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输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王憬惺

月刊

1004-549X

cjbt@cjbt.cn

028-61648584

610052

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中国输血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2022年广州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筛查结果分析

    刘旭映黄伯泉廖芬芳李仲平...
    439-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BO、RhD血型的分布情况,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更好为献血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常规ABO、RhD血型检测,统计分析ABO血型构成比,对ABO正反不一致血型、RhD初筛阴性的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确证,分析ABO亚型检出情况及漏检原因。结果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共筛查献血者标本 749123 份,剔除重复献血者后的标本 513291 份,其中ABO血型分布为:O型 208126 份(40。55%)、A 型 138859 份(27。05%)、B 型 130987 份(25。52%)、AB 型 35319 份(6。88%)。ABO血型初筛正反不一致506 份,其中弱/无红细胞反应58 份、额外的红细胞反应16 份、弱/无血清反应215 份、额外的血清反应 217 份;经血型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确认ABO亚型 44 份,其中A亚型 13 份、B亚型 26 份、AB亚型 5 份;B(A)3 份;类孟买血型 14 份。重复献血者漏检率最高的血型是A3/B3 类亚型(68。42%)。在 513291份标本中共检出意外抗体阳性 128 份;RhD血型初筛阴性共 2277 份,其中RhD阴性确认 2188 份[2188/513291(0。43%)],RhD变异型 89 份[89/513291(0。02%)],合并检出意外抗体 30 份[30/2188(1。37%)]。结论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分布O>A>B>AB,RhD阴性人群占比为 0。43%,略高于全国汉族人群 0。3%~0。4%;ABO血型亚型以B亚型为主;A3/B3类亚型的检出率及在常规血型检验中漏检率最高。

    ABO血型RhD血型正反不一致血型无偿献血者

    长沙地区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回顾性分析

    李尚武康甜袁媛罗佳...
    44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本中心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主动归队情况进行分析,为主动召回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从本中心启奥采供血信息系统中采集 2019 年 1 月—2023 年 9 月符合归队条件的献血者信息,对其主动归队情况进行追踪和回顾性分析。统计符合归队条件献血者主动归队人口统计学特征、主动归队率,再次献血率,采用χ2 检验比较归队合格率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再次献血的因素。结果 符合归队条件的献血者共3361名,主动归队率为2。7%(91/3361),归队合格率为80。21%(73/91)。不同性别、学历、献血次数、检测项目、献血类型的符合归队条件献血者的归队率(3。3%vs 2。1%;3。7%vs 2。3%;9。3%vs 4。0%vs 1。3%;7。7%vs 2。7%vs 1。9%vs 1。3%;18。1%vs 2。0%)比较均有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献血者归队合格率(61。1%vs 94。4%vs 81。8%)比较有差异(P<0。05)。献血者再次献血共 126 人次,共献血 47800 mL,再次献血率为 49。3%(36/73),再次献血合格率 98。4%(124/126),再次献血者与首次献血者的献血类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中心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主动归队率较低,但归队合格率和再次献血率均较高,再次献血方式以单采献血为主,归队成功的献血者献血意愿强烈。

    反应性献血者归队假反应性血液安全无偿献血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检测系统在献血初筛中的应用评估

    傅立强桑列勇王琴余波...
    449-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便携式微流控生化分析仪在献血者献血前检测中的筛查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献血者标本、临床血液标本及定值质控品,参照ISO15189 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相关文件,用微流控生化分析仪MS200 进行血红蛋白(Hb)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项目的精密度、准确度等验证,同时与其他检测系统进行比较。结果 微流控生化分析仪MS200 Hb检测批内精密度在1。40%~1。46%,批间精密度在1。91%~1。94%,准确度偏倚在-0。9%~-1。3%,ALT检测批内精密度在 3。77%~4。86%,批间精密度在 4。92%~6。02%,准确度偏倚在-3。0%~-4。8%,2 者均在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的范围内;MS200 生化仪与Hb201 分析仪同时对 1189 份献血者末梢血标本进行Hb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65 份标本MS200 生化仪与XS-900i血细胞分析仪2 者Hb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2=0。986,P=0。000);1065 份标本MS200 生化仪与AU480 生化分析仪2 者ALT检测所有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其呈正相关(R2=0。965,P=0。000);ALT增高标本对Hb的检测结果、Hb值异常标本对ALT检测结果均不产生影响,2 项目间检测无干扰。结论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MS200 生化分析仪其方法学性能可靠,能满足献血前检测需求。

    离心微流控献血前检测HbALT性能验证

    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构建

    贺韦东戎志全肖晨黄均磊...
    45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血站管理者可以实时对血站全流程关键业务运行态势进行全流程掌握,实现对血站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提升业务工作效率和保障血液质量。方法 从编制依据、血站业务范围、岗位监督管理内容、总体框架设计、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界面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程序开发和上线调试等多个方面,建立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并将其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及时、全面地记录从采血到供血全过程的业务流程关键指标信息,通过手机APP的方式进行展示和管理,于 2023 年投入血站使用后对 2023 年和 2022 年总采集量、总制备量、总供应量,以及检验不合格报废率和非检验不合格报废率(不含乳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手机APP,实现了"移动办公"式监督管理,2023 年正式投入使用后,2023 年总采集量、总制备量和总供应量均高于 2022 年,分别增长 5。88%(13247/225454 U)、4。73%(24156/510698 U)、6。70%(34814/519914 U),检验报废率(0。54%,2868/534854 U)显著低于2022 年(0。60%,3047/510698 U)(P<0。01),非检验报废率(不含乳糜)(0。12%,649/534854 U)显著低于 2022 年(0。19%,991/510698 U)(P<0。01)。结论 基于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满足血站不同管理者不限时间和地点的标准化管理服务需求,实现对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还可以持续提升血站业务工作和血站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障血液资源供应。

    血站血站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监督管理

    治疗性单采红细胞罕见不良反应2例

    吴玲甘新宇谭强张利...
    462-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 2 例治疗性单采红细胞患者发生的罕见不良反应的分析,探讨治疗性单采红细胞更多地排除标准及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方法 2 例有治疗性单采红细胞适应证的患者,使用单采技术从患者体内采集出红细胞保存备用或弃去。结果 其中 1 例采集后出现持续性房颤及痛风发作;1 例采集中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及采后血红蛋白的持续降低。结论 严格掌握治疗性单采红细胞的排除标准,加强房颤及痛风患者采集全过程监测,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治疗性单采红细胞排除标准不良反应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检出抗-K、抗-Wra的血清学分析

    黄娴赵瑛李彤彤杨扬...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 1 例使用达雷妥尤单抗患者的抗-K、抗-Wra标本特点进行分析,以研究合理的血清学检测途径。方法 选取盐水法、凝聚胺、卡式抗人球蛋白方法、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处理、胰蛋白酶处理、木瓜蛋白酶处理等方法,对患者血浆、酸放散液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用K抗原阴性红细胞吸收患者血清后热放散。分析抗体性质,持续检测效价。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后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患者血浆在盐水、凝聚胺介质中检出抗-K、抗-Wra,患者自身放散液中应为达雷妥尤单抗。木瓜酶不能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DTT、胰蛋白酶处理红细胞后可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但DTT处理破坏K抗原,漏检Kell系统IgG抗体;胰蛋白酶处理不影响K抗原,可检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血清中的Kell系统IgG抗体(抗-k)。该患者抗-K为IgM,盐水法效价4,39d后减弱至盐水法室温不凝集;抗-Wra为IgG,凝聚胺法效价 4,39d后减弱为 1;76d后抗-K、抗-Wra均测不出。选择K、Wra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注,安全有效。结论 DTT处理红细胞可排除达雷妥尤单抗干扰,但要注意Kell系统抗体的漏检。为避免达雷妥尤单抗掩盖同种抗体,可联合使用DTT处理、凝聚胺法、胰蛋白酶处理等多种方法。

    达雷妥尤抗-K抗-Wra血清学试验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杜亚丽付凯飞王燕菊张蓉...
    47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截止至 2023 年 8 月发表的有关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在常规急性跟腱损伤治疗基础上加用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采用急性跟腱损伤常规治疗。Me-ta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跟腱断裂评分、脚跟最大上升高度、小腿围、踝关节活动范围。使用Cochrane手册评估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3 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7 篇文献,共包括 421 例急性跟腱损伤患者,其中,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 212 例,对照组 209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富血小板血浆组较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SMD=-0。44,95%CI:-0。94~0。06,P>0。05),小腿围(MD=1。14,95%CI:-1。56~3。84,P>0。05),踝关节趾屈活动范围(SMD=1。85,95%CI:-1。38~5。09,P>0。05),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SMD=2。61,95%CI:-0。95~6。17,P>0。05),跟腱断裂评分(MD=-5。60,95%CI:-15。36~4。16,P>0。05)与脚跟最大上升高度(MD=-2。48,95%CI:-5。30~0。33,P>0。05)2 组间所有评分系统结局无差异,且 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χ2=2。455,P>0。05)。结论 PRP注射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结局,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急性跟腱损伤富血小板血浆Meta分析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郑诗凡王红徐莹璨吴嘉康...
    47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实体肿瘤内血流和氧气供氧不足,缺氧微环境会加速肿瘤恶化,影响肿瘤预后。因此,改善肿瘤组织的氧合状态对提高肿瘤治疗敏感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是一类携释氧纳米粒子,可到达正常红细胞难以通过的障碍性微循环小血管,为缺氧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已有研究证明,HBOCs作为 1 种潜在的纳米级高效携/释氧剂应用于肿瘤治疗可以增加组织氧合,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缺氧在肿瘤中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肿瘤放疗、化疗、新型动力学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可能机制。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肿瘤微环境肿瘤缺氧肿瘤治疗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展望

    刘凌卢黎琦刘曹毅张静薇...
    482-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相对或者绝对禁忌证无法采集或者使用自体PRP,将来源于严格的捐献者筛选和标准化制备方法和技术的同种异体PRP作为自体PRP的替代品可能对此类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就异体PRP 在创面愈合的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和展望,为其应用于创面修复提供依据。

    富血小板血浆同种异体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