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

月刊

1673-4696

zgsykx@zgsykx.com

0931-8342195

730046

甘肃省兰州盐场堡徐家坪1号

中国兽医科学/Journal Chinese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推广兽医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兽医科学研究动态,探讨新的兽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药物学、中兽医学、普通病学、基础兽医学、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适于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各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参考。热忱欢迎广大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取双盲审稿,即将严格筛选的稿件送有关专家评审,作者不知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不知作者,以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经评审录用的文稿本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刊出。投稿者请登陆本刊网站参阅本刊投稿指南,投稿电子信箱:zgsykx@zgsykx.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A蛋白S227N突变对基于新城疫病毒载体的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傅彦贇石磊杨星竹胡娇...
    71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HA蛋白S227N突变对基于新城疫病毒(NDV)载体的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向NDV载体携带的H7N9HA蛋白中引入S227N突变,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重组NDV,评价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对鸡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表达HAS227N的重组NDV的毒力弱(MDT>120 h),在鸡胚中的病毒效价高(HA效价∶512;EID50∶109.3/mL),复制性能较强,这些生物学特征与载体病毒及表达野生型HA蛋白的重组NDV相似.S227N突变不影响HA蛋白在重组NDV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此外,表达HAS227N与野生型HA蛋白的重组NDV均能诱导产生较高的抗NDV血凝抑制(HI)抗体;HA蛋白S227N突变能够提高重组NDV免疫鸡的血清转化率,却不能显著提升针对H7N9的HI抗体效价.上述结果表明,HA蛋白S227N突变对基于NDV载体的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没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本研究对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设计、优化与效力评估有参考意义.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新城疫病毒载体HA蛋白S227N突变免疫原性

    华支睾吸虫IncRNA EV19对人肝星状细胞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调控研究

    王晶唐斌王兴洋司光泉...
    718-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华支睾吸虫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出8种可能与纤维化相关的华支睾吸虫lncRNA,进一步利用RT-qPCR证明其中lncRNA EV1、EV17、EV19在华支睾吸虫成虫及其胞外囊泡中均表达.随后构建pcDNA3.1-lncRNA EV19、pcDNA3.1-lncRNA EV17、pcDNA3.1-lncRNA EV1过表达载体,转染LX-2细胞;收集转染后的细胞,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α-SMA、Col 1、Col3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CCK-8检测lncRNA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后,利用RT-qPCR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lncRNA EV19作用靶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EV 19过表达组中α-SMA、Col1、Col 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能促进LX-2细胞的增殖.RT-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 EV19的LX-2细胞中miR-19b-1-5p、miR-29b-1-5p、miR-940表达量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lncRNA EV19靶向miR-19b-1-5p.以上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lncRNAEV19可能通过负调控miR-19b-1-5p促进LX-2细胞的增殖,进而引起纤维化的发生.

    华支睾吸虫人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长链非编码RNAmicroRNA

    猪圆环病毒2型LAMP-CRISPR/Cas12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毛首会杜国玉刘晓波吴锦艳...
    728-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易于操作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检测方法.首先以PCV2的ORF2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4条LAMP与5条CRISPR特异性引物,再分别优化获得LAMP反应体系和CRISPR检测体系中各成分最佳配比浓度,经过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以及符合性验证,最终建立了快速检测PCV2的LAMP-CRISPR/Cas12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最小检测量接近1 copy质粒DNA,灵敏度远高于本实验室常用的PCR方法,且在相同条件下只有PCV2呈阳性结果,其他均呈现阴性,表明特异性良好.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0%,该方法与qPCR之间的符合率较高,可通过肉眼观察在蓝光下的反应产物判断结果.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CRISPR/Cas12a体系适用于PCV2的快速检测.

    猪圆环病毒2型CRISPR/Cas12a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异尖线虫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

    王皓璐赵连静陈秀琴杨亚明...
    735-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快速、便捷、高效的检测以控制其流行,针对异尖线虫内转录间隔区(ITS)保守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并通过优化crRNA浓度等反应条件建立RPA-CRISPR/Cas 12a荧光检测体系,并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重复性,通过人工污染样品验证其实际检测能力.结果表明:RPA-CRISPR/Cas12a荧光检测体系可在40 min内完成反应,敏感性为1 copy/μL,该方法仅能检测出异尖线虫,不与宫脂线虫、肠舌状绦虫、带鱼鱼肉组织、小黄花鱼鱼肉组织反应.本实验建立的RPA-CRISPR/Cas12a荧光可视化检测体系快速、灵敏、特异,可应用于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检测.

    异尖线虫RPACRISPR/Cas12a可视化检测

    CRISPR/Cas9技术在构建荧光标记柔嫩艾美耳球虫β-微管蛋白敲入虫株上的应用

    肖琴曲自刚李文卉张念章...
    742-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弓形虫CRISPR/Cas9质粒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敲入中的应用,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β-tubulin为目标基因,根据Etβ-tubulin基因序列设计向导RNA(gRNA),构建含gRNA的基因编辑质粒及含有目标基因和mCherry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将含gRNA的基因编辑质粒和含有目标基因、DHFR基因和mCherry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共同转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将转染后的子孢子接种雏鸡泄殖腔,并在饲料中添加乙胺嘧啶进行筛选,得到表达外源荧光蛋白的标记球虫虫株.挑取单卵囊进行扩繁,并通过PCR和荧光检测方法分别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对标记虫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通过单卵囊筛选和鉴定,成功获得了 1株荧光标记β-微管蛋白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虫株.结果表明,CRISPR/Cas9技术可应用到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基因敲入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Etβ-tubulin在虫体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柔嫩艾美耳球虫CRISPR/Cas9基因敲入β-tubulin

    鹅星状病毒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张景辉武景琦房立春刘涛...
    749-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鹅星状病毒(GAstV)ORF1b基因与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σC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GAstV与NDRV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903 bp(GAstV)和226 bp(NDRV)可检测到特异性条带,最低灵敏度为1.0× 103copies/μL.在鲁中、鲁西北及鲁南地区不同规模的养鹅场中随机采取320份样本,GAstV的阳性率为21.56%(69/320),NDRV的阳性率为3.44%(11/320),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81%(9/320),单一 RT-PCR结果与双重RT-PCR方法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快速诊断GAstV和NDRV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鹅星状病毒鹅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双重RT-PCR

    冰晶调控剂对活疫苗半成品中伪狂犬病病毒效价的影响

    赵艳红孟繁荣吕芳王军宁...
    757-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病毒活疫苗半成品经-20℃保存后猪伪狂犬病病毒效价降低显著的问题,在伪狂犬病病毒悬液中分别添加4类不同浓度的冰晶调控剂后,经5次冻融循环后检测冻融前后病毒效价损失.结果显示,0.25 mol/L AMG、0.14 mol/L Suc、0.45 mmol/L PVP、0.40 mol/L Lac 组的病毒效价损失分别为 0.20、0.26、0.25、0.31 lg TCID50/mL;将保护效果最好的0.25mol/LAMG与伪狂犬病病毒悬液混合,制备成活疫苗半成品在-20℃条件下保存60 d后,其病毒效价损失小于0.6 lg TCID50/mL;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0.25 mol/L AMG对小鼠、细胞无明显毒性.结果表明:病毒悬液中添加0.25 mol/L AMG经冻融循环后制备的活疫苗半成品猪伪狂犬病病毒效价损失小,且对小鼠和细胞均具有安全性,这为病毒活疫苗生产的冻干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伪狂犬病病毒活疫苗冰晶调控剂冻干工艺优化

    一种口蹄疫灭活疫苗水包油复乳佐剂的制备及其皮内免疫效果评价

    许泽玉尹文竹周宇杰邓碧华...
    76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佐剂选择和免疫途径进行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最终筛选出油酸乙酯、聚氧乙烯月桂醇及PEG400以2∶5∶3的质量比例混合形成复乳佐剂(简称OEPP),配伍口蹄疫灭活抗原,通过皮内免疫小鼠,检测其安全性并探究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OEPP可以在4~60 ℃下稳定存放30 d;体外溶血试验证明,OEPP不会造成红细胞破裂,且红细胞形态良好.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OEPP不会诱发重要生理器官的病变.体内外安全测试均证实OEPP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体内注射使用;皮内免疫OEPP与商品化ISA206后血清中FMDV-IgG抗体效价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肌肉免疫;此外,与肌肉免疫相比,发现皮内免疫可诱导注射部位皮肤组织募集更多的淋巴细胞、炎性细胞.结果表明,复乳佐剂OEPP经皮内免疫可以诱导局部炎性反应,诱导更多抗原递呈细胞聚集,促进了免疫应答效力,为后续本体动物的无针皮内免疫试验提供了试验数据.

    口蹄疫复乳佐剂皮内注射疫苗

    猪圆环病毒2d亚型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小鼠感染试验

    边孟婷梁海英曾智勇汤德元...
    77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贵州省某猪场疑似患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将经qPCR检测为PCV2阳性的病猪血清,无菌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进行PCV2分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PCR及全基因组克隆测序进行鉴定,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对该PCV2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了解其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情况及TCID50,用分离的毒株人工感染BALB/c小鼠,研究其感染性.结果显示,接种F9代病毒的PK-15细胞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病毒液的PCR检测结果为PCV2阳性;全基因组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PCV2全长为1 767 bp,将其命名为PCV-2 GZGD2022;分离毒株与PCV2d参考株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F9代与F1代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达99.7%,与参考毒株相似性在94.1%~98.7%之间;F9代较F1代病毒基因组出现6处核苷酸突变(G155A、G669A、T1474C、T1500C、A1518G、C1572T),在Cap蛋白中有3处突变(F77L、L227P、Y233C),在Rep蛋白中有1处突变(Y195H);该PCV2d可在PK-15细胞中稳定增值;分离株的TCID50为10-4.75/0.1 mL;该分离毒株对小鼠肺、淋巴结有较强的侵袭力.本试验从PK-15细胞中成功分离得到1株稳定增殖的PCV2d毒株,研究结果为PCV2后续病原学研究奠定一定基础,为PCV2疫苗株筛选提供了材料.

    猪圆环病毒2型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分离鉴定小鼠感染试验

    民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B112株调控内质网应激预防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吴佳鑫杨晓钰李卓然项晴...
    784-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民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预防LPS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引起炎症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从抗病性和耐寒性较好的优良猪种民猪的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菌株B112确定为唾液联合乳杆菌.应用单层平板打孔法测定该菌株和三元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以此来反映菌株的抑菌能力.采用体外细胞模型构建的方法,使用唾液联合乳杆菌B112预处理IPEC-J2,然后用LPS刺激IPEC-J2模拟肠道炎症,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民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B112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三元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JCM12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无抑菌作用,但对沙门菌的抑菌效果强于民猪源杆菌.体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民猪源唾液联合乳杆菌B112可以降低由LPS刺激引起的IL-6等炎性相关因子和GRP78等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量.综上所述,从民猪肠道内分离出的唾液联合乳杆菌B112可以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可以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预防LPS刺激IPEC-J2引起的炎症反应,本研究有望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利用唾液联合乳杆菌在预防仔猪炎症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民猪唾液联合乳杆菌分离鉴定内质网应激肠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