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运(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月刊

1006-7973

zgsyzz@163.com

027-82782748 82824852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32号钻石大厦1504室

中国水运(下半月)/Journal China Water Tran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厦门第二东通道A3标段BIM技术应用研究

    张云峰孔令臣郑祺文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现在已经深入工程行业,是整个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其强大的可视化的特点可以直观的将工程中的重要信息展示出来,所见即所得.目前BIM技术在房建中比较成熟,在市政公路行业,成熟的案例较少,但是现场实际施工依旧有很大的需求.因此我们基于厦门第二东通道项目A3标段来探索和实践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BIM互通桥梁碰撞可视化模拟管理平台

    软土地区水泥土搅拌桩路基长期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

    孙玉洁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土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由于成桩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长期沉降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以某沿海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处理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长期沉降特性,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准确地预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长期沉降特性;但由于施工机械的影响,在路基填筑初期,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软土水泥搅拌桩路堤沉降现场实测数值模拟

    复杂环境下承压水地层地铁深基坑变形速率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胡炎辉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通过基坑变形速率监测控制复杂环境下承压水地层基坑的沉降变形是工程施工的难题.本文基于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土建施工某地铁车站,开展了承压水地层地铁基坑施工风险、承压水地层地铁深基坑变形速率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研究表明,承压水地层地铁基坑施工风险,主要包括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水位变化速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墙顶沉降变化速率总体呈现出缓慢减小趋势,最大值小于0.15mm/d,对杭州地铁复杂环境下承压水地层类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铁基坑承压水地层复杂环境变形速率风险控制

    软土地区地铁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和管线的影响分析

    范秀江
    123-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车站基坑施工,其容易引起周边建筑物倾斜、市政管线破裂和地表沉降塌陷.因此,如何对地铁基坑进行有效的监测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以杭州地铁5号线某车站为例,开展了监测方案设计、基坑周边管线沉降特性和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特性研究.研究表明,周边建筑物的累计沉降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体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周边建筑物平均累计沉降最小值为-0.39mm,平均累计沉降最大值为-6.36mm,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量都相对较稳定,沉降最大值为-23.72mm,总体沉降均未超过控制值,可为国内类似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铁基坑软土地区邻近建筑物沉降运营管线沉降基坑监测

    杭州地铁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始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赵胜利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始发段作为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风险源,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依托杭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某区间工程,主要分析了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盾构始发端头井施工技术、始发基座安装技术和始发掘进施工技术.研究发现,盾构始发施工时的初期掘进是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难度较大的环节之一,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始发掘进土仓压力初始设定值为0.49bar,掘进速度为10~20mm/min,刀盘转速为0.8~1.0r/min,扭矩为500~800kN/m,每环掘进的土方量应控制在50.8m3,对类似地层的盾构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地铁隧道盾构始发上软下硬地层端头井基座安装

    软弱地层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多维尺度温度效应研究

    弓毅伟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面临大量的冻结法施工,在淤泥质粉细砂、中粗砂、砂卵石等软土地层施工时极易引发冻结帷幕失效等难题.本文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某区间为背景,对冻结施工的温度变化进行多维尺度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测温孔C1~C9在0.5m、1.5m和2.0m监测点温度达到0℃的平均冻结天数分别为48.3、48和47.1d,冻结70d后测温孔C1~C9在0.5、1.5和2.0m监测点冻结最低温度分别是-14、-16.4和-17.6℃,可为类似地层冻结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冻结法施工联络通道地铁软弱地层温度监测

    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联络通道冷冻加固冻结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詹海鸿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质粉砂岩地层粘土矿物成分与含量不同严重影响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效果.本文以佛山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某区间联络通道为背景,开展了不同位置不同埋深的左线测温孔、右线顶部测温孔、右线底部测温孔和盐水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左线C2测温孔三个测点温降下降速率均大于C1测温孔;右线顶部C3-C7测温孔测温点位置越深,则温度下降速率越快,而冷冻温度则越低;右线底部C8~C11测温孔测温点除C10测温孔5.0m测点的温降速率最大外,其他均呈现出2.0m测点的温降速率最大;盐水温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25d后温差下降至零,可为类似地层地铁联络通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联络通道冷冻法软弱地层加固技术

    函谷关黄土隧道下穿既有输水暗渠施工技术

    高金仓梁新涛郭晶王军红...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道310南移项目函谷关隧道,于黄土地层中下穿既有老旧砖砌结构输水暗渠,施工风险极高.为确保隧道下穿暗渠段落的安全顺利施工,提出并实施了渠内增设防水层、洞内三台阶开挖辅以"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衬砌结构及防排水增强+基底钢管桩支护"等综合施工方案.现场实施及监测数据表明,下穿段隧道各断面初期支护拱顶沉降最大为92.8mm,中台阶水平收敛不超过77.2mm,且初支变形于仰拱闭合后2~3日内逐渐稳定,隧道洞内施工正常有序,最终顺利下穿通过输水暗渠段落.

    黄土隧道输水暗渠砖砌结构下穿施工洞内管棚基底钢管桩

    超大断面小曲线隧道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物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曲康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格化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任何环境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曲线隧道,特别是超大断面小曲线隧道的盾构掘进一直是工程界的建设难题.本文基于杭州下沙路隧道为例,建立了盾构下穿朝阳轮胎厂和海森大厦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建筑物沉降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盾构分别下穿朝阳轮胎厂和海森大厦时建筑物最大沉降值分别是4.69mm和12.75mm,盾构的推进速度、正面平衡压力、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盾尾与管片的间隙控制等是小曲线隧道大直径盾构下穿敏感密集建筑物的关键控制技术,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超大断面小曲线隧道泥水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物控制技术

    钢管桩现浇横梁抱箍吊筋组合支承结构应用研究

    张汉军张新张竞帆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桩式码头钢管桩现浇横梁支承体系通常采用牛腿支撑法,但牛腿的焊接会使钢管桩表面的防腐涂层被破坏,后期修补困难.结合浙江某码头工程,采用钢抱箍和圆钢吊挂组合支承结构,通过抱箍设计计算和现场试验论证,钢抱箍承载力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有效保证了下横梁施工质量,同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同类型现浇横梁施工提供了参考.

    高桩码头现浇横梁钢抱箍试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