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川涛贾志欣刘立君李继强...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环氧树脂/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模压平板制品深入研究了翘曲变形问题.用三坐标测量仪测得平板制品的平面度以表征制品的翘曲变形量.通过邓肯法多重比较各因素的水平显著性影响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趋势;同时分析了纤维分布、孔隙特征、上下模具温度、型腔压力分布等对制品翘曲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制品翘曲量分布在0.302~1.29 mm之间;通过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得到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模压压力(P)>合模速度(v)>保压时间(t)>模压温度(T),影响制品翘曲变形的显著性因素是模压压力.

    环氧树脂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翘曲变形

    《中国塑料》关于论文学术不端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中国塑料》编辑部
    66页

    点载荷作用下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损伤分析

    蒲强何霞王国荣胡刚...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了聚乙烯(PE)材料弹性及屈服参数.建立了点载荷下的管-土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埋地燃气PE在点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分析了点载荷尺寸、管道内压及管道直径的影响.基于DFDI(ductile failure dam-age indicator)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对点载荷下的PE管进行了定量损伤计算.结果表明,与无点载荷管道的损伤结果对比可知,点载荷的存在增大了管道损伤;管道内压变化时管道损伤变化较大;管道直径变化时对PE管损伤影响较小,各管径下的损伤值都比较接近.

    聚乙烯燃气管道点载荷DFDI模型管道损伤

    水性抗氧剂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

    刘孟恩汤千熠张明耀刘伯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抗氧剂的组成CPL/DLTP为2/3时,其ASA接枝共聚物的热氧老化性能最优;随着水性抗氧剂含量的增加,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显著增长;水性抗氧剂的加入量超过1%以后,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增长不显著;在230 ℃空气条件下,添加1%水性抗氧剂的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可达73.1 min,其抗热氧老化能力是相同条件下不添加水性抗氧剂ASA接枝共聚物的80倍以上;水性抗氧剂的组成及含量对ASA树脂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对其表观性能如白度影响明显.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核壳接枝共聚物水性抗氧剂氧化诱导期抗热氧老化能力

    聚氨酯涂料废弃物的化学降解及其资源化利用化

    李国华方学镇沈祝张欣宇...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缩二乙二醇作为醇解剂对聚氨酯涂料废弃物进行醇解,回收低分子量的多元醇,并将再生多元醇与商用多元醇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再生聚氨酯泡沫.采用FTIR、GPC、TG及SEM等对再生多元醇及再生聚氨酯泡沫进行了分析测试表征,对再生多元醇及再生聚氨酯泡沫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将再生多元醇与商用多元醇混合,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再生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一致性,且符合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性能要求;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反应试剂比1∶2,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添加量1.3%,在此条件下,醇解产物的提取率为36.8%,羟值为384.6 mgKOH/g,黏度为476 mPa·s;当再生多元醇在总多元醇中的比例为33%时,所制备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及热稳定性.

    聚氨酯涂料醇解多元醇回收再生

    《中国塑料》征稿简则

    85页

    废弃PE与PET共热解特性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罗冠群赵乐潘雅琪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废弃农夫山泉550 mL矿泉水瓶的瓶盖(PE)与瓶身(PET)作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规模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进行热解实验,探究废塑料PE与PET共热解的协同效应,并在失重阶段尺度上研究共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PE与PET共热解可以促进热解油的生成,提升热解油中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当PE与PET掺混比例为2∶1时,热解油产率最高为84.72%;热解温度的升高促进"双烯合成"与芳构化等二次反应的发生,生成更多的芳烃类产物;PE与PET共热解过程中两个失重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91.05 kJ/mol和215.22 kJ/mol,反应机理分别符合反应阶数机理函数模型和收缩体函数机理模型.

    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塑料共热解动力学

    塑料降解测试中塑料混合物湿度的变化规律

    郭志豪冯涛李字义王晶...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塑料混合物各组分湿度测量方法,以不破坏塑料混合物且测量结果原理上相对准确的干燥称重法为基础,结合GB/T 19277.1-2011的测试方法,设计了塑料混合物湿度的测量方案.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烘干称重法获得的塑料混合物测量的质量湿度差距在3%~5%之间,质量湿度达到9%左右就很难再进行快速变化;塑料混合物湿度变化过程具有常速率、减速率和残余3个阶段,使用Boltzmann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出塑料混合物湿度变化的常速率与减速率阶段的变化趋势;按需补水更有利于需氧生物降解活动的进行,更符合国标对塑料需氧生物降解测试的要求;根据3种气体流量下塑料混合物水分质量散失变化曲线,得到了任意气体流量下的水分质量散失变化曲线计算方法.

    塑料称重法生物降解工业堆肥有机土壤数据拟合含水量

    双螺杆挤出机塑化系统电磁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及应用

    陈浩杨卫民寻尚伦张海涛...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电磁加热相比于铸铜加热对双螺杆挤出机塑化系统的影响,首先针对现有双螺杆机筒和线圈分布建立几何模型,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电磁加热过程机筒磁通量变化以及温度均匀性;另外,在数值模拟的指导下开展具体试验验证,对比了电磁加热和铸铜加热的机筒内壁及法兰温度均匀性、用电量及电磁辐射安全性.结果表明,电磁加热具有更高的控温精度,保证温度均匀性在±1 ℃以内,与模拟结果相吻合;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电磁加热可以实现机筒和法兰同步加热,预热时间节约40%,生产过程节能50%;另外电磁辐射符合国家安全标准(GB 8702-2014),保证车间工人的人身安全.

    电磁加热双螺杆挤出机机筒铸铜加热塑化系统电磁热与传导热理论comsol数值模拟

    场协同扭转螺杆热输运性能的研究

    代瑞潘威黄士争朱家威...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Polyflow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创新提出的场协同扭转螺杆在不同转速下的热输运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温度分布、对流换热系数、黏度、压力等参数对其热输运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常规螺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置有扭转结构的场协同扭转螺杆温度均匀性得到改善,对流换热系数提高,强化了整个体系的传热效果,其中扭转元件串联排布的螺杆换热性能更优.并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原料,采用扭转挤出技术结合机头径向温差、换热系数等参数对常规螺杆与场协同扭转螺杆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结果与仿真一致,证明了场协同扭转螺杆具有强化传热、改善塑化均匀性的特性.

    扭转元件排布换热性能对流换热系数塑化均匀性压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