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工艺的优化

    张逸驰李媛媛边雅静吴清胜...
    1476-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培养工艺,进一步提高重组戊型肝炎类病毒颗粒(hepatitis E virus-like parti-cles,HEV-LPs)蛋白表达量,并进行工艺放大及验证.方法 对Sf9昆虫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通过摇瓶级联放大,建立7 L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并对细胞接种重组戊型肝炎杆状病毒时的活细胞密度、培养温度及病毒接种比例等参数进行优化,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分析目的蛋白表达量,对目的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检测,综合分析HEV-LPs颗粒形态及蛋白产量,确定适合的重组HEV-LPs培养表达参数,进行连续3批7 L规模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制备.结果 7 L生物反应器对昆虫细胞最佳培养参数为:搅拌速度90r/min,pH(6.2±0.1),培养温度27 ℃,接种重组杆状病毒的细胞密度6.0 × 106 cells/mL,溶氧90%.此时,表达的HEV-LPs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8 000,可与HEV鼠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最终产量为60~70 mg/L,纯度大于95%;TEM镜下可见球形颗粒,直径约20 nm.应用优化参数制备的HEV-LPs重组蛋白产量稳定、颗粒形态均一.结论 成功优化了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培养表达工艺,并进行了放大工艺的稳定性验证,为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生产工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戊型肝炎疫苗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优化类病毒颗粒

    基于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的重组SARS-CoV-2疫苗抗原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李静静刘晓雅程英杰吴常伟...
    1484-1489,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刺突糖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的重组SARS-CoV-2疫苗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方法 以GH4人源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HRP标记的CB6人源单克隆抗体(CB6-HRP)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确定GH4(500、1 000、2 000 ng/mL)及CB6-HRP(3.906 25~500 ng/mL)的工作浓度,并对方法进行线性范围、准确性、精密性、专属性和耐用性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重组SARS-CoV-2疫苗(CHO细胞)原液的抗原含量.结果 GH4及CB6-HRP的工作浓度分别为1 000和31.25 ng/mL.原液参比品在0.488~125 ng/mL范围内与A45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9;准确性验证的回收率在87.2%~120.5%之间;重复性和中间精密性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20.0%;专属性验证的错误率在-16.6%~2.1%之间;耐用性验证的RSD均<20.0%.3批疫苗原液抗原含量分别为638.9、592.4、664.8 ng/mL,RSD为5.8%.结论 建立的基于S蛋白RBD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精密性、专属性和耐用性,可用于重组SARS-CoV-2疫苗抗原含量的检测,为该疫苗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重组SARS-CoV-2疫苗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双抗体夹心ELISA法抗原含量

    两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检测方法的比较

    权娅茹任晋楷陈震邱平...
    1490-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膜免疫荧光抗体(fluorescent antibody-to-membrane antigen,FAMA)法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抗体水平的检测能力,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辅助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糖蛋白E(gE)/糖蛋白B(gB)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定量检测VZV IgG抗体水平的ELISA法.用建立的ELISA法和FAMA法分别检测2 332份水痘疫苗免疫前后各1 166份血清样品的VZV IgG抗体水平,并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ELISA法与FAMA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88%和89.8%,疫苗免疫前血清样品阳性率为76.3%和79.6%,免疫后血清样品阳性率为99.7%和100%;两种方法总符合率为95.8%,Kappa值为0.789;ELISA法与FAMA法检测的抗体水平结果相关系数(R2)=0.705.结论 建立的ELISA法与FAMA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可用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免疫策略的研究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水平糖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膜免疫荧光抗体法

    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的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及片段化程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杨颢时景景周宇荀李凯...
    1495-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的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及片段化程度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为相关疫苗安全性检测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根据CHO细胞Alu序列家族成员clone250和clone49c设计长短2套引物(Alu-L及Alu)及共用探针,同时引入辣椒叶UBI3基因作为外标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及探针,建立Alu序列与外标基因的多重反应体系,通过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中CHO细胞DNA残留量进行定量检测,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定量限、专属性、耐用性、精密性、准确性.另通过比较Alu长短序列扩增曲线的△ Ct[Ct(Alu-L)-Ct(Alu)],判断CHO细胞DNA片段化程度.结果 多重反应标准曲线在0.001~0.1ng/μL浓度范围内,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外标基因的加入不影响对CHO靶标的检测能力;方法的定量限为0.5fg/µL;人类、E.coli、大鼠、小鼠DNA对检测无影响,针对CHO细胞残留DNA的引物探针在7种动物细胞系基因组中无特异性扩增;碎片化DNA样本不影响检测结果;精密性验证变异系数(CV)均<15%;在含1%BSA的生理盐水和PBS2种溶剂中模拟样本回收率均在70%~130%范围内.Alu长短片段扩增曲线△Ct随样本碎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拟合曲线R2≥0.99.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CHO细胞残留DNA进行定量,还可根据△Ct判断样本片段化程度,可用于相关疫苗安全性的检测.

    宿主细胞残留DNACHO细胞Taqman探针多重荧光定量PCR法

    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刘艳何鹏李娟娟申瑷琳...
    1505-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磁珠分离法结合荧光染色法,建立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rotavirus,RV)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原液及成品中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宿主细胞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磁珠法)提取样品中的残留Vero细胞DNA,再利用荧光染色对样品中残留DNA进行测定,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标准曲线并对样品中的DNA残留量进行分析.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耐用性、定量限验证.对6个血清型的单价原液和成品中的残留宿主细胞DNA进行测定,并采用3种不同方法(荧光染色法、qPCR法、分子杂交法)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该方法检测口服六价重配RV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量的定量限为1.25 ng/mL,标准品浓度在1.25~8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单价原液重复检测6次的加标回收率在93.8%~132.1%之间,成品重复检测6次的加标回收率在66.0%~90.0%之间;同一人员对单价原液和成品重复检测6次的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5.5%~16.1%之间,不同人员对单价原液和成品重复检测6次的RSD分别为7.7%和15.6%;用干扰溶液与RNase-free Water分别稀释标准品至25 µg/mL,Vero细胞DNA残留量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在98.0%~138.8%之间,RSD<12%;单价原液和成品不同孵育时间检测结果的RSD分别<16.3%和8.6%;不同时间和不同实验室对6个不同血清型的单价原液和3批成品中DNA残留量检测结果的RSD<7.1%和6.1%;3种不同方法对同一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磁珠分离法和荧光染色法相结合可用于口服六价重配RV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的含量测定,同时也可作为工艺过程中对中间品等关键步骤的评价手段.

    DNA残留荧光染色法磁珠分离法Vero细胞轮状病毒

    实验设计优化MDCK细胞悬浮培养流感病毒H3N2的条件

    王玺阮朝列杨璐洁李卫东...
    1512-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MDCK细胞悬浮培养流感病毒H3N2过程中4个关键控制参数:酸碱度(pH)、病毒加量(MOI)、TPCK胰蛋白酶加量、细胞密度进行平衡和优化,以期提升MDCK细胞悬浮培养H3N2病毒的生产效率和病毒滴度.方法 利用Sartorius(赛多利斯)公司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软件MODDE®设计多因素交互实验方案,确定和优化在pH、MOI、TPCK胰蛋白酶加量、细胞密度4个条件会交互影响的前提下H3N2病毒的感染性滴度(TCID50),使感染性滴度能在4个因素的一定范围内达到较好效果.结果 MDCK细胞悬浮培养H3N2病毒的最佳培养条件取值范围为:pH=7.88~8.00,MOI=0.001,TPCK终浓度 1.70~6.0 µg/mL,细胞密度(55.70~77.28)× 105个/mL,病毒维持培养基为Xene-S001培养基,培养温度为34.5 ℃,培养时间为72 h,摇床转速为100 r/min,CO2含量为3%,在此条件下,H3N2病毒TCID50为6.5;重复试验显示,TCID50CV为1.03%,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结论 H3N2病毒在MDCK细胞上悬浮培养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滴度.

    MDCK细胞悬浮培养流感病毒实验设计

    基于中和抗体的白喉疫苗中类毒素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验证及初步应用

    蔡梦瑶朱德武陈雯刘宏博...
    1518-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中和抗体的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d)功能性抗原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以用于DTd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分析.方法 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中抗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x)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浓度,建立线性标准曲线,参照《中国药典》四部(2020版)要求对方法进行验证,并初步应用于DTd原液检测.结果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包被抗体浓度为5 µg/mL,检测抗体稀释比例为1:5 000,线性检测范围为0.000 781-0.012 5 Lf/mL(r>0.99).该方法与百日咳类毒素(pertussis toxoid,PTd)、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FHA)、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d)及 Sabin 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strain 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sIPV)Ⅰ、Ⅱ、Ⅲ型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线性范围内DTd标准品,精密度验证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4.23%、2.98%、1.81%、6.61%、1.82%,准确度验证的回收率分别为90.67%、105.39%、102.11%、97.76%、81.31%.采用该方法与絮状试验法共同测定12批DTd原液中类毒素含量的Pearson r为0.638 0(P<0.05);检测浓度低于1 800 Lf/mL的原液,Pearson r为0.899 2(P<0.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中和抗体的DTd抗原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良好,为DTd原液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定手段.

    白喉类毒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抗体质量分析

    蛋白磷酸酶1核靶向亚基在肿瘤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郑嘉昊张哲罡
    1524-1528,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磷酸酶1(phosphatase 1,PP1)的调节亚基有200多个,其中磷酸酶1核靶向亚基(phosphatase 1 nuclear targeting subunit,PNUTS)参与PP1的去磷酸化过程,调控PP1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也可通过与特定调节蛋白结合,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中心体成熟和分裂.PNUTS可调控多个与肿瘤形成相关蛋白的功能,如与癌蛋白MYC结合可调控其转录功能,与抑癌因子同源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结合可抑制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负向调节.另外,PNUTS还与Caspase蛋白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本文就PNUTS结构及其在肿瘤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提供参考.

    蛋白磷酸酶蛋白磷酸酶1核靶向亚基肿瘤细胞磷酸化

    质量源于设计在疫苗灌装车间空调系统合规性改造中的应用

    邱野杨晓林褚东琳赵俊鑫...
    1529-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调系统应为药品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生产环境,满足药品生产工艺的动态需求.通过对洁净空调系统进行专项合规性改造,可提高洁净环境运行稳定性,优化冬季洁净区温湿度控制,降低生产过程中污染与交叉污染风险,确保洁净环境符合现行GMP及WHO合规性的要求.本次需改造的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疫苗灌装车间建造时间较早,虽经过局部改造和调整,但仍发现多项空调系统相关风险.因此,本文结合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应用风险分析工具对该车间的空调系统合规性改造方案进行设计,贯穿于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改造实施、系统调试、验证等改造全过程,以期提高改造车间洁净环境合规的可靠性及洁净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解决北方地区疫苗车间冬季制冷降温的行业难题,降低项目改造建设投入成本及洁净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质量源于设计风险分析疫苗灌装车间空调系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4年第37卷主题词索引

    1537-15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