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HO细胞外源抗体基因拷贝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张慧高文丽李凤智胡加亮...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SYBR Green Ⅰ染料建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HO细胞外源抗体轻链(light chain,LC)、重链(heavy chain,HC)基因拷贝数,并进行方法的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以CHO细胞中稳定表达的B2m(β2-microglo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分别设计适宜的LC和HC基因引物及内参基因引物,确定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精密性及耐用性验证,并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重组细胞株工作细胞库(WCB)及不同传代次数细胞中LC和HC基因拷贝数.结果 外源基因与内参基因引物可特异性结合目标片段;B2m、LC、HC基因引物扩增效率分别为106.7%、106.3%和99.1%,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1%;短时间内少次冻融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不同代次重组细胞株LC和HC基因拷贝数,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成功建立了 CHO细胞外源基因拷贝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线性、精密性及耐用性良好,为其他CHO细胞株表达的外源基因拷贝数检测提供了参考.

    实时定量PCRCHO细胞抗体轻链重链基因拷贝数

    基于U937-NF-κB-Luc细胞系的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郭莎贾哲龙彩凤黄璟...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U937-NF-κB-Luc细胞系的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U937-NF-κB-Luc细胞系为效应细胞,通过荧光素酶发光原理建立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优化方法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以160 ng/mL为初始浓度,进行2倍系列稀释,共10个稀释度)、抗体起始浓度(起始终浓度设为2 000 ng/mL,进行2倍系列稀释,共20个稀释度)、抗体稀释倍数(1.5、2、3、4倍)、细胞接种量(8×103、2×104、4×104、6×104个/孔)、孵育时间(0.5、1、2、3 h),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性及线性范围.采用优化的方法及基于L929细胞的TNF-α中和活性法分别检测5批阿达木单抗的相对效价.结果 阿达木单抗国际标准品的剂量-效应曲线呈典型的S型,且所得数据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R2>0.99.确定最适TNF-α浓度为5 ng/mL,抗体起始浓度为800 ng/mL,抗体稀释倍数为2倍,细胞接种量为2 × 104个/孔,诱导时间为2 h.阿达木单抗等3种TNF-α靶点的治疗性单抗均可获得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其他非TNF-α靶点的治疗性单抗未呈现该曲线;效价理论值对数与其实测值对数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为1.037,相对偏倚均在±12%范围内;各效价样品的相对效价测定值的几何变异系数(geometr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CV)均<20%;理论效价在64%~156%范围内,与检测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y=1.037 4 x-0.023 7,R2=0.998 4.两种方法检测5批阿达木单抗的相对效价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8,P=0.265 1).结论 建立的基于U937-NF-κB-Luc细胞系的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性及精密性,且耗时短(仅需3h),可作为阿达木单抗生物学活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阿达木单抗U937-NF-κB-Luc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生物学活性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Ag85b蛋白原液纯度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金丽婷黄岳张素勤肖文俊...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重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Ag85b蛋白原液纯度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将面积、拖尾因子、峰面积、峰面积RSD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摸索最适检测条件,并依据《中国药典》四部(2020版)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耐用性等验证.结果 当检测条件为有机相洗脱比例30%~95%、检测温度35 ℃、进样量3 µg、95%有机相洗脱时间15 min时,各评价指标结果均较好,在该检测条件下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 5,线性范围为1.8~4.2 µg;重复性RSD为0.01%;中间精密度RSD为0.16%;在柱温与流速细微变动下均具有良好的耐用性.结论 建立了重组MTBAg85b蛋白原液纯度检测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耐用性好,可用于重组MTBAg85b蛋白原液质量控制.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核分枝杆菌Ag85b蛋白纯度

    单纯疱疹病毒膜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婧萍刘存宝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含双链DNA的包膜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人体可引起口唇炎、结膜炎及脑炎等疾病,HSV-2感染可导致多年龄段的生殖器疱疹,这两种病毒均可在人体建立终身潜伏感染.HSV的多种膜蛋白相互作用触发膜融合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糖蛋白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对由gD、gH、gL、gB4种病毒糖蛋白组成的HSV保守的核心融合机制作一综述.由于目前全球尚无HSV疫苗获批上市,因此研究HSV与宿主细胞的作用方式对研发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结构感染机制

    新型BC佐剂系统的研究进展

    江秋虹陶立峰王国治赵爱华...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外已有应用新型佐剂的疫苗上市,国内除铝佐剂广泛应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外,鲜有其他新型佐剂成功上市.本文针对已应用于疫苗临床研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BC佐剂系统的来源、发展历史以及生物学活性和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安全性评价等作一简要综述,为新型疫苗研发中选择该佐剂提供理论支持.

    新型佐剂BC佐剂系统BCG-CpG-DNA新型疫苗

    B型CpG寡聚脱氧核苷酸在细菌性疫苗中的研究进展

    孙敏蒋亚君刘开云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是由人工合成的含有非甲基化CpG的ODN,在疾病预防及临床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B型CpG ODN因具有强免疫刺激作用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疫苗研究中,且部分基序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随着临床治疗中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以B型CpG ODN为佐剂开展细菌性疫苗研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的B型CpG ODN 1826、2006、2007和1668等基序在细菌性疫苗中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细菌性疫苗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B型CpG寡聚脱氧核苷酸佐剂疾病防治细菌性疫苗

    酪氨酸蛋白激酶6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倩倩潘丰彦刘芳陈彻...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氨酸蛋白激酶6(protein tyrosine kinase 6,PTK6)是一种与Src家族密切相关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能够促进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的致癌信号通过下游信号分子,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ERK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经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TK6作为肿瘤的新靶点,可与下游ER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PTK6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与ER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酪氨酸蛋白激酶6肿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相关性

    基于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用于肿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薛鑫张英英王汉杰
    117-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诊疗始终是临床及基础科学的研究热点.近年,基于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已开发出多种肿瘤诊疗方法,与单纯的细菌诊疗方法比较,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诊疗方法可产生多重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肿瘤诊疗功效.将细菌的环境敏感性、趋向性、运动性和低氧生长等特性与纳米技术的可增加难溶药物溶解度、促进药物溶酶体逃逸、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清除等特性有机结合,构建新型细菌微/纳米诊疗平台,可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及药物控释.本文就近年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用于肿瘤诊疗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作一综述,以期为推动肿瘤诊疗研究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细菌纳米技术肿瘤诊疗

    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思考

    张庶萍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数字化生产技术,由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提出,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本文从研究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着手,介绍生物医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目标,提出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智能制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稿约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