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鸢尾素经PI3K/AKT/mTOR通路调节自噬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李楠刘师伟段瑞雪魏姣姣...
    57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鸢尾素(Irisin)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增强自噬,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以期为临床治疗T2DM和代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T2DM组和Irisin干预组(T2DM+Irisin),高脂高糖饮食5周加小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T2DM大鼠模型.腹腔注射Irisin 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并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及高糖钳夹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1LC3)、家蚕隔离体蛋白 1(p62)、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LAMP-2)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FBG与干预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11.751,P=0.000),随着干预时间延长,T2DM+Irisin组大鼠FBG逐渐降低,从干预第4周开始,较T2DM组显著下降(F=1 008.870,P=0.000);与NC组相比,T2DM组大鼠FINS水平显著降低(P=0.000),经Irisin干预后,较T2DM组显著升高(P=0.000).与NC组相比,T2DM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浓度显著升高(P均为0.000),HDL-C浓度显著降低(P=0.000),经Irisin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分别为0.010、0.000、0.000和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T2DM组p62蛋白表达和LC3Ⅱ/LC3 I值显著增加(P分别为0.008和0.048),LAM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0),经Irisin干预后,LC3 Ⅱ/LC3 Ⅰ值进一步增加(P=0.000),但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47),LAM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0),IHC 结果与 Western blot 结果一致.与 NC 组相比,T2DM 组 p-PI3K/PI3K、p-AKT/AKT 以及p-mTOR/mTOR值均显著降低(P分别为0.006、0.031和0.000),经Irisin干预后,上述指标均进一步降低(P分别为0.033、0.013和0.000).结论 Irisin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为治疗T2DM提供了新的思路.

    鸢尾素自噬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PI3K/AKT/mTOR通路

    脊髓灰质炎疫苗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安全性及基础免疫效果评价

    张瑞邓鹏飞杨丹丹薛曹怡...
    587-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和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安全性及基础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居住的≥ 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3、4月龄进行OPV全程(O-O-O组)、序贯IPV和OPV(I-I-O组)及IPV全程(I-I-I组)基础免疫程序接种,免疫后由家长通过填写自我观察表进行主动监测相关不良反应.免疫前后经上臂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血清中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并计算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组别、性别、户籍、出生体质量和免疫前 Ⅰ/Ⅲ型抗体是否阳性等因素对基础免疫后Ⅰ/Ⅲ型抗体阳转率的影响.结果 O-O-O组有1例嗜睡,1例哭闹;I-I-O组有1例嗜睡;I-I-I组有1例哭闹.O-O-O、I-I-O和I-I-I组免疫前Ⅰ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1.39、8.21和12.56,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7.57、4.02和8.0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815和0.608,P分别为0.061和0.545).免疫前Ⅰ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04%、34.07%和4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59,P=0.001);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94%、9.89%和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188,P=0.075).免疫后Ⅰ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 311.84、1 812.59和833.24,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911.97、1 752.68和419.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48和202.632,P均<0.001);免疫后Ⅰ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56%、100%和100%,Ⅲ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9.04%、100%和99.4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973和1.045,P分别为0.122和0.789).组别、性别、户籍、出生体质量和免疫前Ⅰ/Ⅲ型抗体是否阳性对基础免疫后Ⅰ/Ⅲ型抗体阳转率均无影响.结论 3种序贯免疫程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在基础免疫后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阳转率.

    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序贯免疫安全性免疫效果

    9V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去除方法的筛选及优化

    陈倩陈中伟马浩亮詹远枫...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一种有效去除9V型肺炎球菌(Pn9V)多糖蛋白结合物中游离多糖的方法,并进行工艺优化及稳定性验证,以期用于多价肺炎结合疫苗的制备.方法 制备Pn9V-CRM197结合物,分别采用分子筛(Sepharose 4FF)、离子交换层析(DEAE Sepharose FF)、疏水层析(GP-Butyl)及硫酸铵(ammonium sulfate,AS)盐析法去除结合物中的游离多糖,通过比较游离多糖百分比、多糖回收率及蛋白回收率筛选最适方法,并对确定的方法进行工艺优化.连续制备3批结合物,验证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均可将Pn9V-CRM197结合物的游离多糖降至5%以下,疏水层析多糖及蛋白回收率(34.7%和50.1%)高于离子交换层析(16.2%和25.7%),选择疏水层析去除结合物中的游离多糖.优化的工艺为1.1mol/LAS上样,注射用水洗脱,层析载量为1.81 mg蛋白/mL填料.连续制备的3批结合物游离多糖去除率、多糖回收率及蛋白回收率良好,且批间一致性高;2~8℃放置6个月,结合物稳定性良好,(25±2)℃放置6个月,游离多糖百分比显著增加(F=5.83 e-32,P=0.003),且>25%,不适宜高温保存.结论 建立了有效去除Pn9V蛋白结合物中游离多糖的疏水层析工艺,该工艺稳定性良好,也为其他型别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游离多糖的去除提供了参考.

    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游离多糖疏水层析

    外泌体miRNA提取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张益国张美美王丽丽王小鑫...
    598-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及优化外泌体miRNA的提取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以MSC、NK、CIK细胞外泌体miRNA为研究对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gDNA去除柱对外泌体mi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效果;并以浓度、纯度及基因表达水平(Ct值)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方法中的裂解液(外泌体G2裂解液及外泌体miRNA裂解液)及聚集试剂(无水乙醇及异丙醇).采用建立的方法、Trizol法及Trizol磁珠法提取MSC、NK、CIK细胞外泌体及健康人血清外泌体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gDNA去除柱可有效去除外泌体miRNA中的基因组DNA.外泌体miRNA裂解液提取MSC、NK、CIK细胞外泌体miRNA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外泌体G2裂解液(1=6.358,P=0.020);外泌体G2裂解液提取的miRNA样品纯度均偏低,存在杂蛋白污染,而外泌体miRNA裂解液可有效去除污染;外泌体miRNA裂解液提取C1K细胞外泌体miRNA的miR-Let-7i、miR-16-1、miR-150基因Ct值明显低于外泌体G2裂解液(t=30.120,P=0.008).异丙醇提取MSC、NK、CIK细胞外泌体miRNA的浓度明显高于无水乙醇(t=8.567,P=0.010),纯度明显高于无水乙醇(t=6.214,P=0.020);两种聚集试剂提取CIK细胞外泌体miRNA的miR-Let-7i、miR-16-1、miR-150基因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297,P=0.120).与Trizol法及Trizol磁珠法比较,采用建立方法提取CIK、NK、MSC细胞及健康人血清外泌体miRNA的miR-Let-7i、miR-16-1、miR-Let-7a、miR-150基因表达量更丰富,总体Ct值较低;且熔解峰较突出、尖锐,表现为单一主峰.结论 采用建立的方法提取的外泌体miRNA具有较高的浓度及纯度,Ct值稳定,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为外泌体miRNA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外泌体miRNA裂解液聚集试剂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基于自组装多肽的无血清细胞冷冻保存

    郑义哲李东东王蕾张萱...
    605-610,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实现基于自组装多肽(Peptide)的无血清低DMSO的高效细胞冷冻保存.方法 使用胎牛血清(FBS)、DMSO和Peptide 3种冷冻保护剂(cryoprotectant,CPA)进行组合冷冻保存Hepa1-6细胞.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术及细胞计数等方法检测冻存后细胞的存活率、回收率及增殖能力,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检测CPA抑冰性能,最终确定一种用于细胞冻存的高效CPA.结果 Peptide可在DMSO溶液中形成纤维网络水凝胶封装细胞,支撑细胞呈三维(3D)立体分布.在无血清条件下,与5%DMSO及0.1wt%Peptide组相比,用0.1wt%Peptide联合5%DMSO作为新型复合CPA冻存Hepa1-6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及冻存后回收率,且与10%DMSO+20%F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83和2.164,P均>0.05).此外,与10%DMSO+20%FBS组相比,0.1wt%Peptide+5%DMSO组冻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3.513,P>0.05).DSC测试显示,基于Peptide的CPA抑冰性能良好.结论 使用0.1wt%Peptide联合5%DMSO作为新型复合CPA具有良好的细胞冻存效果.

    细胞冻存自组装多肽无血清DMSO

    昆虫融合抗冻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

    麻强强谭婷婷寇丁月海瑜涵...
    61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用低温乙醇法、硫酸铵盐析法及等电点法提取的昆虫融合抗冻蛋白EGFP-OcAFP4浓度和蛋白相对得率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不同终浓度的乙醇(5%~65%)、硫酸铵(0.2~3.0mol/L)及pH(5.6、5.4、5.2、5.0、4.8、4.7、4.6、4.5、4.4)提取重组质粒pET28a-EGFP-OcAFP4诱导表达液破菌上清中的EGFP-OcAFP4,并检测其纯度及蛋白相对得率.结果 乙醇终浓度为30%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86.21%,蛋白相对得率为6.89%;硫酸铵终浓度为2.0 mol/L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42.33%,蛋白相对得率为30.83%;pH为5.0时提取EGFP-OcAFP4的纯度最高,达15.46%,蛋白相对得率为11.97%.结论 低温乙醇法、硫酸铵盐析法和等电点法均可用于EGFP-OcAFP4的提取,但低温乙醇法和硫酸铵盐析法提取蛋白的纯度及相对蛋白得率更高,更适用于EGFP-OcAFP4的提取.

    抗冻蛋白低温乙醇法硫酸铵盐析法等电点法纯度蛋白相对得率

    吸入性疫苗递送研究进展

    王颖邹全明顾江
    617-620,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道是病原体感染最常见部位,也是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吸入性疫苗不仅能诱导黏膜局部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而且能激发全身性IgG抗体和局部呼吸道的细胞免疫应答.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递送系统,使吸入性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近年来,基于微粒的递送系统为吸入性疫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经合理设计后获得最佳理化特性的微粒疫苗不仅能防止抗原被酶降解,而且能靶向抗原递呈细胞,从而产生长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目前吸入性流感疫苗Flumist已在国内外获批上市,2022年,我国批准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此外,还有大量吸入性疫苗已开始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吸入性疫苗递送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肺部吸入性疫苗递送系统

    小脑蛋白家族在寨卡病毒生物安全事件中的潜在作用

    杜金凤杨建杨杰赵攀峰...
    62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寨卡病毒可跨越生物屏障感染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小脑蛋白(cerebellin,Cbln)家族作为神经系统发育中关键的调控因子,与寨卡病毒之间可能存在干扰和调节的相互关系.介于寨卡病毒的病源特征、Cbln家族的功能特点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Cbln家族有望成为寨卡病毒感染后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寨卡病毒与Cbln家族之间潜在的病原学和免疫学关系作一综述,探讨Cbln在维护神经系统功能和保障生物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生物安全小脑蛋白家族寨卡病毒神经系统发育病原学

    基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标准的出口疫苗追溯标识系统的应用进展

    刘睿智刘一漩林强李志敏...
    627-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接种疫苗是预防SARS-CoV-2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要求使用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lobal Standard 1,GS1)标准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和治疗制剂的跟踪与追溯.追溯标识系统是追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实施追溯的前提,贯穿于整个产品追溯过程中.通过对出口疫苗产品各级包装及物流单元进行全球唯一性编码、建立疫苗追溯码和物流单元追溯码标识,帮助出口疫苗生产企业建立追溯制度,实现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信息的追溯,可强化出口疫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和有效处置、问题产品召回及原因分析,增强国际市场对中国疫苗安全的信任与认可.本文对出口疫苗产品建立追溯制度的重要性、GS1系统在国内外医疗领域的应用、出口疫苗产品追溯标识编码、条码表示及质量要求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出口疫苗产品建立追溯标识制度,满足国际标准法规要求提供参考.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标准疫苗追溯标识系统

    我国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注册申报现状及药学审评思考

    阚红金韦薇程速远
    634-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双特异性抗体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已有近200个双特异抗体正在进行临床研究,10余个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获批上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双特异性抗体注册申报现状,并结合药学审评经验及相关文献,对此类产品药学开发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药学开发及评价提供参考.

    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申请新药上市申请药学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