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

月刊

1673-4696

zgsykx@zgsykx.com

0931-8342195

730046

甘肃省兰州盐场堡徐家坪1号

中国兽医科学/Journal Chinese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推广兽医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兽医科学研究动态,探讨新的兽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药物学、中兽医学、普通病学、基础兽医学、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适于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各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参考。热忱欢迎广大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取双盲审稿,即将严格筛选的稿件送有关专家评审,作者不知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不知作者,以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经评审录用的文稿本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刊出。投稿者请登陆本刊网站参阅本刊投稿指南,投稿电子信箱:zgsykx@zgsykx.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抑制宿主脂肪酸合成关键酶活性影响O型口蹄疫病毒的复制

    别鑫恬杨行陈国辉史喜绢...
    427-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宿主脂肪酸合成对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复制的影响,以猪肾细胞PK-15和IBRS-2细胞为模型,监测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抑制剂对FMDV复制的调控作用;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抑制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合适的抑制剂预处理浓度;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添加外源C75和TOFA对FMDV复制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添加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抑制剂C75和TOFA后,口蹄疫病毒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抑制宿主细胞脂肪酸合成会降低FMD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效率,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MDV的致病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口蹄疫病毒脂肪酸合成关键酶抑制影响

    Rab18调控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的研究

    张正洲王如嘉亓宇翔于瀚哲...
    43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Rab18调控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分子机制,将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共定位系数.结果显示,Rab18与aMPV/C N蛋白均在细胞质中表达并存在共定位,而未接毒组无明显的N蛋白荧光信号,接毒组共定位系数极显著高于未接毒组(P<0.01).将 pCMV-Flag-Rab18、pCMV-Flag、siRab18 以及 siNC 分别转染 A549 细胞,接种 aMPV/C 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分别用qPCR、Western-blot以及TCID50检测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过表达Rab1 8后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干扰Rab18表达后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降低(P<0.01).将pCMV-mcherry-Rab18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蛋白的aMPV/C各基因的质粒共转染A549细胞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18均可与aMPV/C各蛋白在细胞质中发生共定位.将pCMV-Flag-Rab18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蛋白的aMPV/C各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KE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Rab18与aMPV/C N、M2-1和L2共表达的IP样品中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他蛋白无特异性条带.这些结果表明,Rab18通过与N、M2-1和L2蛋白的互作影响aMPV/C的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解析Rab18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禽偏肺病毒C型Rab18病毒复制相互作用表达水平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的研究进展

    王家丽杨帆邵文华黄梦瑶...
    44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最具影响、最难控制的动物疫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偶蹄动物的健康.FMDV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由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组成.本文系统总结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有助于进一步研究FMDV的感染机制并为FMD防控提供参考.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结构功能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制与免疫原性研究

    牟小青张亚茹杨峰尚立宏...
    446-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J581株和无乳链球菌A20株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对制备的3批荚膜多糖进行了多糖、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检测,同时分别用纯化的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偶联制备了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 μg/mL的6种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及质量浓度各为10 μg/mL的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蛋白结合混合疫苗,用这几种疫苗对小鼠进行免疫,采用间接ELISA方法及IgG试剂盒对免疫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小鼠血清进行抗J581和A20株荚膜多糖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及Ig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3批纯化荚膜多糖中,J581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49.78 mg/L,A20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55.76 g/L,2种多糖中蛋白和核酸含量均低于1%,符合疫苗生产要求;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多糖含量的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和荚膜多糖混合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及IgG抗体,且在第28天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其中荚膜多糖蛋白混合疫苗组中J581和A20抗体效价及特异性IgG水平均显著高于6种单疫苗组(P<0.05).本研究为研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奠定了基础.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

    牛诺如病毒和牛嵴病毒及牛环曲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睿雪李玉铎吴国军陈天杰...
    454-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牛诺如病毒(BNoV)、牛嵴病毒(BKV)和牛环曲病毒(BToV)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BNoV RdRp基因、BKV 3D基因和BToV 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能够同时快速检测BNoV、BKV、BToV的三重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较强,仅对BNoV、BKV、BToV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对其他5种常见引发犊牛腹泻的病毒均未扩增出条带;敏感性较高,针对pMD18-T-BNoV、pMD18-T-BKV 和 pMD18-T-BToV 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2.73×104 copies/μL、2.87×104 copies/μL、3.18×103 copies/μL;重复性好,同批次样品的3次检测结果均一致.使用该方法对15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NoV、BKV、BToV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25.49%、38.56%,3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7.18%.与其他学者建立的单一 RT-PCR检测方法相比,符合率分别为94.77%、93.46%、91.50%.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三重RT-PCR方法为犊牛上述国内新发病毒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牛诺如病毒牛嵴病毒牛环曲病毒三重RT-PCR

    PRRSV经典毒株、高致病毒株、类NADC30毒株及类NADC34毒株鉴别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蹇艳银张佳怡张耕馨倪民婷...
    46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不同流行毒株的快速鉴别诊断能力,本研究对近几年国内外流行的PRRSV不同毒株的Nsp2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设计了 1对可用于鉴别4类不同PRRSV毒株的简并引物,建立了鉴别PRRSV经典毒株(C-PRRSV)、高致病毒株(HP-PRRSV)、类NADC30毒株(NADC30-like)及类 NADC34 毒株(NADC34-like)的 RT-PCR 检测方法.结果显示,C-PRRSV、HP-PRRSV、NADC30-like、NADC34-like 毒株 Nsp2 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 1 072 bp、982 bp、679 bp、772 bp,检测限分别为 4.70× 10 copies/μL、3.34× 102 copies/μL、8.57 × 10 copies/μL、5.71 × 102 copies/μL,对其他常见猪病病原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3次重复试验均能够扩增出均匀一致的目的片段;83份临床组织样品共检出阳性27份,其中NADC30-like毒株7份、NADC34-like毒株20份,与GP5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6%.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RRSV鉴别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C-PRRSV、HP-PRRSV、NADC30-like、NADC34-like毒株的快速鉴别和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经典毒株高致病毒株类NADC30毒株类NADC34毒株鉴别

    牛冠状病毒牛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三重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康台生刘影胡煜锋李博文...
    47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检测牛冠状病毒(BCoV)、牛肠病毒(BE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根据BCoV N基因、BEV 5'-UTR基因、BVDV 5'-UTR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的浓度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冠状病毒、牛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三重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该三重PCR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对BCoV、BEV和BVDV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pL;重复性稳定,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在2%以下;特异性强,对常见腹泻类病原无交叉反应.应用此方法检测河南省445份牛腹泻粪便样本,BCoV、BEV和BVDV的阳性率分别为6.5%(29/445)、17.5%(78/445)、12.1%(54/445).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牛冠状病毒、牛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三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为疫病的快速检测及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牛冠状病毒牛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PCR检测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羽欣王树茂段宏勇赵款...
    479-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N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建立针对TGEV N基因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猪源病毒相比,不存在交叉反应,Ct值在1×109~1× 101 copies/μL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标准曲线为y=-3.058 7x+37.7,斜率为-3.058 7.该方法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样品中TGEV抗原核酸的检测和实验室病毒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准确定量及诊断TGEV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手段和检测工具.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基因荧光定量PCRTaqMan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龚宏毅汤承岳华
    485-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的方法,通过对引物和探针筛选、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IBRV和BPIV3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只能特异性地检出IBRV和BPIV3,而对其他无关病原均不能检出;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对IBRV和BPIV3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5.2 copies/μL和18.3 copies/μL.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四川、重庆、河北、安徽和吉林这5个地区的143份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样本以及四川省和青海省的59份牦牛BRDC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肉牛样本中IBRV和BPIV3的阳性率分别为42.66%和39.86%,混感率为22.38%;牦牛样本中IBRV和BPIV3的阳性率分别为44.07%和30.51%,混感率为18.64%.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临床上对IBRV和BPIV3的快速检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丰富了国内IBRV和BPIV3的流行病学资料.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双重荧光定量PCR混合感染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相霞王晓梦张帅
    49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快速诊断方法,基于ILTV gB基因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结果显示,ILTV 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892 9x+44.607,线性相关值(R2)为0.998 8.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 10 copies/μL,批内与批间重复性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64%,且与其他鸡源病原体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的检测阳性率为98.7%,而普通PCR的检测阳性率为92.61%.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ILTV的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ILTV感染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