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赵俊刘广伟纪洪艳辛晓玮...
    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筛选相关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通过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hinese Biological Medicine Date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所有有关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数据信息完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际常用的Jadad评分方法 对纳入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试验进行相关数据资料整理与提取;将提取到的各研究数据应用ReviewManager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 并提出结论 .结果 共纳入11个RCT,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与艾塞那肽相比,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胰岛素效果更明显[MD=0.35,95%CI:(0.11,0.59),P=0.004];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效果方面,艾塞那肽和胰岛素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20,0.11),P=0.58];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降低BMI效果更明显[MD=-2.77,(95%CI:-3.34,-2.20),P<0.00001];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效果更明显[MD=-1.67,95%CI:(-1.93,-1.41),P<0.00001];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方面,胰岛素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OR=0.32,95%CI:(0.19,0.54),P<0.0001];而艾塞那肽则更容易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OR=4.04,95%CI:(2.35,6.93),P<0.00001].结论 系统评价结果 初步显示,艾塞那肽可用于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成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且治疗胰岛素抵抗效果明显,远期结果 仍需大量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艾塞那肽胰岛素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

    辣木籽蛋白对浊度水的去除作用

    徐嘉潞王龙谢鲲鹏谢明杰...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辣木籽蛋白对浊度水的去除作用.方法 采用盐溶与盐析方法 提取辣木籽蛋白,并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辣木籽蛋白浓度;采用混凝搅拌试验测定辣木籽蛋白对浊度水的去除作用.通过测定加入辣木籽蛋白后水中COD、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检测辣木籽蛋白对水质的影响.结果 辣木籽蛋白对高、中浊度水的去除效果好,其去除效果呈浓度剂量依赖.其中7 mg/L的辣木籽蛋白提取液对高、中浊度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2.25%和64.71%.但对低浊度水的去除效果较差,7 mg/L的辣木籽蛋白对低浊度水的去除率仅为31.91%.COD、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测定结果 显示,辣木籽蛋白在有效去除水中浊度的同时,并不会增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结论 辣木籽蛋白对浊度水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中对高、中浊度水的去除作用较强,对低浊度水的去除效果较差.辣木籽蛋白对水质影响较小.

    辣木籽蛋白浊度水去除率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瑞沈承武闫根全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MTT方法 测定细胞存活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LDH、CK、NO水平和心肌细胞内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细胞内eNOS和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川芎嗪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LDH、CK及NO释放水平,抑制MDA表达,提高SOD活性,下调细胞内iNO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川芎嗪能够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增强心肌细胞对于过量氧自由基损伤的耐受能力,保持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保护心肌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川芎嗪能够平衡eNOS/iNOS两种蛋白的表达,维持体内NO正常浓度,防止过量NO所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

    川芎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氧糖剥夺/复氧保护作用及机制

    异丙酚干预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损伤的影响

    张建军王东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MSCs)移植同时予以异丙酚治疗,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 健康SD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300~350 g.体外复苏并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CM-Dil标记)移植前备用.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伤后6 h给予相应治疗随机分成4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AM-MSCs+异丙酚组.利用CM-Dil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阳性细胞数.移植后4周各组随机处死6只,并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GAP-43、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移植后24 h,3天及1、2、3、4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移植后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试验.四周后处死行免疫组化、HE染色.结果 CM-Dil的阳性细胞数AM-MSCs+异丙酚组最多,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次之,损伤组最少,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4周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高于AM-MSCs+异丙酚组(P<0.05);GAP-43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低于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低于AM-MSCs+异丙酚组(P<0.05).移植后1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AM-MSCs+异丙酚组低于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低于对照组(P<0.05).AM-MSCs+异丙酚组穿越平台次数高于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P<0.05),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观察伤后4周病理切片,损伤组未见神经轴索通过,异丙酚组、AM-MSCs移植组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AM-MSCs+异丙酚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结论 异丙酚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可明显改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异丙酚大鼠脑损伤功能

    基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的肺部炎症及氧化应激观察

    蔡莉娟张艳丁学军陈宗伟...
    20-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采用大鼠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其肺部炎症以及氧化应激.方法 将成长期在8周的雄性大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3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LI模型,为达到实验观察效果,在手术12 h药物处死实验大鼠,进行肺组织HE染色分析,并观察MPO及MDA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MPO及MDA水平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基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脓毒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

    脓毒症大鼠动物氧化应激

    分析在胃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李君强蒋茂芬陈国荣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00例胃癌患者癌灶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对比癌灶组织、癌旁正常组织HIF-1α、VEGF检测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癌灶组织HIF-1α、VEGF检测结果 ;复发或转移组、未复发或转移组癌灶组织HIF-1α、VEGF检测结果 .结果 胃癌患者癌灶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60.00%)、VEGF表达阳性率(64.00%)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21.0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浸润深度未及浆膜胃癌患者癌灶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复发或转移的胃癌患者癌灶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阳性率(70.97%)、VEGF表达阳性率(77.42%)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的胃癌患者癌灶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情况(分别为55.07%、5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VEGF在胃癌复发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胃癌病情及预后的重要依据,临床医生应了解胃癌患者HIF-1α、VEGF表达特点,从而对降低复发及转移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临床意义

    岩藻黄素对阿霉素引起心肌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探讨

    齐旭浩张范浩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就岩藻黄素(FUC)对阿霉素(ADR)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性所起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DPPH法研究FUC对自由基所起到的清除作用,采用MTT法研究FUC对ADR引起的H9C2细胞毒性所起到的保护作用,H9C2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AO/EB染色法观察,H9C2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水平变化与H9C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使用Carboxy-DCFDA法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经DPPH法检测发现FUC对氧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力,对ADR引起的H9C2细胞毒性FUC发挥着良好保护作用,FUC对ADR引起的H9C2细胞毒性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机制为减少ADR引起的H9C2细胞凋亡小体增加,使ADR引起的H9C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H9C2细胞内凋亡蛋白Caspase-8水平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水平上调受抑.结论 FUC对ADR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性所起到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使ADR引起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受抑,阻断ADR引起心肌细胞Caspase-8活化路径,由此实现对ADR引起的Cas-pase-3激活与对PARP剪切的有效抑制这一连续过程而实现的.

    岩藻黄素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厚朴中β-桉油醇含量的方法研究

    吴查青王发英关晓娟
    29-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厚朴中β-桉油醇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柱温:135℃持续3 min,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50℃,维持3 min,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持续5 min;恒定流量,流速:0.8 mL/min;检测器温度:250℃;顶空进样,气体进样量:1 mL,顶空瓶平衡温度180℃,平衡时间30 min;用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结果 .结果 薄荷脑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49~24.86μg/mL(r=0.999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RSD为0.84%(n=9).结论 该方法 用于测定挥发油类成分简便、准确.

    顶空气相色谱法β-桉油醇厚朴

    3,4,3″-三羟基对三联苯纳米混悬液制备工艺的筛选

    田晓娜王荣梅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3,4,3″-三羟基对三联苯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纳米沉淀-微射流结合法制备纳米混悬液,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纳米沉淀过程搅拌速度及沉淀温度,微射流均质压力及循环次数对纳米混悬液粒径的影响,通过析因设计考察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粒径的影响,从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纳米混悬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沉淀温度0℃,搅拌速度900 rpm,微射流均质压力1600 bar,循环次数12次,处方组成比例为药物:泊洛沙姆188:卵磷脂为1:0.8:0.8.结论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成功制得粒径较低的纳米混悬液,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纳米混悬液粒径单因素考察析因设计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江碧艳朱虹吕一慧
    34-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3.6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9.09%,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情况,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皮质激素肾病综合征疗效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