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糖葡萄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于灵芝冯丽萍孔志豪朱琦...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用于检测大、小鼠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S.xylosus).方法 本研究选择特异性gehM基因片段作为靶标合成了一套引物,建立了木糖葡萄球菌检测的qPCR方法.对木糖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其他非目标菌进行特异性分析.将木糖葡萄球菌的DNA进行10倍稀释测定其灵敏度.用送检的样本进行了临床应用并测序验证,同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仅木糖葡萄球菌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而其他非目标菌未出现,表明设计的引物对木糖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灵敏度为100fg/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均小于3%.共检测60份临床样品,有5份样品扩增曲线为典型的S曲线,将该qPCR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对,该序列与木糖葡萄球菌的同源性为99.63%,表明该样本木糖葡萄球菌核酸阳性,所检测样本阳性率为8.3%,而培养法的阳性率为6.7%,qPCR方法阳性检出率比培养法略高.结论 建立的木糖葡萄球菌q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实验动物木糖葡萄球菌的检测.

    木糖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79页

    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KM小鼠研究现状及热点

    杨加辉林萌喻松仁罗小泉...
    8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本文对KM小鼠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旨在为国内KM小鼠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纳入了2004年1月1日~2023年6月10日的3981篇KM小鼠相关文献,分析了其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和英文文献被引情况.结果 KM小鼠研究中文文献发文量波动下降,英文文献发文量逐渐上升,国内外对于KM小鼠的研究热度不同.发文最多的3个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日本,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主要是刘慧雯、李光武和赵欣等.国内期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KM小鼠毒理学、免疫学和生殖学方面,国外期刊研究主要集中于KM小鼠细胞生物学、生理学方面.结论 目前,KM小鼠在我国已有80余年的应用与推广历史,主要集中在毒理学、免疫学和生殖学方面研究.KM小鼠虽在实验方面有一定成果,但规范化种群培育、优势研究领域发掘以及动物伦理的进一步推进是未来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KM小鼠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眩晕动物模型分析

    李亚青汪小毅王灿苗明三...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眩晕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其现有动物模型进行分类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吻合情况及其优缺点,以期改进现有的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直观的参考.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从2000年1月~2023年3月的眩晕动物模型资料,根据造模方法进行分类、结合眩晕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和现有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各模型进行赋值,评估其临床吻合情况、评价模型优缺点.结果 现有的眩晕动物模型有颈部手术模型、运动刺激模型、耳源性刺激模型、硬化剂注射模型、飞行变压模型、椎动脉结扎模型、瘀血注射模型;其中,西医吻合度较高的是颈部手术模型(65%)、耳源刺激模型(65%),所有模型中医吻合度均中等(50%≤吻合度<60%)或较低(吻合度<50%),没有中、西医吻合度同时较高的模型.结论 目前眩晕动物模型以西医疾病模型为主,缺乏中医证型模型,中、西医临床吻合度均较高的模型较少,未能突出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色.因此,构建出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紧密结合的眩晕动物模型,可为抗眩晕新药的研发、筛选、临床评价提供更合理更全面的实验支撑.

    眩晕临床病症动物模型

    胰腺导管腺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筛选

    99页

    基于小鼠粪菌移植临床前研究影响因素的讨论

    孙诗琪刘路胡双元王雨岩...
    10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是一种以肠道微生物为靶向,通过将供体的粪便微生物移植到受体的胃肠道,以重构受体肠道菌群的治疗方式.但FMT应对不同疾病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尚未明确,因而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依赖临床前研究的深入.介于当前报道中实验细节高度不一致或不完整,加之缺乏权威的标准及建议,不仅严重影响了其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实验过程的复制,同时阻碍了成果的临床转化.本文回顾并讨论了受体选择及移植样本收集、储存、移植材料制备、移植途径等关键步骤,以期能提高实验动物、耗材及劳动力等因素的利用率,为实现FMT临床前研究的可复制及标准化提供方法学建议与参考.

    小鼠粪菌移植方法学肠道微生物抗生素

    特发性肺纤维化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李智慧余学庆杨曙光于宁霞...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目前,IPF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措施有限.实验模型是深入研究IPF发病机制和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工具,近年来其造模方式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优化,鉴于此,本研究对近年来IPF实验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前研究选择合适实验模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实验模型中医模型

    基于物理方法的皮肤创伤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欧雪余志杰何瑶郑晓媛...
    12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创伤已成为全球性公共问题,尤其是慢性伤口的难愈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生活.目前,物理方法构建皮肤创伤动物模型是研究皮肤创面的主要方法,而不同的皮肤创伤动物模型其生物学特点不同.因此,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近5年与皮肤创伤动物模型构建的相关资料,以小鼠、大鼠、其他动物的皮肤创伤模型进行分类,总结并分析了基于物理方法的皮肤创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评价指标,并评价不同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旨在对皮肤创伤动物模型的合理构建及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物理方法皮肤创伤模型构建评价指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新年发刊词

    秦川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