗的生物学性状影响差异较大.其中,0.12 mg·L-1 二氢卟吩铁浸种处理的砧木幼苗隶属函数值最高,0.07 mg·L-1 二氢卟吩铁浸种处理的苦瓜嫁接苗隶属函数值最高.由此可见,0.07~0.12 mg·L-1 二氢卟吩铁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砧木幼苗质量,并改善苦瓜嫁接苗质量.

    苦瓜嫁接苗植物生长调节剂隶属函数法

    簇生朝天椒新品种国塔612的选育

    陈斌张晓芬杜和山贾志杨...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塔612是以MS两用系18-Y420为母本,以自交系18-Y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簇生朝天椒一代杂种.中熟,生长势强,坐果集中,分枝能力强,有效分枝8~10个.果实簇生,单簇8~12个果,单株结果数80~100个,青熟果绿色,商品果红色;果实指形,纵径约7.5 cm,横径约1.2 cm,果肉厚约0.15 cm,单果质量约7 g,VC含量1 176.0 mg·kg-1(FW),辣椒素含量740.83 mg·kg-1(DW),辣味浓,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中抗疫病,干鲜两用,脱水快,易干制,鲜椒产量1 560 kg·(667 m2)-1 左右,干椒产量390 kg·(667 m2)-1 左右,适合河南地区露地种植.

    辣椒国塔612一代杂种

    辣椒新品种云干椒7号的选育

    杜磊张芮豪钟秋月胡华冉...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干椒7号是以自交系258-1-2-3-1X-1为母本,以丘北辣椒优异单株390-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制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中熟,定植至采收约100 d(天),坐果率高;果实线形,老熟果深红色,平均果长11.5 cm,横径1.1 cm,干制后果面光滑油亮,平均单果干质量1.3 g,香辣味浓,辣椒素含量0.12%,VC含量1 570.13 mg·kg-1;抗疫病,每667 m2 鲜椒产量920~1 080 kg,干椒产量230~270 kg,制干率约25%,适宜云南省文山、曲靖、昭通、楚雄等干椒主产区及海拔2 200 m以下的小果干椒类型地区春季栽培.

    辣椒云干椒7号一代杂种干制

    番茄新品种利番10号的选育

    赵海霞王彦军于安芬李瑞琴...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番10号是以自交系1503为母本,以If15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粉果类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播种至始收约98 d(天),第1花序着生于主茎第6~7节;果实圆形,硬度高,成熟果粉红色、无绿肩,平均单果质量203 g.中抗TYLCV、CMV、TMV、叶霉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每667 m2 产量6 500 kg左右,适宜甘肃、内蒙古、山东、宁夏、青海、云南等地种植.

    番茄利番10号一代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