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运(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月刊

1006-7973

zgsyzz@163.com

027-82782748 82824852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32号钻石大厦1504室

中国水运(下半月)/Journal China Water Tran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洛阳市降雨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陈肖依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洛阳市1956~2019年共64年的降雨量资料,运用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法,分析近64年来降雨量变化特征,为预测降雨量未来变化趋势提供借鉴.

    降雨量距平百分率预测

    浅析"侘寂"美学观念在日本建筑中的体现——以待庵茶室为例

    陈斯琪
    62-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侘·寂"是一种思想,一种美学,一种世界观,它强调在不完美中发现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环,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建筑设计的重要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侘寂美学观念的解析和日本国宝待庵茶室的实例分析,总结出日本建筑中侘寂美学的意象特征,以此促进在建筑设计中对侘寂美学观念的理解和思考.

    侘寂日本建筑待庵茶室

    基于生态理念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片区为例

    袁小淋刘政极任钰馨赵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现有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处在亚健康边缘的不平衡问题,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东南部一区域的规划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绿色生态、以人为本及舒适性三大原则,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策略,进行了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探索研究,为今后城镇生态宜居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和谐共生

    通州湾新出海口起步工程方案比选研究

    顾云飞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州湾新出海口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之一,其方案选择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新出海口起步工程不同方案下的流速变化及冲淤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防波堤对航道及港池的减淤效果不明显.腰沙根部处于高滩,工程建设后淤积量较大.三沙洪中段深槽区域采用实堤方式将引起滩槽冲淤变化明显.工程布置于三沙洪尾部深槽段,外侧无防波堤方案最科学合理.

    新出海口起步工程数值模拟

    宁波某高桩码头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与分析

    李晓锷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的大型港口,水工码头通常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对于高桩码头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宁波市某高桩码头的检测评估,对该码头的上部结构外观以及钢筋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等耐久性指标的检测,结合《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 304-2019)中的相关规定,对码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高桩码头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评估

    浮码头混合锚泊系统受力分析

    顾焱华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某浮码头工程案例,对岸上缆绳、水下锚链组成的混合式锚泊系统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锚链、缆绳和趸船组成的柔性空间结构体系进行精细化分析.计算发现,设计高水位时锚链张力大于设计低水位情况,此时对应锚链刚度相对较大,所以趸船位移小于设计低水位情况.对于混合锚泊体系,缆绳、锚链之间受力分配与水位有较大关联性;由于岸上缆绳一般为直线受力状态,不同水位张力大小变化幅度小于锚链变化幅度.设计低水位时锚链张拉刚度较小,此时岸上缆绳最大张力有所增加,荷载分担比例增大;设计高、低水位趸船最大横向位移出现位置也因为岸上缆绳限位作用呈现非一致性.本文计算模式以及相关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浮码头缆绳锚链混合锚泊有限元

    海域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黄哲希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域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数据,筛选出影响海域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水深、水动力条件、地质灾害等影响因素,建立了海域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常权权重,通过变权理论考虑地质因子的内部差异性,建立了海域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变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比常权评价和变权评价结果,变权评价分区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海域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等级的精确度和可靠度.评价结果显示,Ⅰ级和Ⅱ级适宜性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41%,具有建立跨海通道的可行性.最后,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岸区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相应选址适宜性建议.

    海域工程适宜性评价变权理论综合指数法

    规则波因素变化对柔性植被岸滩演变的影响

    吴世双白昊宇温泽轩姚喜问...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植被广泛分布于海岸带与内河河岸,其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十分适合作为生态护岸材料,因此研究在该植被存在时波浪作用下岸滩冲淤演变规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规则波作用下对柔性植被沙质岸滩变化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得到不同水深条件、波高、周期等波浪要素情况下岸滩冲淤的模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水深、波高、波周期对岸滩剖面变化均有影响.其中,槽—坝位置分别随着水深增加、波高减小趋向岸侧迁移,滩肩高度分别随着波高减小、波周期增大而变高.

    规则波柔性植被物理模型岸滩演变

    震中最不利工况下不同涌浪高度对重力坝的动力响应

    张万举闫毅志李梓萌王文雄...
    82-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边界输入法将地震波加载到Koyna(柯依那)重力坝中,对比分析在震中最不利工况下,不同涌浪高度变化对Koyna重力坝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涌浪高度下,坝体的位移应力主要由不同因素控制.其结果为震中最不利工况下的坝体响应提供依据.

    Koyna重力坝地震波数值模拟

    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基坑渗流及稳定分析

    张孟颖卢韬蒋志远刘骏...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分析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条件及土质情况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现有类似基坑支护方式优缺点,最终选用钢板桩作为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利用AUTOBANK(水工有限元分析系统)建立基坑渗流稳定及抗滑稳定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钢板桩处理的基坑渗流安全及整体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钢板桩支护是安全可行的.

    基坑支护钢板桩渗流稳定抗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