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钺闫树宁王雁玲王红艳...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癌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但观察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能显著改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癌症疼痛疗效安全性

    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何燕张敏桥韩亚丽蒋达平...
    202-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氯丙嗪+阿普唑仑治疗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奥沙西泮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疗效判定和不良反应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后进行PANSS评分和比较,观察组不同症状评分以及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且治疗后的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疗效判定,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进行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比较,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实施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有效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奥沙西泮联合不良反应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

    俞国成鲁海勤王松根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脊柱源性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组(研究组)和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对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主要临床体征评分、胸腰段脊柱屈曲度、VAS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腰部疼痛、患肢发凉、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L3横突尖部压痛评分、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段脊柱屈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临床价值较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高,其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胸腰段脊柱屈曲度及治疗的总有效率.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脊柱源性腰腿痛机理临床价值

    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汤海燕傅红飞傅娜佳徐洁丽...
    209-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后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213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分为2组,其中未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104例为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109例患者为研究组,以治疗7d为观察期,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研究组不良发应发生率1.83%明显低于对照组7.69%(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后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有明确的预防作用效果.

    低分子肝素下肢骨折中心静导管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贾林黄德清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术后予以碳酸钙D3片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抗骨质疏松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及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并分析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6.4月.相比椎体成形术前,治疗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较对照组BMD一定程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月后,治疗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后续不同随访时间点ODI评分及VAS评分均能有效维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椎体成形术前,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优于术前椎体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月后,治疗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伴随椎体成形术后椎体愈合进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量以及防止骨破坏,增加骨强度,进一步达到治疗骨质疏松及预防骨质疏松性术后再次骨折.

    低分子肝素钙椎体成形术联合骨质疏松骨折疗效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早期康复干预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蔡丽萍傅红飞汤海燕周月红...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结合早期康复干预在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经腹壁皮下注射用药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详细记录2组患者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且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分子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各时间的血小板计数均较干预前升高,干预4 w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39.51±34.62)×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23±28.8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各标志物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凝血分子标志物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均未出现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且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低分子肝素钙早期康复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

    埃索美拉唑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cAMP、cGMP的影响观察

    孟华辉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研究埃索美拉唑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cAMP、cGMP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埃索美拉唑治疗,然后将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胃蛋白酶原、cAMP、cGM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胃蛋白酶原低于对照组,血浆cAMP及cAMP/cGMP低于对照组,血浆cGMP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显著地改善胃蛋白酶原、cAMP及cGMP表达情况,因此在老年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埃索美拉唑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胃蛋白酶原cAMPcGMP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张群王小军杜姝雯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于浙江省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2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艾司西酞普兰组)42例,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浆游离氨基酸及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血浆游离氨基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其对患者的疾病相关血液指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抑郁应用效果疾病相关血液指标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多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

    张继盛王理富叶小荣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与研究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多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状态.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30例,检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 d及7 d的肝功能、肾功能、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5及7 d,观察组的肝功能、肾功能、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地保护急腹症患者围术期多系统的功能状态,在此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乌司他丁急腹症围术期多系统功能状态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优君李云华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观察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天台县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96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加巴喷丁组,每组各48例,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睡眠、焦虑、抑郁状况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巴喷丁组的显效率为60.4%,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干扰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卡马西平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亦明显低于同期卡马西平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卡马西平相比,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疼痛、睡眠和焦虑抑郁情绪.

    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