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路振富

月刊

1674-1595

zgsykq@163.com

024-23866526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CSTPCDCS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口腔科临床医生诊治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与发展

    刘名刘小舟张广道吴琳...
    385-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在口腔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提供了新的选择。文章探讨了 RPD设计的数字化转型现状与发展,重点介绍了RPD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为RPD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帮助。

    可摘局部义齿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数字化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导平面预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成妮单文汐温涛吴江...
    39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导平面的精准预备对于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还可减轻基牙受到的不良应力,减少食物嵌塞等问题发生。如何确保设计与预备的导平面具有相同平行度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鉴于传统导平面预备导板已无法满足临床精准治疗需求,数字化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导平面预备导板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导平面预备-种植体植入的多功能导板,实现了种植体植入与可摘局部义齿戴入的同期修复,进一步拓宽了数字化导平面预备应用范畴。文章就数字化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导平面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阐述,为后期该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导平面可摘局部义齿3D打印数字化技术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4年第5期重点内容预告

    395页

    数字化技术从临床端助力活动义齿精准修复

    陈虎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中老年人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比例较高,活动义齿是其主要修复方式。然而,传统活动义齿修复技术对医生的临床经验有极大的依赖性,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数字化技术在活动义齿修复的技工端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临床端的操作仍然主要依赖手工完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团队探索和应用了数字化技术方法,有效简化了牙体预备、印模制取和颌位关系记录操作步骤并提升了效果。文章就活动义齿临床端的数字化技术做一阐述,为临床精准高效实现活动义齿修复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全口义齿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技术

    口腔医学三维数据分析相关术语再谈

    赵一姣王勇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维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成为数字化诊疗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口腔医生需要正确认识数字口腔医学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数字化技术。文章针对近年来口腔医学三维数据分析中常用、热点的若干专业术语,包括口腔医学三维数据相关术语、三维数据重叠相关术语和三维数据对比分析相关术语等,详细阐述其概念涵义,介绍技术原理,以期为口腔临床工作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三维数据配准对齐对比分析

    口腔数智仿生诊疗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徐昕恺陈虎王相张旭...
    406-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为口腔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及挑战。文章探讨口腔数智仿生诊疗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首先,分析口腔诊疗机器人在提升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以及机器人在智能洁牙、教学中的应用。其次,探讨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扫描、设计、牙齿分割分类和辅助诊断等。最后,讨论仿生材料在口腔修复、种植手术、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口腔医学领域的三大研究热点,旨在为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激发研究者对口腔医疗技术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并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改进提供实践性参考。

    口腔数字医学口腔机器人人工智能仿生材料

    《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专家共识》解读

    周倜柳忠豪师晓蕊刘峰...
    41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口腔美学修复工作中,数字化美学设计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帮助医生预测并呈现未来的治疗效果,促进医患双方对美学目标达到一致的理解与认知,是实现理想美学修复效果的重要支持。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在数字化美学设计方面缺少系统的认识,相关流程也缺乏明确的诊疗规范和指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详细解读《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阐述其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口腔美学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专家共识

    2013-2023年颌面外伤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万雪丽石永乐
    418-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3-2023年颌面外伤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3-2023年发表的颌面外伤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发文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参考文献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013-2023年颌面外伤相关文献6606篇,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的发文量达到峰值;共涉及120个国家/地区、1332个机构、1833位作者。美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2113篇),其次是中国(654篇);哈佛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20篇),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92篇);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为共被引频次最多的期刊(2679次)。排名前3的高频关键词为injury(1115次)、management(887次)、trauma(517次);纳入分析的关键词被聚类成15个标签,主要涉及神经系统损伤、骨折、颌面外伤及颌面外伤相关经济社会问题4个方面的研究;突现强度排名前5 的关键词依次为 surgical treatment、sport、behavior、peripheral nerve、functional recovery,2021 年开始突现trigeminal neuralgia、validation、systematic review、plastic surgery 等关键词。结论 颌面外伤相关研究热度不断增加,其研究热点聚焦于颌面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管理方面,并逐步向更为精细化和个性化研究领域发展。

    颌面外伤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过渡性充填治疗重度低龄儿童龋临床效果研究

    徐龙博刘智永孙奇娟熊世江...
    426-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过渡性充填修复技术对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济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SECC患儿106例(患牙176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4组,并依据去龋方法(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涡轮机去龋)和充填方法(GIC充填、复合树脂充填)分别记为:化学去龋+GIC组(27例,患牙46颗)、化学去龋+树脂组(27例,患牙48颗)、涡轮机去龋+树脂组(26例,患牙40颗)和涡轮机去龋+GIC组(26例,患牙42颗)。采用自制患儿情绪评价量表比较各组情绪差患儿占比。比较各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治疗成功率,以及治疗后12个月的充填体折断或脱落、继发龋发生情况。结果 4组情绪差患儿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38,P=0。014);且化学去龋+GIC组情绪差患儿占比(29。6%)明显低于涡轮机去龋+树脂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12,P=0。0039)。治疗后3、6、12个月,4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个月,4组充填体折断或脱落、继发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相较于化学去龋+树脂组(0。0%),化学去龋+GIC组的充填体折断或脱落发生率(15。2%)较高;相较于涡轮机去龋+树脂组(25。0%),化学去龋+GIC组继发龋发生率(4。3%)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3)。结论 对于SECC患儿,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联合GIC过渡性充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相较于传统涡轮机去龋联合树脂充填,可使患儿的情绪可控性提高并降低继发龋发生风险;但其应用于累及颊舌面的I类洞深龋时易发生充填体折断或部分脱落。

    化学机械去龋玻璃离子水门汀过渡性充填重度低龄儿童龋继发龋

    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艳萍赵梦雨周如丽黄书丹...
    43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1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所有孕妇行口腔卫生行为调查;采用视诊和探诊结合的方法,对孕妇行口腔检查,记录牙结石、探诊出血、牙周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采用Hp检测纸(干化学法)检测孕妇口腔Hp感染情况;记录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结果 孕妇牙周炎患病率为49。5%(94/190),口腔Hp感染率为44。7%(85/190)。1年内洁牙(OR=0。238,95%CI:0。108~0。527,P<0。001)、牙结石(OR=2。150,95%CI:1。125~4。109,P=0。021)是患牙周炎的独立影响因素;每次刷牙时长>3 min(OR=0。268,95%CI:0。104~0。691,P=0。006)、有妊娠期呕吐(OR=2。165,95%CI:1。147~4。088,P=0。017)、患牙周炎(OR=2。086,95%CI:1。101~3。954,P=0。024)是口腔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190名孕妇中10名发生早产、6名发生低出生体重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42%。患牙周炎及口腔Hp感染组、仅患牙周炎组、仅口腔Hp感染组、无牙周炎及无口腔Hp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依次为18。00%(9/50)、6。82%(3/44)、8。57%(3/35)、1。64%(1/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孕妇牙周状况及口腔Hp感染情况均不佳,且患有牙周炎和口腔Hp感染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注意规范孕妇口腔卫生行为的实施(定期洁牙、增加刷牙时间等)及定期检查牙结石、妊娠期呕吐等情况,以及时维护妊娠期牙周健康。

    牙周炎口腔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