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杨怀文

季刊

2095-039X

zgswfz@hotmail.com

010-68919774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产、卫生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有害生物,如昆虫、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杂草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此外,相关生物技术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农药生物降解制剂、植物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利用。旨在宣传生物防治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在农林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甜菜夜蛾SeABCB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Bt Cry1Ab35的结合特性分析

    郭晓昌赵丹王倩王冠迪...
    327-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解析Cry1Ab蛋白对主要农业害虫甜菜夜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开展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与Bt Cry1Ab35 蛋白的结合特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SeABCB3 全长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OP948097),开放阅读框为 3915 bp,编码 1304 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 142.66 kDa.进一步克隆了编码膜外区域SeABCB3-OM,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eABCB3-OM,成功表达 38 kDa的重组蛋白;并且Ligand blot及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eABCB3-OM能与Bt Cry1Ab35活化蛋白特异性结合,推测其为Bt Cry1Ab35蛋白的受体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结果表明,SeABCB3在甜菜夜蛾的各龄期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期和马氏管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克隆获得甜菜夜蛾 SeABCB3 基因,分析了各龄期及组织结构的表达情况,明确了SeABCB3蛋白与Bt Cry1Ab35蛋白的结合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t Cry蛋白对甜菜夜蛾的杀虫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克隆与表达表达分析

    褐飞虱凝集素基因NlCTL4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彦丹邵珠龙王正亮俞晓平...
    337-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CTLs)是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一类含糖识别结构域的蛋白超家族,通常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识别外来病原微生物并启动昆虫先天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一条褐飞虱CTL编码基因NlCTL4(GenBank登录号:OQ032531),其cDNA序列全长 93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NlCTL4蛋白N端存在一段由 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C端仅具有一个典型的糖识别结构域,属于S型CT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lCTL4 与半翅目其他昆虫的CTLs 聚为一支,其中与玻璃翅叶蝉CTL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显示,NlCTL4基因在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NlCTL4 在 5 龄若虫期的表达量最高,且在高龄若虫期(4~5 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龄若虫(1~3龄),但在雌、雄成虫中其表达量无显著差异.NlCTL4在褐飞虱雌成虫肠道中表达量最高,脂肪体次之,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低.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丝状病原真菌)均能显著诱导NlCTL4 的表达水平,其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诱导 36 h时NlCTL4的表达量达到顶峰,金龟子绿僵菌接种 24 h时的诱导水平最高.RNAi分析结果显示,抑制NlCTL4 表达后褐飞虱 5 龄若虫存活率及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的抵御能力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褐飞虱 NlCTL4 在宿主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且在开发褐飞虱RNAi抗虫和病原真菌防虫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褐飞虱C型凝集素基因克隆表达模式RNA干扰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YZ01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活性物质初探

    张子奇李光哲丁佳玉王平平...
    347-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链格孢菌 Alternaria alternata 引起的赤星病是烟草上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株 YZ01 进行鉴定、活性物质探究及发酵条件优化,可为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提供菌种资源,为指导其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 16S rRNA和gyr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YZ01 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无菌滤液抑菌试验发现贝莱斯芽胞杆菌 YZ0110%无菌滤液对烟草赤星病菌 Alternaria alternata 的抑菌率为86.56%,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抑菌率为 100.00%.进一步研究发现,贝莱斯芽胞杆菌YZ01发酵液可使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细胞结构受损,导致其原生质体外渗,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其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脂肽及蛋白类物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实验优化菌株 YZ01 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 0.50%、胰蛋白胨 1.50%和磷酸氢二钾 1.50%.发酵液稳定性测定发现,其抑菌活性受温度、pH和紫外处理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该结果为烟草赤星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种资源,也为后续田间应用奠定了基础.

    烟草赤星病贝莱斯芽胞杆菌拮抗作用抑菌活性物质

    苜蓿链霉菌TX21抑菌作用确定及促生物质的鉴定

    杨腾峰闫建培侯星羽沈洪飞...
    359-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链霉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编号TX21,其中对玉蜀黍平脐蠕孢的抑菌效果最优,为 50.0%.采用浸种及喷施的方法探究了菌株TX21发酵上清液对水稻种子和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发酵上清液能使水稻种子胚根和胚芽分别增长 48.5%和 47.1%,黄瓜幼苗根系和鲜重分别增加了37.6%和47.0%,表现出良好的促生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苜蓿链霉菌Streptomyces alfalfae.利用黄瓜子叶叶绿素试验及 UHPLC-MS 方法明确了发酵上清液的有效促生物质,证实其中含有 2-甲硫顺式玉米素核苷(ms2io6A,分子式:C16H23N5O5S).

    链霉菌促生细胞分裂素2-甲硫顺式玉米素核苷

    内生枯草芽胞杆菌WZ10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效及功能测定

    赵远征张超张岩徐利敏...
    370-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枯草芽胞杆菌 WZ10 的生物学功能及对马铃薯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Salkowski's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室内盆栽试验对菌株WZ10 促生能力进行测定;通过室内防病试验和生理生化测定分析菌株 WZ10 的防病效果;并利用透明圈法对其解磷、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WZ10 具有产IAA和解无机磷能力,并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对照植株相比,接种菌株WZ10 后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 14.34%、19.75%和 77.07%,马铃薯植株的 PPO、POD、SOD 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菌株WZ10 对马铃薯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达 80.65%,显著高于 30%甲霜·噁霉灵水剂处理.菌株WZ10 具有较强的促生能力,且对马铃薯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该研究可为后续菌株 WZ10 功能开发和枯萎病病害防治奠定基础.

    枯草芽胞杆菌马铃薯枯萎病促生防治效果

    萎缩芽胞杆菌LB6-2抑制立枯丝核菌活性物质的鉴定

    罗文芳周军辉何伟许建军...
    37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核萌发抑制法筛选出一株细菌LB6-2,对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1.76%,菌核萌发抑制率为 100.00%.通过观察形态学特征、分析理化性质结合 16S rDNA扩增序列分析对该菌株鉴定为萎缩芽胞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OK639005.1).采用大孔树脂法提取发酵产物并进行HPLC制备,对获得的 14 个组分进行活性测定确定其活性组分,从活性组分中制备获得 3 个单品化合物 LBN4-2、LBN4-4、LBN4-5,经 HPLC-MS、NMR 分析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LBN4-2 为Cyclo(Pro-Val)、LBN4-4为Cyclo(D-Leu-L-Pro)和LBN4-5为Cyclo(L-prolyl-D-phenylalanyl),3个化合物的浓度在 4 mmol/L时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 86.16%、84.87%和 83.10%,浓度在 2 mmol/L以上时,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 100%.由此可见,萎缩芽胞杆菌LB6-2具有作为防治立枯丝核菌生防菌剂研发的潜力.

    立枯丝核菌萎缩芽胞杆菌活性物质结构鉴定

    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微胶囊剂的制备及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

    王凯张开娇李洋洋杨大杰...
    388-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微生物菌剂货架期,提高其在环境中存活率,保证其药效,本研究采用复凝聚法分别制备淡紫拟青霉和哈茨木霉微胶囊剂.微胶囊剂以哈茨木霉菌和淡紫拟青霉菌为芯材,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微胶囊的最佳包埋条件.淡紫拟青霉微胶囊成囊条件为:明胶和阿拉伯胶各2.5%(40 mL)为壁材溶液、孢子浓度 1×109cfu/mL、固化pH 和温度分别为:4℃和 40℃、搅拌速度 500 r/min,最终包埋率达(85.44±0.22)%,中位粒径为 23.62 μm.4℃下贮存 720 d,孢子存活率为 95.23%;哈茨木霉成囊条件为:明胶和阿拉伯胶各 1.6%(40 mL)为壁材溶液、孢子浓度 1×109 cfu/mL、固化pH 和温度分别为:4.2℃和 40℃、搅拌速度 500 r/min,包埋率达 92.17%,中位粒径为 27.19 μm.25℃下的存活率为92.11%.4℃下贮存 720 d后,孢子存活率为 96.25%.将制备的复合微胶囊剂用于苹果轮纹病的室内离体测试,当哈茨木霉微胶囊与淡紫拟青霉微胶囊以浓度 6:4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抑制效果可达 60.0%.

    微胶囊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苹果轮纹病

    贝莱斯芽胞杆菌S297对生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李晓梦刘彬田椿燕张阳...
    399-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主要危害生菜的茎基部.本研究以前期分离获得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297 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生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结果显示,贝莱斯芽胞杆菌S297能抑制核盘菌菌丝的生长、菌核的生成和萌发.以 5×107 cfu/mL浓度S297发酵液处理核盘菌侵染离体生菜叶片 36 h后的防效达 84.65%;贝莱斯芽胞杆菌S297与木霉菌协同使用,防效提高至 97.52%,与 50%啶酰菌胺 1 mg/mL处理的防效无显著差异.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S297发酵液(5×107 cfu/mL)防效为 81.08%,与木霉菌协同使用防效为 85.14%,与 50%啶酰菌胺1 mg/mL处理无显著差异.贝莱斯芽胞杆菌S297对核盘菌的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297可使核盘菌菌丝变形,抑制核盘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L)的酶活性,亦抑制核盘菌在侵染生菜过程中草酸的产生.

    贝莱斯芽胞杆菌生菜菌核病生物防治作用机理

    拮抗放线菌2-1-2F的鉴定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

    蒋冬阳吴冰越季文平陈宸...
    41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可高效防控黄瓜枯萎病的生防放线菌,采用梯度稀释和平板对峙法从蔬菜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m(FOC)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 2-1-2F;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 2-1-2F为弗吉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其能产生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不产生嗜铁素和纤维素酶,且菌株 2-1-2F产生的发酵滤液活性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菌株 2-1-2F发酵菌液对黄瓜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诱导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和抗性相关物质含量增加,并于处理后 1~7 d内达最大值.菌株 2-1-2F在黄瓜根部有较强的定殖能力,42 d后在土壤中仍可达 106 cfu/g;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 48.98%和 34.01%.

    弗吉尼亚链霉菌鉴定黄瓜枯萎病生防效果

    生防菌Y26的鉴定、发酵优化及其杀线虫活性测定

    梅凤珍周明超杨丹李香风...
    424-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本实验室前期从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出的一株细菌Y26,测定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经发酵液处理后的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为 95.12%,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 83.51%,故菌株 Y26 可作为根结线虫生防菌资源;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 Y26 为短小芽胞杆菌 Bacillus pumilus;通过 Plackett-Burma 法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菌株 Y26 发酵优化的条件是:玉米粉2.14%,豆饼粉 3%,K2HPO40.57%,MgSO4·7H2O 0.21%,种龄 12 h,pH为 7.2,接种量 2%,培养温度28℃,装瓶量为 50 mL/250 mL,发酵优化后,菌液中芽胞浓度提高 25.69%,10%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从优化前的 78.03%提高到 93.32%.研究结果表明,经发酵优化后的Y26菌液杀线虫活性显著提高,可作为杀线生物菌剂开发应用.

    根结线虫短小芽胞杆菌鉴定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