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香薷籽油对果蝇睡眠、嗅觉能力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徐梦婷朱钰晨苏丹宋永贵...
    1182-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江香薷籽油(Mosla chinensis seed oil,MCSO)对果蝇的生理行为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日龄野生型 W1118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nogaster,D。melanogaster)分为对照组、0。25%、0。5%、1%、2%和4%剂量组,并设雌雄分组。对照组喂食基础培养基,各剂量组分别喂食添加了0。25%、0。5%、1%、2%和4%浓度的MCSO培养基,采用攀爬实验探究最佳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再将果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果蝇通过夜间重复光照刺激法剥夺果蝇睡眠,建立失眠模型。采用食欲实验、攀爬实验、应激实验、嗅觉记忆实验和检测果蝇睡眠-觉醒节律探究MCSO对果蝇生理行为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as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MCSO能够增强30日龄果蝇的运动能力(P<0。01);提高SOD、CAT活性(P<0。01)、降低体内MDA含量(P<0。01);改善衰老果蝇的嗅觉记忆能力。睡眠剥夺后雌性果蝇模型组夜晚睡眠时间减少(P<0。05),雄性果蝇模型组夜晚睡眠时间减少(P<0。01),喂食MCSO后,睡眠剥夺的雌性果蝇夜间睡眠时间延长(P<0。05),雄性果蝇夜间睡眠时间延长(P<0。01)。结论 MCSO对果蝇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能延长睡眠剥夺果蝇的夜间睡眠时间以及提高果蝇的嗅觉记忆力。

    果蝇江香薷籽抗氧化睡眠

    基于小鼠模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张晨阳胡耀华张延英师长宏...
    1191-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骨转移倾向,约70%的患者死于骨转移。小鼠模型是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工具,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理生理学机制的阐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构建动物模型方法以及评价策略,重点总结通过小鼠模型揭示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的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工具。

    前列腺癌小鼠模型肿瘤转移机制研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197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孙然许关振刘越孙莹莹...
    1198-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窦房结及其周边组织发生了损伤,使窦房结发生了兴奋、传导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疾病。为更好地探索SSS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建立出能够模拟人类窦房结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动物选择、造模原理及方法、模型评价方法及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更加深入研究SSS致病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造模原理心率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稿约国内刊号CN 11-2986/Q国际刊号ISSN 1005-4847邮局代号2-748

    1206页

    侏儒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刘一帆黄楠刘煜萱甘玲...
    1207-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侏儒症(Dwarfism)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罕见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由遗传或疾病导致,最突出表型是身材矮小。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方案及鉴定潜在治疗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动物模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侏儒症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从理论依据、模型特点以及研究应用等方面对现有侏儒症动物模型进行总结与讨论,供科研和临床人员参考使用,以便更好地开展对侏儒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侏儒症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生长激素缺乏软骨发育不全

    母婴分离动物模型及其影响学习记忆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娜佘桂芳王娅鑫雷青...
    1215-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是一种生命早期的社会剥夺,会损伤啮齿类动物(主要为大鼠或小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MS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表现及其机制的常用动物模型之一。本文对MS动物模型以及MS影响子代学习记忆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进行MS子代学习记忆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母婴分离学习记忆动物模型

    自噬及自噬相关分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21页

    非手术动物模型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孙榕毛忠南支晓东宋雪霞...
    1222-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含从轻度认知障碍到全面痴呆的一系列疾病,可由不同原因的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引起。建立适宜的动物模型对于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动物模型可以完美模拟VCI的发病机制。目前的VCI造模以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或闭塞为主流方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手术方法的涌现,为研究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本综述就VCI非手术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模型机制、模型特点进行讨论,为研究者选择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血管性认知障碍非手术动物模型建模方法模型机制模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