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康健

月刊

1005-2194

journalnk@sohu.com

024-23866530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发行量位居同类杂志首位。本刊已被评为全国内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视电解质紊乱的危害

    肖显超王桂侠
    35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质平衡能够维持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其调控机制非常复杂.肾脏和胃肠道是维持电解质平衡的主要执行器官,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以及心血管等在电解质平衡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电解质紊乱危害极大,微观水平上,可引起细胞结构改变、酶活性异常、代谢异常、细胞膜电位差失衡和信号传导异常;宏观水平上,表现为体液渗透压、酸碱平衡变化、神经精神异常、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心律失常、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异常等.对于电解质紊乱,临床工作重点在于及时、恰当地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寻找电解质紊乱的病因.

    电解质平衡调控危害

    住院患者复杂性血钠异常的认识和预后

    梁思宇陈适
    357-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钠异常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在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血钠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受血钠异常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发展速度影响.但任何血钠异常均与住院患者不良结局风险增加相关.即使轻度的血钠异常、甚至是血钠正常范围内的临界升高或降低,均可能增加不良结局的风险.短时间内出现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称为混合性血钠异常,可能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血钠波动指血钠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程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钠波动较大与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由于血钠波动不取决于某一具体的血钠检测值,因此适用于判断住院患者复杂性血钠异常的预后,为住院患者不良结局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更多依据.总之,住院患者复杂性血钠异常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加强对血钠异常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住院患者血钠异常预后血钠波动

    本期广告目次

    360页

    高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刘志红张力辉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尤其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危重症患者中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血清钠浓度与水稳态有关,水稳态依赖于下丘脑渴觉中枢、精氨酸加压素和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的反应调节,文章介绍了高钠血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为高钠血症患者提供了具体的治疗方向.由于高钠血症的纠正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高钠血症可分为三大类,低血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血容量性,每种类型都有独特的治疗需求.

    高钠血症诊断治疗

    高钙血症的临床诊治和进展:内分泌科视角

    倪奇陈康
    36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钙血症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之一,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高钙血症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原因繁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或恶性肿瘤,其余少见原因也是临床诊治中的难点.根据血钙水平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高钙血症,轻度高钙血症通常没有典型体征,严重高钙血症的特征为脱水体征.高钙血症的治疗包括高钙危象的处理,以及高钙血症病因的评估及对因治疗.

    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高钙危象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识别及管理

    韩明月刚晓坤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的酸碱失衡,根据酸中毒发生发展的时间,可进一步分为急性和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在重症患者中更为常见,其病因复杂多样,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准确识别病因,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可降低重症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文章从临床的角度总结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及其管理情况,以期为临床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治提供思路.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病因管理

    低磷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韩文霞刘心如
    380-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磷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常伴有钙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引起低磷血症的原因很多,且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文章主要综述了低磷血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以及低磷血症的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思路.

    低磷血症成纤维生长因子23诊断治疗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琼李俊峰毛小荣
    385-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肾脏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次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收集初次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90d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AKD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为38.3%(51/133).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OR12.251,95%CI 1.049~143.052)及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OR 0.872,95%CI 0.824~0.922)是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AKD的独立影响因素.在预测患者90 d不良结局方面,并发AKD及高MELD评分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并发SBP及肾功能可能是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AKD的独立影响因素,而AKD的发生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不良结局有重要影响.

    失代偿期肝硬化乙型肝炎急性肾脏疾病危险因素预后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及炎症因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邢晨皓卢亚敏唐红悦张翠改...
    3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CE2及炎症因子等的水平及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与ACE2及炎症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及非糖尿病对照87例,按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为非糖尿病维生素D正常组47例和维生素D不足组40例,糖尿病维生素D正常组52例和维生素D不足组44例,检测各组ACE、ACE2及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指标,分析维生素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结果 无论非糖尿病还是糖尿病中,维生素D不足组较维生素D正常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L-6、TNF-α显著升高,ACE2、IL-10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维生素D不足组与非糖尿病维生素D不足组比较,维生素D缺乏严重,血糖、ACE及炎症因子等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ACE2、IL-10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非糖尿病组维生素D与AngⅡ、IL-6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组维生素D与 ACE2、IL-10呈正相关,与 ACE、AngⅡ、IL-6、TNF-α、HOMA-IR、HbA1c均呈负相关(均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非糖尿病组中,IL-10和AngⅡ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回归方程总变异的33.6%;糖尿病组中,ACE2、IL-6、TNF-α、IL-10、HOMA-IR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回归方程总变异的55.8%.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改变ACE2、ACE/AngⅡ的不当调节和炎症因子的释放,通过介导RAS系统加重胰岛素抵抗,参与糖尿病的潜在致病作用;ACE2、ACE/Ang Ⅱ及炎症因子可作为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标志物.

    维生素D糖尿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研究

    石红宾李中南陈明月彭甜甜...
    397-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单核细胞(MO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分析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合并GA患者21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非NAFLD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理化指标,NAFLD组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进行亚组分析;根据MHR三分位数分为Q1MHR、Q2MHR、Q3MHR三组,比较HOMA-IR水平的差异,以及各组NAFLD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GA患者NAFLD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HR在T2DM合并GA患者中NAFLD 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 NAFLD 组比较,NAFLD 组Fins、HOMA-IR、AST、ALT、TG、CRP、MONO、MHR 均升高(P<0.05),HDL-c 降低(P<0.05).NAFLD 组中,与 HOMA-IR<2.5 亚组相比,HOMA-IR≥2.5 亚组 BMI、WHR、FPG、SUA、TC、TG、LDL-c、CRP、MONO、MHR水平升高(P<0.05).根据MHR三分位数分组,HOMA-IR水平在Q3MHR[4.67(2.93,7.29)]亚组明显高于 Q1MHR[3.44(1.85,4.89)]、Q2MHR[4.15(2.13,6.03)]亚组(P<0.05),NAFLD 发生率比较,Q3MHR亚组高于Q1MHR、Q2MHR亚组(74.51%比23.08%、39.22%,P<0.05),Q2MHR亚组高于Q1MHR(39.22%比23.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CRP、MHR是T2DM合并GA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预测T2DM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生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灵敏度72.9%,特异度71.4%.结论 MHR与T2DM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NAFLD发生相关,MHR对T2DM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NAFLD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非酒精性脂肪肝