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杨钊闫阮玉吴洪雨黄恺...
    630-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 5 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 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 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 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 Collagen Ⅰ和 SirT1 表达情况;RT-qPCR 检测肝组织 Prkaa1、Prkaa2、Lkb1 和p53 水平.结果 CCl4 染毒 2 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 和IL-12p70 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 表达下降,p53 表达增多(P<0.05).CMCS 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 ALT、AST 水平;降低肝组织 IL-6、MCP-1、TNF 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 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 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 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 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 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 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 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 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虫草菌丝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AMPK/SirT1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EGCG对顺铂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春雪徐恩爽张风郑家三...
    638-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模型实验,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顺铂(cisplatin,CIS)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保护效果.方法 通过TCMSP、Gene Cards、OMIM网站收集EGCG、AKI作用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PI),Cytoscape 3.9.1 对交集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32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EGCG组、顺铂组(CIS组)和CIS+EGCG组.CON组和CIS组灌胃生理盐水,EGCG组和CIS+EGCG组灌胃EGCG(40 mg/kg),连续 28 d,第 26 天CIS组、CIS+EGCG组腹腔注射CIS(7 mg/kg),第 29 天收集血液和组织.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病理变化;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qRT-PCR及免疫组化验证分析结果.结果 网络药理学筛选出 87 个EGCG与AKI交集基因,25 个核心靶点,通过PI3K/AKT等信号通路和多种生物过程影响AKI的发展;EGCG预处理明显降低AKI大鼠血清中BUN、SCr水平,改善AKI大鼠肾病变,缓解AKI大鼠肾组织凋亡;Western Blot、q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预处理 EGCG 可激活 PI3K/AKT 通路.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推测出EGCG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缓解CIS诱导的大鼠AKI.

    顺铂EGCG急性肾损伤网络药理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647页

    海人藻酸建立内侧颞叶癫痫小鼠模型的研究

    叶祖亮苗育静刘全磊魏鹏虎...
    648-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在一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建立内侧颞叶癫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慢性模型,通过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取健康的C57BL/6 野生型雄鼠 22 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实验组即KA注射组(n=16).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海马CA3 区进行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和KA,1 周后再次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植入脑电记录电极.植入术后 1 周开始记录小鼠脑电活动,统计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通过对小鼠的观察与记录,分别从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验证慢性癫痫模型.结果 本实验对 22 只C57BL/6 野生型雄鼠进行实验,对照组均无癫痫发作,而实验组存活的小鼠均出现癫痫发作.成模的小鼠在行为学上发生了凝视、咀嚼、头面部肌肉抽搐、肢体痉挛等慢性癫痫自发发作行为,有 2 只小鼠因手术死亡、4 只小鼠在急性发作期死亡、10 只小鼠模型成功建立;脑电图呈内侧颞叶癫痫样脑电图改变;在病理组织学方面,经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A3 区神经元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符合海马硬化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使用KA单侧、单次颅内注射构建的模型具有耗时、易操作、易成型等多项优势,该模型展现出与人类MTLE相似的脑电图、行为与神经病理改变,有助于研究治疗颞叶癫痫的药物,是癫痫外科手术预后判断的理想动物模型.

    癫痫内侧颞叶癫痫海人藻酸癫痫动物模型小鼠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稿约

    655页

    斑马鱼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满海硕陈红利何悦孙雅煊...
    656-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言语丧失等,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斑马鱼因其在大脑结构与功能、神经传导及AD致病基因等方面与人具有高度同源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探索AD发病机制、进行AD药物评估、药物筛选等方面的优势展开综述,以期为AD的发病机制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斑马鱼发病机制药物评估药物筛选

    肠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王玺刘浩沈鑫宇孙心...
    66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纤维化(intestinal fibrosis,IF)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并发症之一,其难愈性和复发性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目前该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故造模研究备受关注,但现缺乏公认的动物模型.本文就国内外肠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适用范围、关键特征和优缺点,从造模周期和造模方式两个维度做一综述.

    肠纤维化动物模型模型特点

    Micro-CT在实验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李淑桢戴文敬喻青青田苗...
    676-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辅助检测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包括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口腔疾病、代谢性疾病、中耳及内耳疾病以及肿瘤等,能够提供多样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影像数据,因此已经成为动物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之一.本综述将深入介绍Micro-CT的成像原理、梳理其在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Micro-CT技术上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Micro-CT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应用技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